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糧文薈

Bread of Life Literature Collection
home >> 主題精選 >> 教會與國度

主題精選


字體大小:小 大

進入神所應許的安息

神創造的目的就是為了安息。從這個角度來看,安息不是消極的,不是無可奈何的;安息是積極的,是神喜悅的。

最近我在國外參加了一些聚會,看見神在世界各地透過許多弟兄姊妹的忠心努力帶來對該地的復興和祝福。不過不論是牧者或同工,大家都做的非常累。因此這次回來之後我一直在思想:服事主的人是不是應該天天活在祂安息的裡面嗎?為何大家都忙得到這個樣子呢?
當我們講到安息的時候,往往以為安息就是安息禮拜的安息,就是躺在那裡什麼都不要做。聖經不是這樣說的,在聖經裡安息不過是一個開始。《希伯來書》有一個很重要的重點,就是希望這些收信的基督徒能夠明白安息,並且能進入安息。

一、進入安息是神的應許(來四1∼14)
1. 每一個人都需要得著「安息」
首先,安息是神給我們的應許,神在創造之初,最高的目的就是把安息帶到地上來。
起初神創造的時候,每一天祂都在工作,但是工作最後目的是安息。所以神第一天創造之後,祂看祂所做的每一樣都很完美,It's good。第二天創造完了,看了也是好的,It's good。神說good就是 good,好到一個程度,祂不用再做什麼了。
千萬不要忘記,神創造的目的就是為了安息。從這個角度來看,安息不是消極的,不是無可奈何的;安息是積極的,是神喜悅的。但是當亞當、夏娃犯罪以後遠離神,離開了這位安息的神,也就失去了安息。所以主耶穌來到地上來拯救我們,不但要讓我們的罪得赦免,還讓我們藉此回到神所應許的安息裡。所以耶穌在十字架最後一句話不是說:「完了」,而是說:「成了」,「做完了」,就像神在創造的第七天,祂說:「It's so good」。成了,祂不需要再做任何事情了。
耶穌在《馬太福音》說:「凡勞苦擔重擔的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叫你們得安息。」(太十一28)。主耶穌這麼說,是因為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安息,因為我們失去了安息。這段經文我們常常用來佈道,但是原本這段經文的背景是對那些尋求神、在神裡面的人的一個提醒;特別是對那些走在律法裡面的人。
所謂「勞苦」就是你忙到一個程度覺得什麼意思都沒有。或許你在工作上會忙到一個程度,覺得好像沒什麼意思。我也知道在教會裡面,特別在靈糧堂,許多弟兄姊妹服事到一個程度,不行了,就跑到別的地方去休息了。感謝主,這表示一方面我們這邊很火熱,但另一方面是火熱到令很多人受不了。
「擔重擔」在原文的意思就是掛慮,就是你雖然做了,但是做完了還是放不下。譬如你做小組長本來已經夠忙,又為聚會花了很多時間,但是聽到弟兄姊妹講一些意見、新來的朋友講一些看法,就覺得自己沒有做好。難道這是神為我們預備的生活或服事嗎?應該不是這樣。
耶穌知道,不論是宗教活動、宗教規條或甚至一些宗教情操,都不能夠幫助人得安息。耶穌說:「凡勞苦擔重擔到我這裡來」,到祂那裡去,不是要給你一個宗教或是規條,而是要遇見耶穌、遇見這位神。不是用人的方法討神喜悅、用人的功德來
跟神換取恩典,乃是來到主的面前承認我們的勞苦、承認我們的重擔、承認很多事情我們沒辦法做、也不知道怎麼做,主耶穌就讓你得安息。
那麼什麼是「得安息」?譬如說我要帶領一個機構,但是缺少一百萬的經費。照我們一般的觀念會說:「主啊,求你給我一百萬讓工作能夠成就」。我們以為如果有一百萬進來就能夠得安息。不過,這不是主耶穌要給我們的安息。因為就算真的有一百萬進來,你就真安息了嗎?今天很多人到講台前面請求牧師替他禱告,但是如果他沒有真正遇見主,就算那天神做了醫治、釋放的工作;改天,他遇到另一個新的狀況,他又會進到另外一個不安息裡面。
「得安息」這個中文翻譯和原文意思有點不太一樣。得安息的「安息」這名詞,在原文是一個動詞。耶穌說到我這裡來,祂不是說「我會給你一個安息」,而是「我會安息你」(I will rest you)。神不是要給我們一些東西暫時應付目前的環境,而是要提升我們的生命,讓我們能夠面對所有的環境;不但我們自己能夠站立得住,甚至能夠進一步改變環境。

2.神為信的人預備了安息 (v3、8、9)
神要把安息給我們,因為這是神的心意。這段經文說「信的人」、「得安息」,就經文的背景來看,指的是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歷史。當他們離開埃及,因為沒有真正的信靠神,所以那一代的以色列人都死在曠野裡,只有迦勒和約書亞帶著下一代進到迦南地。如果進到迦南地就是得安息,那麼神怎麼會在多年以後感動大衛寫詩篇的時候,寫到還有另外一個安息日的安息呢?
原來迦南地的安息還不是神為以色列人預備的安息。安息和我們遵行神的道有關。當我們初信的時候,可能只是跟著教會的模式在走而已,雖然有聚會,但是在生活上還是以自己的想法來做事。我們的信仰到某個程度就停止了,我們就進到所謂的迦南地。但這段經文告訴我們,神要為我們預備的不是這樣的安息,不是讓我們有服事、有工作,或是生活上比較平穩而已。神為我們預備的不是這樣,神給我們的是更高的祝福與應許,因為祂要把祂自己的安息給我們。

二、何謂安息日的安息
1.「安息日」的安息 (v4、10)
什麼叫做安息日的安息?第九節說「這樣看來,必另有一安息日的安息」,另一「安息日」這個字是一個專有名詞叫 Sabbath,專門指猶太人的安息日,就是創世記裡提到的神創造了六天,第七天神就安息了。換句話說,神為我們預備的不是進入迦南地之後那個安息,乃是神創造之後歇了祂的工的那個安息。

2. 得著的基本條件是「信徒」(v6)
什麼叫做神的安息呢?我們常常以為安息是安息禮拜那種,躺在那裡不僅沒得做,也不能做。或者你在教會服事,做了很久的主日學老師或小組長,覺得很累,要休息一下。或者像傳道人也有類似的做法,就是所謂的安息年,做六年休息一年。我不太接受安息年的說法,我要的不是做六年休息一年,而是天天安息在神裡面。神不需要做六天,第七天休息,第八天開始又做另外一個工,好像我們上班一樣。
當我小時,我父親帶我去黃君碧先生的畫室看他畫畫。只見他舖上紙、磨好墨,把袖子捲起來靜靜地思想,思想一下以後就把筆拿起來畫。很少看見他畫完哪個角落以後回過頭來再去補一補。畫完之後,他就把筆放下,就是這樣。
我希望這個比喻可以讓我們體會什麼叫做安息。想想,他放下筆後接著做什麼?他放下筆以後,我們這些人做什麼?他與我們只做一件事情,就是欣賞他所做的、享受他所做的。對一個基督徒來講,安息就是欣賞神所做的,並且享受神所做的。
當我剛出來服事時,有一段時間非常忙,當時真是苦。看看這個、看看那個,包括我的同工也沒有幾個我真正欣賞的。好事沒有我的份,只有遇到問題才來找我。有時我心想:「主啊,我自己都幫不了自己,怎麼幫他們?」但是後來當神的靈澆灌我、改變我的時候,我第一次遇見這位又真又活的神,從那時候開始,我才開始明白、開始能夠 appreciate,能夠享受神在我周圍所安排的人事物。
親愛的父母們,我們常常不知道孩子在幹什麼?想什麼?人住在家裡,心卻不知道飛到哪裡去,我們就開始掛慮擔憂,因此不能夠得到安息。我們做父母的,應該去改變孩子、幫助孩子,但是往往我們沒有改變他,而是被他影響,我們的脾氣反而比以前更壞。
我相信我們需要的一切,神都為我們預備了。並且會經歷享受祂為我們所預備的。你需要醫治嗎?神已經給你;你需要物質嗎?耶和華以勒、耶和華是有預備的神,祂怕我們不知道,自己都宣告了:耶和華是旌旗,祂永遠得勝……。這不代表說基督徒沒有苦難,而是在苦難當中我們有神同行,祂在苦難中安慰我們、鼓勵我們。
《羅馬書》說:「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就生盼望,盼望不至於羞恥」(五4∼5),這句話是一個很重要的教導,但是如果保羅只講到這裡,那麼這只是一個屬靈的口號。因此後面還加了一句:「因為所賜給我們的聖靈將神的愛澆灌在我們的心裡」(五5)。在患難中,是因為神的愛澆灌在我們的心中,我們才能夠走得下去。我們需要的一切並我們的害怕,因為神在身邊陪著你走,你就走得下去。
昨天早上我去參加另一個教會的禱告會。講道以前,有人向我介紹一位姊妹。原來歐洲某一個自治區的國王(或王子)找她去擔任委員會的主席,要讓這個自治區成為一個國家。她說:「我不僅要把這個自治區變成一個國家,並且希望它能成為一個基督教國家;但是我不知道怎麼做。」
一個中國人要去改變一個外國國家,這不是開玩笑的事情。雖然她信主不久,但我知道她有心為神來做,就跟她一起禱告。禱告的時候,神的靈就大大的澆灌她,她突然就明白神要與她同在。弟兄姊妹,雖然環境很艱難,但是當神呼召你的時候,神陪著你走,你就走得下去。
保羅說:「我傳福音原沒有什麼可誇的」(林前九16),保羅講這段話,並不是他謙卑,而是他承認一個事實,就是每次講到可誇的時候,都是跟肉體、血氣有關的。保羅這樣說,是因為他知道傳福音不是靠他的才幹和本領。以前他的才幹、本領不錯,卻不能讓神使用,反而逼迫許多基督徒。
另外一點保羅講得更明白,就是傳福音也不是他甘願的,但是保羅為什麼還要去傳福音?因為不做就有禍。這不代表說,如果他不做,就會有壞事發生、會被懲罰。而是他知道,如果他不去傳福音,他就會失去與神的關係的連結。因為傳福音是神最喜悅的事,如果他做神喜歡的事情,他跟神的關係就會越來越親密。神說:「我喜悅萬人得救,不願一人沉淪」。當你照著神的心意去做的時候,不需要刻意求,你跟神的關係就越走越近。
我們常常說:「耶和華的喜樂就是我的力量」,這有兩個解釋,一個是得著耶和華的喜樂就能成為我的力量。沒錯,但另外一個解釋是,討神喜悅、讓神喜樂,你就有力量。這兩個解釋是相通的、沒有衝突。換句話說,若你要得著力量,你就需要進到神的裡面,做祂所要做的事情。弟兄姊妹,你讓神得著安慰,神就把喜樂放在你裡面,因為祂就是你的「安息」。

三、如何活在這樣的安息中
1.「信心與所聽見的道調和」
那麼我們要如何才能活在神的安息中呢?我們常說我們愛神、要尋找神,但是如果你愛神就必定愛祂所愛的,因此要知道祂所愛的是什麼,就要明白祂的心意。這和祂的話是分不開的。
如果今天神對你說話,你有感動,你還需要進一步問:「主,我該怎麼做?」當你聽見主的話,明白主的話,就照著主的話去做,這就叫做「你的信心與所聽的道調和」。調和有兩個解釋:第一是結合(combine),另一個意思是混合(mix)。你的信心是一部分,你聽見的道是另一個部分,就好像一個人有兩隻腳,你需要有神的話和神的靈幫助你,讓你的信心與神的道調和,以至於客觀的真理和主觀的經歷能結合在一起。所以相信神的話,照神的話去做是必須的,求聖靈來幫助我們進入、經歷神話語的真實也是必須的。
3.信心是讓神的話來改變我們 (v12、13)
如果前面是一個原則,那麼我們該如何處理神的道呢?第一、我們要認識神的道是活潑的、是有功效的。「活潑」這個字是有生命的意思,就是 living,alive in His words。第二、這個「有功效」在原文就是今天所謂的能源──energy(能力)。換句話說,神的話是有生命的,當神的話進入你的生命的時候,那個話語的能力就會成為你的力量。我們可以有很多活動,但是不能沒有神的話,因為沒有神的話就沒有生命。
「神的道是活潑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兩刃的劍更快,甚至魂與靈、骨節與骨髓都能刺入、剖開」(v12)。基本上靈跟魂是分不開的,骨節與骨髓密到一個程度,連刀都切不進去。這句話的意思是,神的話可以摸著你內在的最深處。千萬不要再說「我的脾氣改不了」,神能改變我們,只是我們肯不肯被祂改變。也不要說:「我的憂傷誰知道」,神知道。
那麼神的話是如何在我們身上工作呢?一、就是「連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思念就是我們的思考,很多時候我們越想就鑽牛角尖,就帶出所謂的主意。「主意」在原文中指的是你的feeling(感覺)。我們人活著基本上就是受到思想和感覺的控制,當j我們想通了,就很開心;想不通、鑽牛角尖,就會害怕擔心。

那麼我們該怎麼做呢?後面他接著說:「並且被造的沒有一樣在祂面前不顯然的;原來萬物在那與我們有關係的主眼前,都是赤露敞開的」(v13)。「赤露敞開」的意思是兩個人摔跤,如果我跟你摔跤,而我比較有本領,摔到你的脖子被翻過來、露出來,你就輸了。這裡所說的「在那與我們有關係的主眼前」不太容易懂,因為
比較抽象,原文本指摔跤後,勝負便顯而易見,獎賞也就到來。因此當我們願意順服時,神就把我們應得的安息給我們。

昨天晚上在青崇講道,我挑戰青年牧區要起來傳福音,我也挑戰他們開始要在職場上宣教,因為他們的短宣在外面佈道,許多人決志之後要有後續的跟進和帶領。
我鼓勵他們不要每次特會就跑出來,被禱告、被服事就等著被神摸著,倒了下去。而是要想想,如果你為別人禱告,那個人是不是也會被神摸著?再說安息是經歷、欣賞神在你身上所作的。並且透過你來作在別人身上。當我們順服神的時後,奇妙的事必然會發生。
弟兄姊妹,我們一定要看到神蹟在你的身上;只有神與我們同在,倚靠神的力量才能夠幫助我們改變這個世界。甚至於會發現服事是一個享受,見證是一個享受,因為你會看到神的工作發生在你的身上。求主幫助我們,好叫我們的生活有能力、有見證,並且我們的服事能夠帶出全然新的果效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