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糧文薈

Bread of Life Literature Collection
home >> 主題精選 >> 工作與生活

主題精選


字體大小:小 大

嘉義──台灣開發的第一站

除了顏思齊的屯墾成為台灣開發史的首頁,嘉義的開發,也是荷、日等殖民政府留下的歷史軌跡。

歷史
閩人顏思齊於一六二二年在笨港(今雲林北港)登陸,看見笨港溪以南有河流滋潤的平原,東有翠綠的群山羅列,於是便選擇在這裡屯墾,台灣的開發史也正式在嘉義展開。這片美地,以平埔族語譯成的漢名叫「諸羅山」,清代便稱為「諸羅」。一七八七年林爽文之亂平定後,因諸羅的百姓奮力抵抗亂黨,被清廷「嘉其忠義」,改名為「嘉義」。
嘉義因為很早開發,境內古蹟別具歷史意義。其一為顏思齊之墓,在今之水上鄉。其二為王得祿之墓,位於六腳鄉雙涵村。王得祿曾有功於平定林爽文之亂、肅清海盜蔡牽之亂,被封為「太子少保」,死後更追封為伯爵,為台灣地區得到清廷最高官階者。王得祿的故居「溝尾庄」,因他而改名為「太保」,也就是現在嘉義縣的太保市。此外,還有被日本政府塑造為仁義形象的吳鳳,其故居與墓園位於竹崎鄉。
另一個歷史遺蹟是番界隘勇線,位於今番路鄉(舊稱番仔路),是自明、清時代,漢人為區隔原住民(平埔族及鄒族)的守防線。清代立石為界,稱為番界,並駐兵防守;到了日據時代,日人除設警哨外,還架設通電的鐵絲網,將原住民困在山區,共長四七○公里,為原住民被歧視、隔離作了見證。
嘉義的開發,也是荷、日等殖民政府留下的歷史軌跡。重要的農產稻米、甘蔗,其實從荷蘭據台時代,就是開發的重要經濟作物。嘉義市的王田庄,即意表該庄農田為「王田」,一切開墾所得都歸荷蘭。而木材則是日本據台時,大量砍伐運回日本的資源。阿里山的高山鐵路,和山上有名的小火車,原功用其實是用於運送木材;嘉義市的興盛則是因木材買賣。當木材買賣減少,嘉義市也趨於式微,直到近代才有新的發展。
嘉義還有值得一提的,就是二二八事件。事件發生於台灣從日治回歸中華民國後的第三年(民卅六年),國民政府在台灣正與日本政府交接,在大陸則正與共軍作戰,政局仍不穩定。因著一宗台北的追緝私菸案件,由於官員處理不當,引發官民暴力衝突,後來更造成擴及全台的族群對立。
當時全台交通中斷,仇殺事故頻傳。在基隆、台北、台中、嘉義和高雄等地戰況最為激烈,而對峙時間最久、傷亡最多的則是在嘉義。許多憂國憂民的社會菁英,為了化解仇殺,主動成立調解委員會,願與政府協商、平息民憤,雙方便在水上機場談判。第一任省長陳儀因不滿委員會所開出的協調條件,宣布委員會為非法組織,並聯絡調動軍隊來鎮壓,結果水上機場成為殺戮戰場,也有談判代表被捕、被殺,許多人「突然失蹤」;水上機場事件後,軍隊更對異議份子進行全面搜捕。二二八血案直到民八十三年才被平反,李登輝前總統以國家元首身分,代表政府向受害家屬道歉,冤屈血案的陰霾,終得撥雲見日,但願省籍情結也因此可以化解,族群和平相處。
地理
嘉義一向以有北迴歸線通過聞名(在水上鄉下寮村),它的位置在台灣中南部,北以北港溪和雲林相連,南以八掌溪與台南為鄰,東接南投、高雄,西瀕台灣海峽。東側是中央山脈(玉山系列),地勢向西漸緩,有丘陵和平原,平原僅佔嘉義的四成。除北港溪和八掌溪之外,境內尚有朴子溪,三條河都是屬於幼年期、壯年期的不穩定河川,每遇豪雨極易沖刷出大量泥沙,常造成重大損害。
嘉義為農業縣,行政區畫分為兩市兩鎮十四鄉。當台灣實行三七五減租、耕者有其田和公地放領的經濟改革時,因為嘉義大半的土地是政府公有的林地、鹽田與糖廠,沒有土地可用來轉型為工商業,因此不得其惠,發展遠遠落後其他縣市。就業機會少,青壯人口因而年年出走,人口結構有老化、負成長的趨勢,連民國七十一年七月一日升格為院轄市的嘉義市,也是台灣院轄市中人口最少的。現在縣政府除了善用觀光資源之外,還規劃了中南二高、捷運公路(連結高鐵太保站)、擴建水上機場、開發布袋港等交通建設;而配合交通系統,還有數個智慧型工業區的開發計劃。期待新建設能促成嘉義的發展和進步,來改善嘉義的體質。
原住民──鄒族
嘉義的原住民有平埔族與鄒族。平埔族漸漸融入漢人之中,鄒族則被驅往高山,留存了自己的文化。鄒族又稱曹族,鄒(tsou)原意是「人」,鄒族人自稱就是「我們這群人」。此族全台人數只有七千餘人,分布於嘉義阿里山鄉、南投信義鄉、高雄桃源鄉。在高雄的稱為南鄒,在嘉義、南投的是北鄒,其中嘉義縣的阿里山鄉是北鄒的中心(位於達邦、特富野)。鄒族是父系社會,社會結構是以各小氏族聯結成一個大社,然後共推一位領袖。
鄒族與漢人及相鄰的布農族之間皆曾有衝突,唯獨善待日本人,因日人曾向其自稱是傳說中失散的兄弟氏族,鄒族因此向日人門戶大開,成為台灣原住民中唯一與日人和平相處的一族。
與鄒族相關的還有眾所周知的吳鳳。吳鳳實為清初奸商,卻從日據時代就被塑造成仁義的偉人,其教化「生番」的故事更列入學校教材,使鄒族人深感屈辱。近年吳鳳神話被打破,鄒族所受屈辱才得平反。
鄒族的信仰混雜了靈魂崇拜、精靈崇拜、多神信仰,其神話中甚至有山豬蚯蚓化為人形和女子苟合的故事。鄒族信奉的對象分上神、下神,上神為天神、命運神、軍神(住天上),下神為粟神、獵神、社神(住於神樹中)、土地神、家神(住地上)等,最重要的祭典是粟祭(homeeaea,音「荷滅雅雅」),另外有戰祭(mayasvi,音「馬雅斯比」)、敵首祭、狩獵祭等,這些祭典主要祈求豐收、得獵物、戰爭勝利、驅除邪靈與外族。若有人意外橫死,鄒族人會請巫師作法防止鬼魂作祟。吳鳳故事中談到鄒族人「出草」(獵人頭)的習慣,這也與其祭神儀式有關,鄒族甚至相信被砍頭的亡靈能保護他們。
一九五○年代真耶穌教會和天主教會先後進入鄒族傳教,基督教(長老會)後亦傳入,目前大部分的鄒族人是信奉天主教。鄒族雖然幾乎全族信主,但許多卻是未重生的掛名基督徒,甚至仍使用巫術,原始信仰和巫術仍在部落裡有權勢。基督教各教派的教會現況凋零,傳道人的生活甚至難以維繫,需要迫切代禱。
現今保存族群原始文化的意識高漲,主張恢復鄒族舊有祭儀以保存文化的呼聲也一再出現(因目前只是代表性儀式),這也值得教會關心代禱。
各宗教會堂數
(表格內「基督教會」即更正教堂會,不含天主教、真耶穌教會、安息日會)
嘉義縣市總人口:819,355人
附註1:表格內「人口/教會」為人口/教會比,表示該鄉鎮平均每間教會要服事多少居民。例如該鄉鎮指數為15,000-20,000人,即表示平均每20,000人之內才有一間教會。
附註2:佛道寺廟之數目來源為官方資料中有註冊登記者,實際數目應該更多。
禱告
1.請為下列帶給嘉義兇惡、暴戾之靈的權勢作破除禱告
(1)鄒族巫術中祖靈崇拜與殺人戾氣所帶來的權勢。權勢所在是嘉義市的中山公園到蘭潭水庫一帶;另外,過去日本政府常在原住民獻祭處建立日本神社,而民國後日本神社均被改成忠烈祠,雙重的軍政戾氣加強了兇惡的靈。
(2)顏思齊帶來的戾氣。顏思齊實為海盜頭目,當時稱「日本甲螺」;而和他一起來開拓的,也都是兇暴之徒。歷代的影響就是嘉義產生了很多黑道、流氓。請為顏思齊墓穴所在的水上鄉作破除禱告。
(3)族群對立的毒根。各族群以原鄉神祇為守護神,和其他族群對抗爭地,結果暴力流血帶來了破口。求神捆綁各地黑暗勢力,砍斷對立的毒根。
(4)為二二八流無辜人血的罪禱告。重點位置在嘉義市火車站的站前廣場(曾為二二八的處決刑場),及水上鄉的水上機場(軍隊鎮壓之處),可在當地作認同性的認罪禱告,並宣告神饒恕的靈替代報仇的靈。
2.求神賜下認識真神的靈,捆綁扶乩巫術的靈
官方統計的嘉義就業人口中,二分之一教育程度是國小、國中,四分之一是高中。而現實生活中,嘉義瀰漫著迷信風氣,乩童充斥。求神憐憫嘉義百姓被蒙蔽,赦免嘉義行邪術的罪;更要捆綁扶乩巫術的靈,賜下認識真神的靈,充滿嘉義。
3.為破除鄒族的黑暗權勢禱告
鄒族現在居住的兩大部落是在阿里山鄉的達邦、特富野。請為這兩村的鄒族禱告,不論是原始信仰的黑暗權勢,或是巫術所帶來的咒詛,要奉主耶穌的聖名全部砍斷,宣告全族和地土都得潔淨,讓被捆綁的百姓得釋放,並且要從聖靈重生、被更新,教會大復興,使鄒族得著更大的賜福。
4.為嘉義眾教會禱告
嘉義因為固守傳統,基督徒常遭家人逼迫而灰心害怕,也有些是冷淡而不常聚會的掛名信徒。求神使教會剛強壯膽,能勝過逼迫,火熱愛主,迫切禱告。另請繼續為教會間的合一代禱,使教會及宗派間和好並合作,以化解該地區仇恨、對立的靈。
5.為各靈糧分堂祝福禱告
‧嘉義靈糧堂(負責人:趙善皇牧師夫婦)
‧嘉義東區靈糧堂(負責人:吳榮福傳道夫婦)
 (1)嘉義縣市有許多信主卻久未聚會,或在外地信主回本地卻離棄信仰者。求主賜引領他們「歸家」,並捆綁仇敵蒙蔽人心的作為。
 (2)摩門教近日頗活躍,積極拉攏年輕人,求主堅固兄姊明白真理,不受迷惑。
 (3)OMF今年將有多位同工至本地服事,求主賜下合一的配搭在眾教會和機構中。
‧民雄靈糧之家(負責人:陳秀瑜傳道)
(作者為台北靈糧堂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