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糧文薈

Bread of Life Literature Collection
home >> 文薈悅覽室 >> 靈糧季刊 >> 2003年6月75期

靈糧季刊2003年6月75期 / 2003-06-01出刊     本期季刊目錄 |歷年期刊

本期主題
字體大小:小 大

新竹──新舊並存的科技文化城

清朝古城文化,讓新竹的風吹出懷舊的風情;名校與工業園區輸出人才與科技產品,亮麗的經營成績閃耀著「綠色矽島」的願景。

新竹素有「風城」之名,因北邊的桃園台地和南邊的香山丘陵包圍,三面環山,使新竹地形狀如喇叭,海風吹入因勢打轉,形成強勁的「九降風」,成為新竹的特色。它原是平埔族道卡斯族竹塹社的居住地,明末被稱為「竹塹」,當時一片蠻荒,麋鹿成群。幸而被泉州人王世傑發現,向鄭克塽、清康熙帝兩次申請,領福建鄉人前來移墾,才有竹塹城。王世傑和平埔族竹塹社人以物易地,開隆恩圳灌溉數百甲田,墾民增多,竹塹港(今稱舊港)與大陸貿易也熱絡起來,新竹成為移墾樂土。閩客籍居民在新竹逐漸壁壘分明,終於形成為現在閩人多居竹市、客人多住竹縣的局面。
新竹的繁盛,是在於淡水廳署設於新竹,但發展始於設治,也終於廢治,自乾隆到光緒僅短短百餘年。現在新竹所留下的清朝古城文化,除了東城門「迎曦」門、古廟、節孝牌坊,就是造福鄉里的名人故居。著名的有:北埔鄉的客家人姜秀鑾,主導竹縣「內山」(北埔鄉、寶山鄉、峨眉鄉)的開拓有成,因他使閩(福佬)、客(廣東)兩族和平埔族聯合起來開墾,同心對抗泰雅族和賽夏族,墾號「金廣福」正是說明;台灣首位本土進士鄭用錫,在閩客分類械鬥之時,著「勸和論」大力倡導和睦,各地鄉紳也引用此文勸導,漸至弭平人禍;與鄭用錫為新竹同期風雲人物的林占梅,曾自募兵勇扼守大甲溪,阻止械鬥亂事北上又救濟難民,在同治年間戴潮春作亂,官方尚在陣營大亂之時,林占梅已傾盡家產辦團練加入平亂,甚至親自督軍赴戰。從林、鄭兩人故居「潛園」、「北郭園」分別被稱為「內公館」、「外公館」,可見新竹人對此兩人之看重;而林、鄭兩人曾各創詩社「梅社」、「竹社」,現在新竹的清華大學與交通大學恰也以梅、竹代表,每年兩校都舉辦「梅竹賽」作君子之爭,真是一個美善的巧合。
不過現在最讓新竹人甚至是讓全台灣人都引以為榮的,是台灣的「矽谷」──創立於民國六十九年底的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現在園區已有三百餘家高科技公司,產業計有積體電路、電腦及周邊設備、通訊、光電、精密機械和生物技術六類。照民國九十年十二月的統計,實收資本額已達新台幣八五九○億元。
古廟與古城門外賣著貢丸、米粉、竹塹餅、柿餅、東方美人茶(又稱「澎風茶」),新竹的風吹出懷舊的風情;名校與工業園區輸出人才與科技產品,亮麗的經營成績閃耀著「綠色矽島」的願景。新舊並存竹塹城,懷古與創新都成為新竹旺盛的生命力。期待聖靈的風也強勁吹起,使新竹人受教作天國的門徒,在科技、文化等各個層面都能為主所用。
新竹民俗與宗教之最
全台最大的城隍廟
創建於一七四八年(清乾隆時)。一八七五年(光緒元年)「淡新分治」,廢淡水廳改成台北府下有淡水、新竹、宜蘭三縣,但台北府治仍在新竹,所以新竹的城隍晉升為府城隍。光緒十七年此廟因舉辦全台的護國佑民法會,成為全台代表性的城隍廟,所以在次年被光緒帝封為「威靈公」,獲頒「金門保障」匾額,新竹人自封此廟為「都城隍」(即全台行政等級最高的城隍廟),因著「北港媽祖,新竹城隍」的盛名,香火頂盛。
全台最大的義民廟
正名為「褒忠祠」,位於新埔鎮枋寮,原為埋葬平定朱一貴、林爽文之亂的義民塚(主塚),後也埋平戴潮春之亂的死者(附塚)。因清乾隆帝頒賜「義勇」昭書及「褒忠」匾額,使此廟更成為桃、竹、苗十五客庄的祭拜中心,也成為全台規模最大的義民廟。每年農曆七月廿日有祭典及豬公大賽,規模不亞於中元節。十五客庄每年輪流主辦,成為地方盛事。
全台唯一的「番祠堂」采田福地
位於竹北鎮新社,起因是平埔族頭目支援平定朱一貴、林爽文之亂,乾隆帝事後以賜「義勇可嘉」匾額、賜漢姓及漢人打扮、准立祠來論功行賞,成為無此習俗之「番人」的榮耀。至今匾額高掛祠廟之上,黎、潘、衛、錢、三、金、廖七漢姓平埔族祖先牌位供於兩旁,中間供奉土地公(此為當代作法,因祖先未任官,所以神明在中間、祖先在側邊),為三級古蹟。
新竹的原住民,平地為平埔族,高山族有泰雅族與賽夏族。泰雅族在介紹南投一文中(請參《靈糧月刊》二○○二年八月號)已簡述,在此僅介紹賽夏族。
賽夏族(Saisiyat)
分佈在新竹、苗栗兩縣交界的山區,和泰雅族毗鄰而居,若以竹苗交界的鵝公髻山和橫屏背山為界,賽夏族可分南北兩部。北賽夏在新竹縣五峰鄉(大隘社)、竹東鎮,南賽夏在苗栗縣南庄鄉東河村、泰安鄉錦水村、獅潭鄉百壽村。著名的矮靈祭場就是在南庄鄉東河村的向天湖。
賽夏族的祭典包括各種自然祭儀和著名的矮靈祭,其中以祖靈祭和矮靈祭最重要,而矮靈祭之所以被看重是因相信其能除咒得福。其典故是傳說有一居於山洞的矮黑人族(taai,音即「大隘」)與賽夏族親近,矮黑人善法術,又熱心教導他們耕種、祭儀及歌舞,但矮黑人因好色常調戲婦女,賽夏族人最後忍無可忍以計殺之,倖存的兩個矮人就報復,咒詛賽夏族農田受蟲鼠害而歉收、族人內有饑荒外有敵害。賽夏族因此心生畏懼,請求矮人原諒,又同意以矮人所教導的歌舞,向死去的矮人祭拜,這就是矮靈祭。矮靈祭每兩年於農曆十月舉行,每十年又舉行「十年大祭」,祭儀中情緒有悔恨、追憶、懼怕、喜悅,頗為複雜。
關於祭典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不同的祭儀由每一姓氏負責主持,如祈晴祭由夏、蟹兩氏族主持,祈雨祭由潘姓主持,敵首祭以豆家為主祭,而矮靈祭則是由各姓氏每年輪流主持。
賽夏族深受泰雅族影響,也有紋面習俗,是父系社會。總人口經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最近的統計約有七千人,是台灣本島人口最少的原住民族。
各宗教會堂數(表格內「基督教會」即更正教堂會,不含天主教、真耶穌教會、安息日會)
新竹市總人口:379,541人
新竹縣總人口:453,431人
附註1:表格內「人口/教會」為人口/教會比,表示該鄉鎮平均每間教會要服事多少居民。例如該鄉鎮指數為15,000-20,000人,即表示平均每20,000人之內才有一間教會。
附註2:佛道寺廟之數目來源為官方資料中有註冊登記者,實際數目應該更多。
禱告
一、為新竹市禱告
1.先前的榮耀為舊時北部的大都,末後的榮耀為現代科技的首席,這些都成為今生的驕傲,攔阻了人認識真神。求神賜下謙卑的心與悔改的靈,使在竹科工作的人不再以人的成就自高自傲,能有得救的智慧,知道一切智慧與美善的恩賜都是從神而來,當敬畏神,認識神並倚靠祂。所以請為福音可以傳入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禱告,讓其中的人能被神得著,其中的產業發展蒙神引領,使科技不再是捆綁人的工具,而成為榮耀神、造福人的管道。
2.為北區、東區交界所形成的核心地帶禱告,此區在過去、現在都是政治、商業、文教中心,近年建設不多,但娛樂、聲色場所卻增加許多,浮華之風日盛。求神在此區完全掌權,除去轄制人心的黑暗權勢,改變屬靈空氣,使新竹全都屬神。
3.新竹市東區南部的山,是新竹市地勢最高處。以青草湖為中心,四圍環繞大量佛道廟宇,其中也有日據時期神社所改建而成名廟。求主斷開偶像對人心的捆綁,釋放新竹人脫離無知、抵擋神、淫亂等各樣的罪,轉而認識神。
二、為新竹縣禱告
1.為竹北市與竹東鎮禱告。竹北為新竹縣治,與竹東同是南北向、東西向的交通樞紐,因此成為新竹縣人口最多、密度最高的市鎮,此兩地自古有許多興旺的氏族,求神祝福,讓接受福音的風氣盛行,人要一家一家的全家歸主,並把福音的影響力帶到其他鄉鎮。
2.新竹縣大部分是客家人,請為客家人不受傳統信仰的捆綁,也不以自身的傳統為誇口,能打開心門接受神代禱。關西、橫山、北埔、峨眉、寶山等鄉都是人口密度不高、年齡老化,且為福音特別難以傳入之地。特別為上述五鄉禱告,使福音傳入基層。
3.新埔鎮褒忠祠是全台最大的義民廟,求神斷開死亡的靈對人的轄制,更要斷開十五客庄之間盟約的堅固捆綁,釋放客家人來事奉生命的主,而非事奉死亡的靈。
4.為賽夏族矮靈祭所帶來的黑暗權勢禱告。苗栗縣南庄鄉的東河村,與新竹縣五峰鄉的大隘村(「大隘」即矮黑人名)有路如臍帶相連,而此路正是矮靈祭迎靈路線,由苗栗南庄東河村到新竹五峰大隘村迎靈,再回東河村向天湖進行儀式。雖然賽夏族大多信奉基督教,但原始信仰的觀念、對黑暗權勢的恐懼仍殘存在信徒心中,對矮靈的祭拜甚至成為無法斷開的「文化」。求神斷開邪靈對賽夏族一切的攪擾、捆綁和咒詛,讓他們能全心倚靠神,以神的大能來爭戰得勝。縣道一二二經過新竹市、竹東鎮及五峰鄉,更是大隘村的重要通道,代禱者可以在行經上述三市鎮鄉時作行軍禱告,斷開懼怕、懦弱、被控制的靈,祝福賽夏族靠主靈裡剛強得勝。
三、為新竹縣市的眾教會與靈糧分堂祝福禱告:求主使之靠聖靈得生,也靠聖靈行事,能同心尋求神的能力,以致能得著復興的火,翻轉全新竹的屬靈空氣。
1.新竹靈糧堂(負責人:黃贊彥牧師夫婦)
2.竹北靈糧堂(負責人:黃贊彥牧師夫婦)
參考書目及網站資料:
《台灣開發故事》,趙莒玲著,中央月刊社
《台灣的老街》,黃沼元著,遠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鯤島探源》第一冊,林衡道、楊鴻博著,稻田出版社
《台灣政治、種族、地名沿革》,張德水著,前衛出版社
《台灣史小事典》,吳密察監修,遠流出版公司
《2001年台灣禱告地圖》,中華基督教福音協進會
「新竹縣地圖」,大輿出版社
新竹縣文化導覽(http://cult.nc.hcc.edu.tw/)
新竹縣旅遊導覽(http://www2.hchg.gov.tw/hc_intro/index.htm)
新竹市政府文化局(http://hcccc.hccg.gov.tw/index1-1.htm)
探訪竹塹城路線順序(http://www.hccg.gov.tw/walk/1.htm)
新竹科學工業園區(http://www.sipa.gov.tw/index_apis.php)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http://www.apc.gov.tw/#)
原住民基本資料庫(http://www.pts.org.tw/~abori/new_data/data.htm)
人口統計電子報(fr_123@mychannel.com.tw)92年2月桃竹苗地區人口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