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噶瑪蘭的故鄉
作者:羅鳳琳
文章類別:
文章主題:禱告|復興/轉化
關鍵字:屬靈爭戰|城市轉化|禱告
舊名「噶瑪蘭」或「蛤仔難」的宜蘭,是由先住民噶瑪蘭人(平埔族的一支)所稱呼的地名音譯而來。
宜蘭位於台灣東北角,東鄰太平洋,北、西、南三面環山地勢高聳,加上全縣形狀略呈三角形,極像畚箕。在行政區上分為一市三鎮八鄉(宜蘭市、頭城鎮、羅東鎮、蘇澳鎮、礁溪鄉、壯圍鄉、員山鄉、五結鄉、冬山鄉、三星鄉、大同鄉、南澳鄉),縣境範圍還包括釣魚台列嶼及龜山島。舊名「噶瑪蘭」或「蛤仔難」,是由先住民噶瑪蘭人(平埔族的一支)所稱呼的地名音譯而來,清光緒(一八七五年)才改稱「宜蘭」。清代通判烏竹芳曾在宜蘭選定「蘭陽八景」(附註),後來漢人也跟著稱之為蘭陽,所以宜蘭平原也稱蘭陽平原。
附註:「蘭陽八景」是:龜山朝日(龜山島),隆嶺夕煙(頭城鎮大里),西峰爽氣(礁溪鄉五峰旗山),北關海潮(頭城鎮北關公園附近),沙喃秋水(三星鄉月眉村附近景色),石港春帆(頭城鎮烏石港),蘇澳蜃市(蘇澳港船舶水中倒影),湯圍溫泉(礁溪鄉)。
在漳州人吳沙於清嘉慶年間(一七九六年)帶領漳、泉、客各族有計畫的開墾宜蘭之前,宜蘭只有泰雅族和噶瑪蘭族居住。漢人進駐宜蘭,稱鮮有來往的泰雅族為「生番」,稱漢化的噶瑪蘭族為「熟番」,以人數與文明的優勢,迫使泰雅族遷居山地,而噶瑪蘭族則或遷走或與漢人共居通婚(約百分之卅宜蘭人有噶瑪蘭族血統),自己的文化幾乎消失,至今蘭陽平原上只留下一個「流流社」遺址,是可見的最後一個聚落原貌。漢移民之間也有生存競爭的械鬥,宜蘭是全台灣械鬥次數最多、也最激烈的所在。最後的結果是多數漳州人在蘭陽溪以北,墾地多以「圍」(如「五圍」,宜蘭市)、「城」(如「三城」,礁溪)、「結」(如「五結」)命名;泉州人在蘭陽溪以南,大部分在蘇澳(帶領屯墾者蘇士尾,後人即以其姓來為這個「澳」,即海灣,來命名);客家人住在泰雅族附近,為防禦而築城,所以地名後都附加「城」字,如「阿兼城」(在冬山鄉)。宜蘭的許多地名除了可看出源出何族,也可大致看出當年開墾的進度,因為先民是以數字來命名(一結、二結、……七結)。
宜蘭大多是漳州人。在宗教上,不同族群的移民各拜各的神,是移民期普遍現象,但宜蘭很特別的是漳州人也拜客家人的神明三山國王(傳聞是因入山前朝拜即可蒙庇佑,不會被泰雅族殺害之故),造成開漳聖王與三山國王同日而祭,並且宜蘭有很多三山國王廟(日治期調查,廟數量全台排名第六;現員山鄉中每村中至少一座)。另外,宜蘭有很多廟都供奉吳沙等開蘭有功者。宜蘭古廟很多,最有名的古廟是:昭應宮──全台唯一坐東朝西,即面山背海的媽祖廟(係看風水改建,後宜蘭人將宜蘭文風鼎盛、進士舉人多歸功於此廟之改運),其內也供奉開蘭三大通判(稱「開蘭三大老」);碧霞宮──全台供奉岳飛廟中,唯一會在每年農曆二月十五日的岳飛誕辰,由縣長主祭並舉行隆重的三獻釋典古禮及跳演武佾舞。從清代起淡蘭地區便是全台文風最盛之地,這兩座古廟都是當年文人進士所崇尚,宜蘭人的愛國情懷於是與宗教深深結合。
清代留下的草嶺古道(由台北到宜蘭唯一的交通要道「淡蘭古道」)、頭城老街(「開蘭第一城」頭城的精華區「頭圍街」)、烏石港(清代宜蘭出貨商港)、蘇澳砲台山(清軍抗法所設砲台),日治時代的獻馘埤(日政府埋泰雅族刀具、出草頭骨之處,在宜蘭公園內)、設治紀念館、宜蘭酒廠(紅標米酒原產地)和磚窯、盧纘祥宅(頭城望族暨首位民選縣長的豪宅,由建台北總督府的工匠依樣部分仿造),好像訴說著宜蘭過去的進步和繁華。
宜蘭不再單單以膽肝、羊羹、鴨賞、蜜餞或是歌仔戲發源地聞名,現代更是成為戲劇、自然生態與旅遊勝地,許多鄉鎮也興建了運動公園,更有「國際童玩節」的觀光活動,這些都為「觀光立縣」的宜蘭注入新的活力。
著名的民間信仰活動
頭城搶孤
漢人進入宜蘭開墾時期,因災病或種族衝突而造成傷亡眾多,於是在每年農曆七月,舉辦普渡以奠祭孤魂。傳統是由頭城八大庄的居民,集資辦理超渡法會,並在「關鬼門關」的當晚,舉行盛大的搶孤儀式。方式是用十二根孤柱、倒頭棚、十三座孤棧含旗竿組合而成,高度至少在十層樓以上,孤柱表面塗滿牛油。參加搶孤者每五人為一隊,以繩索、疊羅漢方式,爭相攀爬,以期首先奪得旗竿上的「順風旗」,這是象徵鬼魂攀爬棚,摘取棧上祭品。搶孤活動在「開蘭第一城」頭城盛行,民國卅七年戒嚴時期被禁止,到民國八十年九月七日再度舉辦,最近這幾年則是停辦狀態。
二結王公過火
位於五結鄉二結的王公廟,供奉的是「古王三公」,傳聞是宋末為營救皇帝而殉難的柳、葉、英三位結義兄弟。每年農曆十一月十五日「王公生」(生日)之時,信徒會有「過火」儀式,即抬神轎或抱神像衝過兩萬多斤燃燒木炭的火堆,據稱是全台規模最大,也是全宜蘭之年度盛事,從宜蘭俗諺「驚王公生,不驚過年」可見一般。近年曾移建廟宇,有類似教會聖誕夜報佳音的模式,舉行「王公夜巡」(信徒以火把巡行社區,沿途送符),自創「二結王公生文化節」,也組織文教促進會,意使宗教轉化為地方及現代文化,值得關注。
各宗教會堂數(表格內「基督教會」即更正教堂會,不含天主教、真耶穌教會、安息日會)
宜蘭縣總人口:465,186人
附註1:表格內「人口/教會」為人口/教會比,表示該鄉鎮平均每間教會要服事多少居民。例如該鄉鎮指數為15,000-20,000人,即表示平均每20,000人之內才有一間教會。
附註2:佛道寺廟之數目來源為官方資料中有註冊登記者,實際數目應該更多。
禱告
一、為族群禱告
1.為漳泉兩族過去逞兇鬥狠、械鬥殺人之事件代禱,求神赦免我們流人血等各樣的罪,醫治彼此給對方的傷害,也在宜蘭賜下饒恕與和睦的靈,使族群融合。
2.為宜蘭漳州人禱告:
(1)因著與噶瑪蘭人的結親,造成漳州人將拜祖先與厚葬與噶瑪蘭人的拜祖靈結合起來,加重了祭祖習俗的捆綁。求神潔淨宜蘭漳州人的後代,斷開祭祖和拜祖靈的雙重捆綁,使人心能向福音柔軟。
(2)漳州人喜愛北管,北管分為兩派,各拜一神(西皮派拜西秦王爺──唐玄宗;福祿派拜田都元帥──西秦王爺部下)。兩派為爭奪利益以神明名義不斷械鬥,直到日據時代才被禁止,對立競爭及兇暴的靈成為歷史的破口。求神赦免流無辜人血及拜偶像的罪,使漳州人後代子孫和土地可以脫離咒詛。
(3)漳州人過去曾利用噶瑪蘭人忌死屍的迷信,故意丟死貓死狗在噶瑪蘭人的田裡,使噶瑪蘭人以為不祥而放棄該地,遷往他處。求神赦免漳州人以詭計巧取豪奪,犯下各樣欺騙、不義、貪婪的罪,除去犯罪和被怨恨所帶來的咒詛。
3.為宜蘭噶瑪蘭人禱告:
(1)在歷史中受到漢人的歧視、欺騙和迫害,在清政權下淪為「次等國民」。求神醫治他們內心的悲憤和自卑自憐,幫助他們走出傷害並不再否認自己的族群。求神幫助他們能從神領受賜福,看見自己在神面前是台灣首生的長子(該族由馬偕醫師帶領信主,還有些族人改姓「偕」),有尊貴和榮耀的身分。
(2)求神幫助他們從祖靈崇拜和各樣的巫術中脫離,不再生活在恐懼之中,可因認識真神而得到真自由。宜蘭縣政府在近年的觀光與文化活動中,曾請花蓮豐濱的噶瑪蘭人將已失傳的「除瘟祭」(女巫以巫術為人治病之儀式)傳回宜蘭,求神憐憫,阻止不討神喜悅的傳統文化活動再轄制噶瑪蘭族。
二、為核心城市禱告
二號省道與九號省道在宜蘭相連成為一塊半月形的區域,請從北到南,為所提的鄉鎮禱告:
1.過去的核心──頭城鎮(開蘭第一城)
(1)草嶺古道:曾是清代維繫宜蘭地區發展的生命臍帶。在開發與往來交通中,有很多意外傷亡,清代總兵劉明燈就立了「虎字碑」與「雄鎮蠻煙」兩碑用以鎮狂風和避邪,形同立下符咒。求神赦免先人在死亡恐懼中所行一切巫術的罪,求主除去一切巫術的靈,潔淨宜蘭的沿海通道,出入來往都蒙神保守平安。
(2)北關:在現今北關濱海公園附近(原遺跡已消失),這是淡北地區進入宜蘭的第一關口,清代有駐軍設防。求神潔淨,得著宜蘭的「門戶」。
(3)頭城:盛行搶孤,就可知在開墾期頭城傷亡人多,因此在先民心中造成恐懼和不安。為一切因種族衝突帶來的兇殺和械鬥,流下無辜人的血,求主赦免罪孽,從宜蘭除去一切咒詛和恐懼,賜下醫治。
2.現在的核心──宜蘭市
清代及現代的縣治所在;在蘭陽溪畔,自清代開發期起,就是溪南、溪北的中介點,有通往四鄰鄉鎮的道路,是宜蘭的核心。市內兩大古廟使傳統信仰勢力穩固,求神赦免拜偶像及巫術占卜的罪,釋放人心脫離黑暗權勢。也求主在宜蘭縣政府內掌權,一切政策受神掌管引導,能秉公行義造福百姓。
3.未來的核心──羅東鎮
羅東因臨近太平山林場,從民國三年就以木材業發跡,現在則是宜蘭工商業最發達、最熱絡的城鎮,是宜蘭地價最高的地方。求神帶領羅東的商業發展,也潔淨山區所有的林場,讓一切經濟都蒙神引領賜福。
三、為宜蘭的信仰狀況禱告
1.傳統信仰新興勢力抬頭,有的設立大學,有的以「心靈環保」之名舉辦大型社區園遊會。這些新興勢力,以辦教育、辦講座等弘揚信仰,在宜蘭對教育界及知識份子極具影響力,請迫切禱告。
2.教會荒涼。宜蘭人信主的比例極低,許多教會人數極少或沒有傳道人牧會,少數教會已停止聚會了。請迫切為教會復興代禱。
四、為蘭陽靈糧堂並其負責人黃英豪牧師夫婦祝福禱告
1.求主透過G12運作,帶出真實的門徒關係。
2.考慮透過本堂聯結眾教會成立廿四小時禱告中心,求主顯明祂的心意。
參考書目、資料及網站:
《台灣開發故事》,趙莒玲著
《台灣渡假旅遊》,戶外生活雜誌
《鯤島探源》第七冊,林衡道、楊鴻博著
《2001台灣禱告地圖》,中華基督教協進會
「宜蘭縣地圖」,大輿出版社
宜蘭縣政府http://www.e-land.gov.tw
宜蘭旅遊網http://www.ilan-tour.com.tw
蘭陽風情http://media.ilc.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