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糧文薈

Bread of Life Literature Collection
home >> 主題精選 >> 工作與生活

主題精選


字體大小:小 大

瑕不掩瑜?!基甸失敗的嚴重性

我們不但要透過基甸認識人的軟弱、複雜,並且藉此認識自己。求神幫助我們,讓我們的生命能夠因著神的恩典而能避免一些錯誤。

聖經裡有士師、也有先知,當我們讀<士師記>時要注意,士師和先知的不同;士師是神在黑暗的時代興起的領袖,他們的服事偏重以神所賜的力量和恩賜,比較不是用生命來服事。所以士師的服事雖然很有能力,但是他們的生命大多不完全,以至於他們的事奉常常只是階段性的。而先知是被神興起為神說話的人,他們的事奉不但有恩膏,並且他們的一生不論在生命中、生活上大多有美好的見證。
今天我們要來思想基甸這個人。到底基甸是不是一個好士師?我們很難說明白。當我們想起一個人的時候,常常會有一個先入為主的印象。譬如當我們想到參孫的時候,馬上會想到他有很多的缺點和失敗;而想到基甸的時候,好像只知道他有許多優點和成功,我們似乎不太容易想到基甸的缺點。但是,我最近在思想的時候,我發現基甸的失敗比參孫更嚴重。因為他的失敗造成非常大地影響,不但影響自己和他的子孫,甚至影響整個以色列人。
另一方面,當我們想到一個人成敗功過的時候,我們會問:「是不是可以功過相抵?」當我們思想這個問題的時候,必須注意他的功是在前或在後,假如我們前面成功、後面失敗,這個失敗不論對我們自己或他人的影響就非常大。
假如我們的失敗是在前面,如︰保羅從前叫掃羅,他是一個反對教會、逼迫基督徒的人。但是後來他的生命被主翻轉了,成為一個新造的人,甚至能夠為主打美好的仗,最後甚至說:「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提後四7、8)。這種後來的改變勝過從前的錯誤,才稱得上「瑕不掩瑜」。
但是基甸的情形卻和保羅不一樣,他後來的失敗無法用前面的成功來遮蓋。雖然從基甸蒙召一直到打勝仗,他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優點,但是我們今天特別要看他生命最後階段的失敗;我們不但要透過基甸認識人的軟弱、複雜,並且藉此認識自己。求神幫助我們,讓我們的生命能夠因著神的恩典而能避免一些錯誤。

一、豈可輕易下台
當基甸帶領以色列人打了一次又一次漂亮的勝仗後,以色列人對基甸說:「盼望你來管理我們,你的兒子孫子來管理我們」,而基甸第一個反應是,他說:「我不管理你們」;「我的兒子也不管理你們,願耶和華管理你們」。
這些話、這樣的反應看起來似乎很不錯,好像他沒有野心,好像他帶領以色列人打了勝仗,但是他已經完成了階段性任務,似乎沒有野心做王,也不希望他兒子做王;但是在這些話語背後,基甸內心深處卻隱藏著一些問題。

1.承擔責任何等謹慎
當神呼召基甸的時候,他沒有立刻接受神的呼召,而是非常謹慎地確認神的旨意。最初,當神的使者對他說話時,他的反應是沒有把握的;他不敢馬上接受,所以他說:「神啊!求你給我證據。」後來他在獻祭時,神使磐石上有火燒起來,於是他知道真是神在對他說話。
但是他還是沒有把握,他繼續向神說:「神啊,求你原諒我,我信心不夠,希望你再給我證據。我要放一堆羊毛在那裡,明天早上起來假如羊毛是濕的,旁邊是乾的,我就知道是你呼召我。」後來第二天起來的時候,羊毛是濕的,外面其它地方都是乾的。但是他又說:「神啊!我需要再試一次,倘若明早起來羊毛是乾的,其它地方都是濕的,我就知道是你呼召我。」後來他起來的時候看見果然如此,因此知道是神呼召他。

2.怎可輕易卸責
由此可見,他從神那裡承受責任的時候是何等的謹慎!但是當以色列人求他來管理時,他卻沒求問神說:「神啊!我已經帶領他們打勝仗,需要誰來管理呢?假如需要管理,是我或是我的兒子來管理?」
他沒有求問神,卻馬上說:「我不管理你們,我的兒子也不管理你們,願耶和華來管理你們」。這樣一個反應帶來的結果就是整個以色列人他們沒有王,各人任意而行。
神創造我們有一個神聖的責任,就是要我們管理全地;而基甸在這個時刻卻非常輕易地推卸管理責任。他說:「我不管理你們,我的兒子也不管理你們,願耶和華管理你們」(v. 23),好像他完全沒有野心,但另一方面他卻給他的妾所生的兒子取名叫亞比米勒,亞比米勒的意思是「你父親是王」。從這件事便得知基甸是有野心的。
基甸可能有一段時間覺得能做王很好,所以給兒子取名為亞比米勒。但是慢慢地他了解做王是不容易的,且管理的工作是非常重的,所以他說我不管理你們。

3.管理重責何等神聖
這裡要注意的是︰當我們心裡有一些錯誤,譬如︰『野心』。我們要對付它,但同時要注意野心是不好的,雄心是好的,忠心更重要。不要在對付野心的時候,連同應有的雄心、責任和忠心都一起放棄。
基甸要對付的是『想要做王』的野心,但是他應該承擔從神來的託付,他該問神說:「神啊!這是不是我的責任?你呼召我來帶領他們打勝仗,現在已經得勝了,我是不是要繼續做?是不是需要管理?」我相信假如他這樣問,神會對他說:「現在是很重要的時刻,要起來用我的話教訓他們,帶領他們走在我的心意裡面。」
但是他沒有求問神,他馬上就放棄管理的責任,這是錯的。就好像我們為人父母,假如在孩子上國中的時候,我就對他們說:「我不管理你們,願耶和華管理你們」,這是逃避責任,而不是真的讓神來管理,因為神是透過作父母的人,照著神的心意來管理孩子。同樣,我們做小組長、或者是做傳道人,我們也不能說:「我不管理你們,願耶和華管理你們。」
神透過代表的權柄來做管理的工作,因此我們在所得的位份上有當盡的管理之責;所以當基甸說這些話的時候,他認為我們不應該有野心,但是他不能放棄這個管理的責任。特別是以色列人過去沒有王,因此各人任意而行,帶來了許多罪惡和禍患。此時雖然打了勝仗,卻正是最需要帶領百姓走在神心意裡的時候。在這個關鍵時刻,基甸放棄了管理之責,以致於以色列人始終無法脫離罪惡,過合神心意的生活。
其實人性基本上是軟弱的,我們常常希望能夠自由自在,不要受人的管理。同時,我們也不大希望管理別人,假如能做王或許不錯,但是最好也不要;我們既不要被人管,也不要管別人。我想這不但是我的軟弱,也是大家共同的軟弱。我常常希望在家裡、在教會裡什麼都不要管。有人問我說:「你怎樣管理教會?」我說:「我是無為而治。」感謝主,我們有很好的管理處長,不然無為而治是很危險的。
求主幫助我們,讓做父母的能夠好好管理我們的家,能照著神的心意養育兒女;而無論在公司或是任何職位上,我們也要善盡管理之責,按著聖經的教導來管理,存僕人的心來領導,而不是高高在上、作威作福。

二、豈可以好意代替神意

基甸一方面說不管理以色列人,另一方面卻又要他們把打仗所得的金子交出來,他們的敵人是以實瑪利人,而以實瑪利人無論男女都帶金耳環。這在當時是很不容易的,要很有權柄才能夠做到。因為當人得到好處的時候,要他們拿出來是很難的;就好像我們給孩子一些糖或玩具,之後,要叫他再拿出,他是不肯的。當基甸要以色列人把金子拿來,他們都誠實地拿出來,由此可見他是有權柄可以來管理的。
1. 好意不能代替原意
但是他拿來做什麼呢?雖然他沒有把錢拿來放在自己口袋裡;也不是把錢拿來做一個基甸金像,讓別人來紀念他,而是把金子拿來做以弗得。所謂以弗得有點類似西裝背心,原本是神吩咐摩西做給祭司穿的。
究竟基甸做以弗得的動機是什麼?我們從聖經中看不出來。我猜想他可能認為︰打了勝仗之後應該紀念神奇妙的作為,當人們看到這個以弗得的時候就能想到神的作為。
他不是為自己,這原本是好意,但是這個好意卻是錯誤的。我們常常有一種軟弱就是用我們的好意代替原意,原來神叫摩西做以弗得給祭司穿,這個以弗得是用染線做的,而不是以金子作成。但是,不知道基甸為什麼要大家把金子拿來做以弗得。
2. 已意不能代替神意
所以我們要小心,不要用我們自己的好意來代替神的意思。當我們說:「願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太六10)」,因為魔鬼常常用好意來代替神的意思,使我們神的旨意無法行出來。所以不論在家裡、在教會裡,我們不要以為好意都是好的,而是要把我們的意思帶到神面前求問,看看我們的好意是不是也是神的意思?
假如是神的意思,我們不但要做,還要有智慧的做。這一點耶穌自己就是我們的榜樣,祂在客西馬尼園禱告時說:「倘若可行,求你叫這杯離開我;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太廿六39)這就是不用己意來代替神的旨意。
我們也看到當耶穌說我要被人釘死在十字架上,彼得馬上拉著祂的手說:「主啊,這事千萬不能臨到你。」耶穌說:「撒但退我後邊去吧!因為你不體貼神的意思,只體貼人的意思(可八33)。」由此可見,當基甸說:「我不管理你們,我的兒子也不管理你們,願耶和華管理你們。」這是出於他的意思,而不是神的意思。
第二,基甸要以色列人把金子拿出來做成一個以弗得,這是他的好意,但是他沒有求問神是不是應該這樣做。假如他要紀念神帶領他們得勝,我認為他可以把打仗用的空瓶子、火把和角留下來作為紀念。當以色列人和他們的子孫看到空瓶子、火把、角的時候,就會想到神怎樣帶領他們得勝。這樣的作法應該是比較好的,但是基甸不這樣做。
3.瑕豈止不掩瑜
這件事情的後果就是讓以色列全家陷在網羅裡。基甸做以弗得之後,剛開始以色列人看以弗得,慢慢地,他們就忘記神,開始拜那個以弗得,以致於基甸和他全家以及全以色列人都陷在偶像崇拜裡。
我們不要以為沒有拜關公、沒有拜媽祖、沒有拜觀音這些外面的偶像,就沒有拜偶像。要知道偶像的敬拜常常是漸進的,例如:鄭成功之所以被拜,我想最早是為了紀念他的豐功偉業。剛開始可能一張畫像,後來覺得不夠,就塑一個像,慢慢地就蓋一個房子給他,後來就開始有人拜。
我們的神是個靈,我們要敬拜獨一的真神,不可以塑造任何的像,也不可敬拜任何像,這些都是神非常不喜悅的,因為我們的神是忌邪的神。我相信基甸要做這件事的時候是好意,後來卻演變成偶像被敬拜則是他始料未及的;求主幫助我們,讓我們在這些事情上面能夠更謹慎。
三、無可彌補的失敗
基甸有七十個兒子,如果加上女兒可能有上百個兒女。這上百個兒女是許多妻子生的,而他不但有好多妻子,還有妾,那個示劍人的妾生的兒子就是亞比米勒。我們可以看到,在基甸的生命中有一個很大的失敗,就是家庭的失敗。沒有一樣成功能夠彌補家庭的失敗,也沒有一個成功能夠彌補婚姻的失敗。
1.豈可縱慾無度
大衛雖然失敗,但是他失敗之後能夠真正來到神面前悔改,所以基本上在基督裡沒有不能彌補的失敗。反觀基甸,他在情慾失敗,卻沒有從裡面出來。我們要非常小心情慾這件事,不要以為一個人謙卑、勇敢、溫柔、有信心、在各方面能夠順服、能夠打勝仗這些成功能夠彌補他在情慾上面的軟弱,以及在婚姻上面妻妾眾多的錯誤,這是不可以的。
求主幫助我們,特別是男人,在婚姻上、感情上不能夠用「這是男人都會犯的錯」做為藉口,這樣的失敗是無法彌補的。可能世界的眼光和我們不一樣,但是在神面前這是錯誤的,我們一定要從這樣的錯誤裡面出來,遠離外遇、婚外情;不但不能有行為上的外遇,也要遠離眼目、心靈的外遇,因為行為的外遇是從眼目的情慾、心靈的外遇開始的。求主幫助我們男人,特別是做丈夫的,保守我們的心,讓我們能夠在感情上成為一個忠心的人。
2.為何不盡父親的責任?
我們來複習一下神對婚姻的原則,就是六個一:一男一女、一夫一妻、一生一世。俗話說「齊人之福」,好像有很多妻子是一種福氣。但是這是錯誤的,多妻會帶來極大的傷害,特別對孩子的傷害是非常嚴重的。
我記得有一個報導說,我們有一個非洲的邦交國的國王娶了好多的妻子。當時他已經有一百多個妻子,每一年平均有四十幾個妻子懷孕,他有兒子多少他自己都不知道。基甸是在這方面有同樣的問題。
他不但放棄管理的責任,回到家生了孩子也沒有好好養育,所以他的孩子,就是妾所生的亞比米勒出了問題。亞比米勒就像現在那些非常會選舉的人,他知道如何操弄族群,甚至最後他還把他七十個同父異母的兄弟全部殺死。這就是父親失職所造成的。
本期的國度雜誌「無父的年代」專輯裡提到一句桑德福牧師講的話:「父親失職是本世紀最嚴重的道德問題。」原本父親應該成為神的誡命和法則的守門者,但是當代父親的失職卻使許多兒女在道德、信仰上墮落、人格扭曲、陷入罪中,以至於帶來非常多社會問題。特別是許多吸毒販毒搶劫的人,他們大部分因為父親失職造成的。父親的責任是無可取代的,但是基甸在這方面是失敗的,不但他家裡面亂七八糟,也給整個以色列帶來極大的混亂。
有一篇文章提到「四不一沒有」,但不是政治上的四不一沒有。它所謂的「沒有」,是台灣「沒有前途」;沒有前途的原因就是四個「不」,哪四個「不」呢?第一、「不婚」。現在結婚的比例急速下降,而離婚的比例急速上升。
第二、「不育」。就是結婚以後不生,所以生育率急速下降,在三年內下降了40%。民國八十九年全台灣出生數大概是三十萬出頭,到了九十二年只剩下二十二萬,所以生的孩子越來越少。
第三、「不活」。現今自殺率不斷升高,生育率卻下降。以前自殺的大多是老年人,現在很多壯年人不但自己自殺,還帶著全家一起自殺,這是非常的嚴重。
第四、「不養」。很多老年人是獨居的,沒有人奉養,所以他最後的結論是台灣沒有前途。
求主祝福我們這裡還沒結婚的,讓他們能夠結婚;還沒生孩子的要快快生,而且要多生,不要只是生兩個,生三、四個都好。
3.瑕幾乎全掩了瑜,可悲!
基甸的最後就是瑕幾乎全掩了瑜。所謂的「瑕不掩瑜」,那是像摩西雖然犯罪,但是他後來成為神所使用的人,在神的全家盡忠,這樣是瑕不掩瑜。大衛也是一樣,他雖然犯了罪,但是他能夠悔改,從錯誤裡面出來,後來成為一個合神心意的人。彼得也是瑕不掩瑜,他雖然三次否認耶穌,但是他後來成為神忠心的僕人。保羅也是如此。保羅並非沒有失敗、沒有瑕疵,只是在基督裡他成為一個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但是假如我們在人生最後的階段失敗,那麼我們過去的優點就全部都被那個瑕疵所遮蓋。
箴言說:「義人的路好像黎明的光,越照越明,直到日午(四18)。」求主幫助我們,讓我們的生命不是越來越像黃昏;求主恩待我們,讓我們的生命不是前面成功,後來卻失敗;求主幫助我們看重我們的生命,讓我們後來的生命能夠發出比現在更明亮的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