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糧文薈

Bread of Life Literature Collection
home >> 文薈悅覽室 >> 靈糧季刊 >> 2006年9/10月號96期

靈糧季刊2006年9/10月號96期 / 2006-10-01出刊     本期季刊目錄  |pdf檔下載 |歷年期刊

本期主題

字體大小:小 大

「各盡其職」──把對的人擺在對的位置上

要如何才能人盡其職,把對的人擺在對的位置上呢?身為部屬要做到「自我認識」,要有「自知之明」。身為主管則要有「知人之明」,並要做到「知人善任」。

自從教會推動使徒性教會與五重職事的教導,並開始做同工的屬靈恩賜調查與操練,以發現弟兄姊妹們的恩賜,就是盼望了解每個人的恩賜,並把他擺在上帝要他發揮的位置──「各盡其職」,帶出團隊事奉的果效,成就上帝對教會的託付與大使命。

職場上也怕擺錯位置
     在職場上「各盡其職」也非常重要。把一個對的人放在「錯」的位置上,不單是工作上事倍功半,也是糟蹋了一個人。但要如何才能使人盡其職,把對的人擺在對的位置上呢?筆者想用部屬與主管這兩個層面來作說明。身為部屬要做到「自我認識」,要有「自知之明」。身為主管則要有「知人之明」,並要做到「知人善任」。

自知之明──認識自己的人格特質與能力
     有人自認為是最了解自己的人,其實不一定如此。筆者參與社會就業及轉業的諮詢服務時,發現許多人對此很迷惑,找工作時常依所學科系或過去經驗來決定,比較少去檢視所應徵的工作性質,是否是自己的性情或能力所能承擔。但若少了這個步驟,就只能碰運氣了。要先知道自己該找什麼樣的工作,才容易找到合宜的工作,進而樂在工作,而前提就是要認識自己的人格特質與能力。

     近年來企業界徵人時,會先依照工作內容訂出候選人基本的人格特質與能力,作為篩選的依據。企業界的考量非常簡單,就是儘量降低用錯人的風險,所謂「請神容易送神難」,用錯一個人所產生的問題與付出的代價,永遠是每一位主管心中的痛。因此也期待應徵的人員能對自己的特質與能力皆能事先有所掌握,如此伯樂才能順利找到千里馬。

何謂人格特質與能力
  人格特質是指這個人在性格上的主要構成要件,例如:體貼助人或自我中心,專注細心或粗心大意,持之以恆或半途而廢,看重紀律或隨性散漫,主動積極或被動消極等。而所謂能力不只是指一個人的專業知識與技術,更包括了一些與生俱來的天賦及後天開發出來的能力,例如:獨立思考與判斷、分析與組織、溝通與表達、領導統御、抓重點、下決策、創新、開創、親合力、包容力等。

     如何認識自己的人格特質與能力?除了自己體會,坊間也有些性格測驗可幫助自我認識,並可請教周遭的家人、同事、朋友等,驗證對自己的瞭解。身為神的兒女,我們更可以藉著禱告尋求神在我們身上的藍圖,也求上帝開啟我們的智慧,使我們能更認識自己。

知人善任──領導的第一步
     近年來「領導力」成為熱門話題。所謂領導就是指一個團體的領導人透過溝通、教導、激勵等方式,達成共識、建立共同的價值觀,進而有效地運用人力動員與資源分配,及必要的管理技術,以達成各階段的目標及使命,最後實現預先提出的願景。而知人善任正是領導的第一步,因為領導一個團體之先,必須要先組成一個團隊,而選擇對的人進入這個團隊,並能依照個別人員的專長與優點,安插在合宜的崗位上,使每一個人都能夠充分發揮,才有可能整合成為一個具有競爭力的團隊。

知人首重品格
     有關如何「知人」,筆者個人服膺宋代大儒司馬光的見解:品格為重。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將人分為四等:第一等人是才德兼備,第二等人是有德無才,第三等人是無才無德,而最差的第四等人則是有才無德。為何有才無德之人還不如無才無德之人?因前者會害人而後者不會,可見看人首重品德。筆者認為唯有對的人才能期待他做對的事,而誠信(integrity)更是品格之首,(有關「誠信」,可參照『靈糧月刊今年5/6月號』筆者所寫『誠信:職場上最重要的品格』一文)。過去我國的教育過度看重學科教育,輕忽品格教育,其後果就是讓一個學有專長的人,隨著本能的私心,操弄專業去滿足其私慾,甚至不惜犧牲或傷害他人權益,因此付出極高的社會成本。感謝主,看重品格教育現又漸為社會的主流意識。品格教育,其目的就是在於培養出一個有為有守、知所進退的君子。身為屬上帝的兒女,我們更應以耶穌基督的心為心;也唯有符合神性情的好品格,才能帶出榮神益人的見證。

     品格是誠於衷而行於外的,了解一個人是否具有良好的品格,要從他日常言行找端倪,尤其是面對利害衝突時,他的抉擇為何。謹列出一些觀察點以供參考:
    是大公無私?還是以私害公?是犧牲小我以成全大我?還是個人利益擺第一?是有所為有所不為?還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是言行一致?還是表裡不一,人前人後各有一套?是大是大非,善惡分明?還是不論是非,只講關係?是聞過則喜?還是爭功諉過,死不認錯?是群而不黨,看重團隊表現?還是黨同伐異,突顯個人英雄主義?是言出必行?還是信口開河,做不到也無所謂?
是明人不做暗事?還是常在背後放暗箭?是態度莊重,言語誠懇?還是舉止輕浮,言語浮誇?是擇善固執?還是人云亦云,隨波逐流?是成功不必在我?還是見不得別人比我好?

從日常事務中觀察能力
     要想了解一個人的能力,光看學經歷或是證照張數是不夠的,因為這些只能表明其是否具備相關的「專業能力」。但要把事情做好,除了專業能力外,還要靠做事能力。我們可從一個人的行為表現與做事結果來觀察其做事能力,例如:
      1.理解力:是一聽就懂,甚至舉一反三?還是聽了幾遍,還是不明就裡?
    2.溝通與表達能力:是要言不繁,深入淺出?還是掛一漏萬,不知所云?3.分析組織能力:是能夠化繁為簡,條理分明;還是治絲益棼,顛三倒四?4.判斷與決策能力:是深思熟慮,當機立斷?還是遇事推諉,懸而未決?5.應變能力:是冷靜客觀,指揮若定,沈著面對危機?還是驚慌失措,自亂陣腳? 6.創新能力:是自我充實吸收新知,突破傳統?還是得過且過,以不變應萬變?7.親和力:是與人一見如故?或給人孤芳自賞,拒人於千里之外的感覺?8.執行力:是能夠按部就班,循序漸進,掌握品質,排難解紛,不達目標絕不中止?還是目標不清,流程顛倒,管理鬆散,最後半途而廢?

     筆者常喜從一個人專題報告的內容與表達過程,來綜合觀察這個人的能力。在職場上用投影片做報告是司空見慣,但因報告者的能力各有不同,所呈現出來的效果,有時還真有天壤之別。有的人可以用寥寥數張投影片,半個小時的時間清楚解明一個複雜的問題。換另一個人可能要花數倍的時間與報告內容,仍令聽者摸不著頭緒。其間的差異就在兩位報告人的能力不同。一個人能深入淺出將一個複雜的題目簡要地表達與溝通,這就是能力的展現!

善任──把對的人擺在對的位置上
     經過前面的「知人」,接下來就要把人放在相宜的位置,形成個人與組織的雙贏。其實這個過程有點像是在作媒,把對的人嫁給對的工作與團隊。在此所要強調的是,身為主管對於要派遣同仁去做的工作內容,一定要先有相當的掌握與了解,尤其是該項工作所最需要的人格特質與能力為何,同時也要考慮他所參與的團隊中,他與其他成員是否能產生互補及多贏的果效。一個人能同時勝任工作並融入團隊,才稱得上人地相宜。若有人在工作上足以勝任,但在團隊中卻是人人討厭的對象,到頭來還是不歡而散。想要了解一個人是否具有良好的團隊精神,最好的方式就是去詢問他之前幾個工作單位的同事及主管,只要多打聽,你就能掌握到七八成了。

     不過我也要特別提醒,讀人如讀書,有時非得讀到最後一章,才能判斷是否真是一本好書。尤其是人會偽裝,會迎合主管的看法,當然人也會透過學習而自我改善;因此主管千萬不可草率地,僅憑某人幾件事沒有處理好,或是三兩個月的共事,就認定某人一定就是怎麼樣的人,而妄加論斷,這種作法是失之草率與膚淺。所以,一個好主管永遠是給人機會去嘗試、表現,藉著這些過程,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去觀察與測試他的部屬,直到能夠對這位部屬產生充分的了解與信任為止。接下來主管所要做的就是「充分授權」,讓一個對的人在對的位子上一展長才。

藉著禱告來成就「各盡其職」
     身為職場基督徒,要常為「各盡其職」來禱告:
     一、為我們的主管及服務單位的最高主管禱告:求上帝賜他們智慧,能知人善任,把每位部屬放在能夠發揮的職位上。
     二、為自己的部屬禱告:求上帝幫助他們,能正確地認識自己,善用自己的長處與能力,在工作上有好的表現,並且能夠樂在工作。
     三、更要為自己來禱告:一則求我們能更認識自己的長處與潛力,能有良好的配搭與工作表現;二則是明白上帝在我們身上的美好計畫,並在所託付的位子上各盡其職;三則是能有知人之明,一開始就用對人,並且人盡其才;四則是對於那些表現不盡理想的員工,能夠本於愛心與耐心來教導與幫助他們成為一個對的人,並能在對的位置上充分發揮。
     最後還要求上帝幫助每位職場基督徒,藉由聖靈的啟示、引導與同在,成就上帝在創世之初,所加給我們管理與治理全地的託付,讓天父的旨意行在我們所在的職場上,如同行在天上。阿們!
(作者為台北靈糧堂執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