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糧文薈

Bread of Life Literature Collection
home >> 文薈悅覽室 >> 靈糧季刊 >> 2006年1/2月號92期

靈糧季刊2006年1/2月號92期 / 2006-01-22出刊     本期季刊目錄 |歷年期刊

本期主題
字體大小:小 大

生命影響生命──從保羅與提摩太的師徒關係看門訓

作門訓時,要清楚這是神的心意,因此自己要先作主的門徒,而且要先被成全,成為成熟的門徒,效法基督,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之後才能夠去訓練並成全別人成為門徒。

提摩太後書是保羅在監獄裡,殉道前所寫的最後一卷書信。從信中我們可以看到保羅和提摩太的關係非常深厚,不僅是在主裡的肢體和師徒關係,更像父子關係。我們要從這些關係來思想如何作門徒訓練,及認識門訓的重要。
  
門訓是神永恆的心意  
  門訓不只是耶穌基督給我們的大使命的一部分,或一項工作、課程,更是神非常重要的永恆心意。目的是使我們能進到神的心意中,明白神對門訓的心意。耶穌給門徒大使命:「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太廿八19、20)神要我們去使萬民作主的門徒。但作門訓的首要條件,要清楚這是神的心意,因此自己要先作主的門徒,而且要先被成全,成為成熟的門徒,之後才能夠去訓練並成全門徒。
  保羅是先成為使徒,然後奉神的旨意,訓練提摩太成為門徒,承接使命。當我們作門訓時,必須要很清楚地知道,門訓是神的心意。因此我們自己要先從作主的門徒開始,先被成全,成為成熟的門徒。之後我們才能夠去訓練並成全門徒。
  當耶穌把這個重要的工作或使命託付給我們時,耶穌基督不是一個旁觀者,保羅說:「奉神旨意,照著在基督耶穌裡生命的應許,作基督耶穌使徒的保羅寫信給我親愛的兒子提摩太。願恩惠、憐憫、平安從父神和我們主耶穌基督歸與你!」(提後一1、2)訓練門徒的目的就是要成全,所以保羅成全提摩太,使他成為一個被神所重用的門徒。
      
花時間付代價建立關係
     耶穌來到世上,不只為我們捨身流血,釘死在十字架上;祂還揀選十二個門徒,花了三年半的時間,與他們同在,訓練教導他們怎樣作主的門徒。
  保羅也以生命作我們的榜樣。他不但宣教、建立教會,也訓練門徒,並且與提摩太建立極深入密切的關係。保羅在信中提到:「寫信給我親愛的兒子提摩太。願恩惠、憐憫、平安從父神和我們主耶穌基督歸與你!……記念你的眼淚,晝夜切切地想要見你,好叫我滿心快樂。想到你心裡無偽之信,這信是先在你外祖母羅以和你母親友妮基心裡的,我深信也在你的心裡。」(提後一2、4、5)保羅稱提摩太為親愛的兒子,乃是指屬靈的兒子而言。兩人的關係與現今的師生關係有天壤之別。有些老師有可能一整年都不曾跟學生單獨談過話,師生關係只侷限於學業而已。因此,保羅感嘆說:「師傅雖有一萬,為父的卻是不多。」(林前四15)
    保羅在監獄裡想念提摩太,寫信給他、為他禱告;願意花時間在他身上,並且盡所能、所知教導提摩太。同時,保羅不但認識提摩太,而且記念提摩太的眼淚,了解他的心情,知道他流淚的原因,這是我們可從保羅身上學習的。保羅知道提摩太有無偽的信心,這信心是從他母親、祖母那裡來的。我們不但要認識我們的門徒,並且要認識他的父母、祖父母,如此這層關係中生命的影響才會更深入。
 
用生命影響生命
    門徒訓練最主要的是要改變生命,能夠像主耶穌;不是讓門徒像我們。保羅說:「你們該效法我,像我效法基督一樣。」(林前十一1)我們也看到許多教會的弟兄姊妹不論禱告、唱詩、講道的樣子,常常和他們的牧師很像,因為生命會帶出影響力。所以作門徒訓練的人,必須先效法主耶穌。
  一個作門訓的人,一定要常常與神親近、與神面對面,先讓神改變我們。單單與門徒一對一,並沒有辦法達到門訓的目標。效法基督著重的是生命的改變與成全,如果靠著我們自己的努力,去尋找門訓的方法與行為模式,是無法達到基督的完全標準。因為我們無法靠自己的力量效法基督,除非我們將自己與基督同釘十字架,將自己的生命連結於基督,倚靠耶穌的全備恩典,讓自己在基督裡長大成熟,先經歷神、享受神,有成熟的門徒生命之後,才能成為訓練門徒的人。因為門徒訓練不單是倚靠方法或教材,也不只是與門徒約談或協談,而是要用神的眼光來看門徒訓練的目的。作門訓之前,如果沒有先考慮門訓想要達成的目的,沒有考慮如何帶領門徒,最後可能會徒勞無功。
  門訓的目的是要使門徒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能運用各樣恩賜,能實踐神的大誡命、大使命,清楚神的命定及對我們個人的命定,與對教會的命定,並且一生按著神的命定,活出祂的生命,去影響他的世代。
  最近神再一次提醒我,訓練門徒乃是要真正委身,要與同工建立屬靈親密的關係,願意把時間、甚至把生命給他們;就像保羅、耶穌一樣。耶穌愛門徒,甚至為他們捨命。這是一種生命的關係,用生命影響生命。當門徒被訓練出來,就會成為一個訓練門徒的人。如此方能一代傳承一代,永不止息。
(作者為台北靈糧堂主任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