靈糧文薈

Bread of Life Literature Collection
home >> 文薈悅覽室 >> 靈糧週刊

靈糧週刊No.1740 / 2013-07-21出刊              pdf檔下載 |歷年週刊

字體大小:小 大

尊榮父母—— 沉重的義務?親情的呼喚?

神賜給我們父母,讓父母照顧、養育和栽培我們,所以我們應當孝順父母。

親愛的弟兄姊妹,神賜給我們父母,讓父母照顧、養育和栽培我們,所以我們應當孝順父母。聖經說尊榮父母和孝敬父母是第一個帶應許的誡命,因此我們更應該懇求父神,讓我們在對待父母的態度與言行上,能順服神的誡命。
一、尊榮父母——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
1.不要視為沉重的教條、義務
一想到誡命,就讓人覺得那真是一種沉重的教條和負擔。或者有人認為,既然是神給的恩典,為什麼又帶著誡命呢?為什麼第一條應許會帶著誡命呢?誡命不是神給我們一個建議,而是給我們一個明確的誡命,這條誡命的背後,其實是充滿了神的愛和神的恩典。
父母照顧兒女是出於愛,不是出於教條的規範或義務,所以當我們在照顧父母或尊榮父母時,要有正確的觀念,知道神賜下這個誡命的美意是要賜福我們,不是要施壓於我們,當我們完全明白這條帶著應許的誡命是出於神的愛,我們就能甘心樂意地付出。
「神說:『當孝敬父母』;又說:『咒罵父母的,必治死他。』你們倒說:『無論何人對父母說:我所當奉給你的已經作了供獻,他就可以不孝敬父母。』這就是你們藉著遺傳,廢了神的誡命。」(太十五4∼6)耶穌在此提醒我們,不要用自以為是的智慧來逃避這份責任。十誡裡的第一條就是我們要敬拜神,要尊榮神,但是講到人的第一條誡命是什麼呢?就是我們要尊榮孝敬父母。這兩個是相輔相成的,而且都是蒙福的。我們藉著尊榮神和順服神,進而尊榮我們的父母。
四十幾年前,有一位在台大讀書的姊妹,她信主以後就非常愛主,渴慕主,放寒假回家後,她的父母看到她在讀聖經就很生氣,因為她的父母沒有信主,所以不准她去教會,後來她的父親還把聖經撕掉,並要她在耶穌和父母之間做一個選擇,她說:「我愛父母,我也愛耶穌,我不要選擇,我都愛。」她的父母說:「妳不能不做選擇,妳一定要選,妳若選擇耶穌,妳就走。」於是在過年前就把她趕走,雖然如此,她還是跟神說:「神,我尊榮你,也尊榮我的父母,我愛你,也愛我的父母,雖然父母把我趕走,但我會永遠尊榮你,也會永遠尊榮我的父母。」後來她的父母瞭解這個信仰之後,就非常愛這個女兒,因為她比信主前更愛她的父母。
2.親情的呼喚
尊榮父母這個思想,其實是一種愛的呼喚,也是親情的呼喚。母親辛苦地懷胎十月生下我們,日以繼夜地照顧我們;父母供應我們一切所需,無論遇到任何困難,都會咬緊牙根把我們養大,當我們遇到難題時,父母還會為我們禱告守望。
我小時候非常不聽話,很令父母頭痛,有一次我偷了父母的錢,母親把我偷錢的事告訴爸爸,爸爸說:「怎麼辦?我們講也講過了,罵也罵過了,打也打過了,別無他法,只能為他禱告。」
我的媽媽是助產士,她常常是自己才生下孩子的第二天就騎著腳踏車去幫別人接生,根本沒時間坐月子。而我父親是眼科醫生,我們兄弟姊妹的早餐和中午的便當,都是我爸爸幫我們預備的。這一切親情的愛與呼喚使我們樂意來尊榮父母。
所以親愛的弟兄姊妹們,孝的根基就是愛,因為神愛我們,父母愛我們,所以我們就愛神、愛父母。只要在愛裡,我們就不覺得沉重;只要在愛裡,就算遇到多大的壓力和困難,我們都能靠著神的恩典和愛,一起往前行。
3.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甘心樂意心到意就到,有心就辦得到
父母為我們付上的代價都是甘心樂意的,所以當我們的父母年老後,盼望我們孝敬父母也是甘心樂意的,而且能做到「心到意就到,有心就辦得到!」
周師母跟我結婚後的第一個禮拜,她就做了一個決定,每個禮拜都寫一封信給她在菲律賓的母親,和她的公婆──就是我的父母。這樣持續了幾十年,她真的做到「心到意就到,有心就辦得到!」
有位國小高年級的孩子,他的母親是印尼籍的外籍新娘,有類風濕的疾病,所以家事幾乎全落在這個孩子身上,除了得常常幫母親按摩之外,還得照顧兩個弟弟和外婆。老師知道他的狀況,都會特別多給他一份營養午餐,讓他帶回家給外婆吃,這孩子後來就被選為全國孝親楷模。
二、尊榮父母的生命與生活方式
1.神的誡命——古今中外放之四海皆準
「你們作兒女的,要在主裡聽從父母,這是理所當然的。『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長壽。』這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弗六1∼3)因為人有軟弱,所以早在四千年前,神就透過摩西對我們說話;在三千年前,神也透過箴言對我們說話;兩千年前,神更透過耶穌和保羅繼續對我們說話;如今,神仍然告訴我們要尊榮、孝敬我們的父母。
2.尊榮父母——饒恕?孝敬?尊榮?
中國古訓說:「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這句話其實不一定對。聖經要我們在主裡聽從父母,但是不能因為父母不夠完美,我們就不孝順他們,因為天下根本沒有完美的父母。
愚孝會使父母成為加害者。有個笑話說,有人已經三十歲了,他的父母催他快點結婚,可是卻限制他不能娶外省人,後來他碰到一位不錯的對象,可是因為對方是外省人,他就沒有進一步的行動;四十歲的時候,他想出國進修,他的父母又交待他娶外省人或本省人都行,可是不能娶外國人;他在國外所遇到的心儀對象都是外國人,為了不違背父母,他還是沒娶。五十歲學成歸國後,他的父母這下可急了,就對他說不管是本省人、外省人或外國人都可以,只要不是外星人就好了。我提這則笑話的用意是,聖經教導我們要尊榮和孝順父母,可是我們必須用從神而來的智慧,千萬別用屬魔鬼的智慧,否則只會招來更多的嫉妒、紛爭、擾亂和各樣的壞事。
「愛父母過於愛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愛兒女過於愛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太十38)中國有二十四孝的故事,表面上看起來,這二十四位孝子好像都很孝順,但是近幾年有人研究二十四孝的故事,發現每則故事幾乎都有虐待兒童的嫌疑。裡面有個孝子的雙親都生病了,必須用冬筍熬湯才能治癒,於是孝子就去抱著竹子哭,突然就有兩個冬筍從地底冒出來。還有一個叫做王祥的孝子,雖然他的繼母惡待他,他還是很孝順地去臥冰求鯉,煮鯉魚湯給他繼母吃,後來他繼母的病就好了。親愛的弟兄姊妹,雖然二十四孝讓我們看到很多孝順的榜樣,但是需要求主賜給我們孝順父母應有的智慧,如此才能真實地尊榮我們的父母。
3.尊榮父母——早時?及時?平時?
我們第一個孫女有異位性皮膚炎,半夜都癢得直哭,需要大人整晚抱著,而我二兒子得很早就去教生培的學生,所以周師母就自告奮勇,願意每週帶孫女回我家住一晚,讓我二兒子有比較完整的睡眠。前幾個月,我的小孫子,就是我二兒子的兒子突然說:「我不要住阿公、阿嬤家了,我要住在家裡。」他們的父母對跟他說:「爸爸、媽媽很忙,不能孝順阿公、阿嬤,所以你們兩個替爸爸、媽媽來孝敬阿公、阿嬤。」他們真的把那番話聽進去,一到我家門口,就把我們的皮鞋拿來擦,然後就拿起掃把在地上劃兩下,跟周師母說:「阿嬤,地掃好了。」
為人父母的必須從小就教導孩子,當孝敬父母或孝敬祖父母,孝敬父母真的要及時,因為「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待。」有句台語諺語說:「生前一粒豆,勝過死後孝豬頭。」意思是說,生前他還活著的時候,我們給他一粒豆,勝過他死後孝敬他一個豬頭。
身教重於言教,因為小朋友的學習力是極強的。我想大家都聽過下面這則故事,有個不孝子常常不讓父親同桌用餐,還用一個木頭碗裝飯菜給他父親吃,免得磁碗掉到地上破掉,他的父親過世後,他準備把父親用過的木碗丟掉,他的小兒子就說:「爸爸,不要丟,等你老的時候,我用這個木碗裝飯菜給你吃。」孝順父母不能只是做做樣子,我們要從心底學會尊榮我們的父母。
三、尊榮老邁父母的預備——愛心與智慧
1.離開父母與尊榮父母的平衡
「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可十7)離開父母並不是離棄父母,乃是說我們過去是跟父母結合在一起,而我們的另一半過去也是跟他們的父母結合在一起,現在要各自脫離原生家庭,共同建立一個家庭。這時就必須從心裡學習離開父母,重新建立一個美滿的家庭,一起尊榮彼此的父母。由此得知,不管婚前婚後,我們都要尊榮父母。
2.有心也要有預備——老邁父母?繼父母?屬靈的父母?
以前我們還住在宣教大樓隔壁時,我的父母若來我家都得爬樓梯,對年邁的他們而言真的非常吃力,為了讓他們方便進出,我們就買了有電梯的房子。後來我父母去美國跟我的姊姊住,姊姊特別在家裡的設施做了一些變動,更適合他們使用。母親過世之後,哥哥知道父親喜歡種花和種水果,就預備一個比較大的果園,他們都很用心地照顧父母的老年生活。
3.安全、安心、安養——照顧父母59分、70分⋯⋯
以往的觀念認為把父母送去安養院是不孝的行為,其實照顧老年人首重他們的安全,假如經過評估之後,讓父母住在安養院反而比待在家裡更安全,更能得到良好的照顧,何樂而不為呢?有完整的設備,有二十四小時專人照顧,同伴又多,他們還可以在那裡一起學習很多課程。
我有位住在美國二十幾年的堂兄,最近幾年回來台灣,他的兒女們後來決定讓他住在林口的安養院,因為他們發現那裡蠻好的,常常有聚會和禱告,除此之外,還可以在那裡運動或散步,伙食也有很多種選擇,所以其實孝順父母最重要的是有那份心。有位神學院的顧老師寫了一本書,內容是他照顧父母的過程,覺得很虧欠,也很掙扎,後來他把母親送到養老院。雖然養老院的環境非常好,可是我們還是會覺得虧欠父母,這種心情是很正常的;求主恩待我們,讓我們能支取神的力量,繼續往前行。
4.不要怕向神、向人求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今天看到一則見證,有位姊妹的公公忽然心肌梗塞中風,她就辭掉工作,專心照顧中風的公公。因為她的公公已不良於行,所以她得扶他、抱他,有時還得背著他。兩個月之後,公公終於可以自己行走了。她說她不知道哪來的力量,又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她覺得神在跟她說,她這幾個月會這麼有力量,是因為神的手腳成為她的手腳,而她的手腳成為她公公的手腳。
親愛的弟兄姊妹,當我們碰到困難時,都可以直接向神呼求,神必會及時幫助我們。對我而言,我的父母和我的岳父母都回天家了,所以我現在最常想到的就是同工的父母,有好幾個都已經九十歲了。我們在思想,若神給恩典,或許有一天靈糧堂也能設立一個非常好的養老院或安養院,願神成就此事。
5.從尊榮到追思
當父母離世後,我們該如何慎終追遠呢?基督教的信仰是一個慎終追遠的信仰,因為聖經嚴嚴囑咐我們,不但要尊榮父母,更要孝敬父母,而且是有智慧的孝敬與追思父母。雖然尊榮父母這條路是一條不容易的路,但卻是一條特別的恩典之路,只要我們真心願意孝敬父母,神必賜下特別的恩典給我們。
(本主日信息講於2013年5月12日,由林青緣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