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糧文薈

Bread of Life Literature Collection
home >> 主題精選 >> 工作與生活

主題精選


字體大小:小 大

承受神國的大工程──宣教處

宣教是一條不求掌聲的路,宣教唯一的目的就是將福音傳到地極,為耶穌作見證。

台北靈糧堂於一九九六年轉型為小組教會,當時宣教部由牧養處遮蓋,宣教部的主責為:預備福音收割及安排佈道會等福音聚會的材料。當一九九九年發生921大地震之後,宣教部承接關懷中心,做後續跟進的賑災工作。自此,宣教部的事工與編制就逐步擴展,宣教部並於西元二千年改為宣教處。

經宣教部部長、現任宣教處處長的葉嶺楠牧師說:宣教處主要事工,大致可區分為宣教差傳及社會服務等外展事工。外展事工中,二○○○年十月設立全球性非營利社福單位愛鄰協會成為多項事工的窗口和平台。台北靈糧堂透過愛鄰協會這個社會服務團體,作為對企業、對個人團體及對公共部門的窗口。

宣教處在全台的分堂設立非營利組織的愛鄰辦事處,作為教會伸展到社區、當地國家,對社會關懷服務的管道。目前愛鄰協會在國內有四十多個據點,另外在海外,在泰國也設立兩個以「愛鄰」命名的基金會,加拿大及肯亞也都各有一個愛鄰協會,史瓦濟蘭及墨西哥也正在申請核准登記中。

事工外展  多元化觸角

除愛鄰協會以外,教會近年來的整合使宣教處的外展事工逐步擴展為急難支援(318急難救助等)殊群體關懷服務(喜樂家族、天使心家族、獨居長者送餐服務、低收入戶及單親學童品格英語課輔服務)、慈惠救助,及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逐步推展的一線事工與今夏成立之「一線事工領袖訓練學院」

拿捏專業服務與傳福音的順序與時間銜接,正是宣教處所努力的工作。以社區服務為目標的益人學苑為例,益人學苑就是透過生活課程中的潛移默化,讓上課的同學漸漸能接受福音。益人學苑的異象就是透過與社區接觸,使人走進教會,目前益人學苑已在全省有一○四間分校,在台南各分校上課就有六、七百人之多,這是一群已經進到教會待收割的莊稼,期待兄姊加入其中成為學員,並參與收割的行列。

出黑暗  進光明

此外,視障事工是四年多前成立的。幾年前,當時伊甸基金會支持孫煥正傳道從事視障的關懷工作,伊甸基金會的視障關懷,並不包括福音,因此伊甸基金會就差派孫煥正傳道到台北靈糧堂,因此台北靈糧堂就開始推動視障事工

    視障朋友多未信主,將自己封閉在黑暗窄小的空間裡,因此臉上總帶著愁容與無奈。少數走出家庭的視障朋友,百分之九十以上都從事按摩業,這群生活在封閉中的人,格外需有人去關心他們。目前從事視障關懷的基督教團體不多,除了台中基督教的慧明盲校以外。關懷盲胞的教會,多數服事台語族群,並沒有教會服事國語族群的盲胞,這也是台北靈糧堂回應成立視障事工的原因

視障事工的主要異象:關懷重建視障者,醫治更新主門徒,幫助視障同胞知道真理,並明白自己的信仰。目標就是讓這些視障按摩師成為宣教的種子,去為主作見證甚至去做個人佈道。視障朋友的按摩工作可以接觸到很多人,如果他們接受過裝備,當他們被建造後,為人按摩時,就是傳福音、作見證的大好機會。視障事工不但要幫助視障朋友得著新生命,他們更要將這新生命與那些還在黑暗中的視障朋友分享。

不求掌聲  作在最小的身上

監獄事工是宣教事工較少被提及的事工。事實上,台北靈糧堂從事監獄事工服事已超過廿年,目前主要在土城看守所、士林看守所及新店戒治所服事。監所事工這個服事總是默默地進行,因此服事同工的人數有限。監獄事工主要的事工內容是到監所,讓受刑人看影片傳福音或對他們傳講與生活有實際相關的聖經真理及故事,盼望藉此將受刑人及接受勒戒者帶到神的面前。

團隊同工服事的對象主要為吸毒者。這些受刑人在戒治所內戒毒,但當他們離開戒治所回到複雜的環境,與過去一起吸毒的毒友接觸時,很容易又陷入罪的慣性循環中。

李韶芬老師表示:這些受刑人若不是真正選擇神的恩典,想要從這癮頭走出來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在九年的服事中,要能戒掉毒品,被神完全醫治並全心跟隨主的,人數非常有限。能從監獄事工看見的福音果子並不多,這是一條默默耕耘、沒有掌聲的服事,神的愛是讓這個團隊堅持這服事的最關鍵動機

造就別人 也造就自己

她認為應當傳揚全備不妥協的福音,讓福音真實進入心中,才能真正改變受刑人的生命,因此老師照著聖經所說的去傳,不在意人的看法,只是單單去行出神的旨意。

在服事受刑人的過程,老師很深地體認到:其實我們與這些受刑人同是罪人,是無可誇口的;當我們在建造別人的同時,也是在建造自己。因著服事這群人,讓她更能憐憫這些陷在罪中掙扎的受刑人,也透過服事看見神在他們身上的工作。她服事的對象,帶給她很多的省思,他們生命所遇到的難處,讓她更加體會到聖經上的話語是真實的。

除此之外,宣教處目前還有許多外展事工,例如:分享之家、南陽青少年之家、香柏喜樂事工、福音線……等。

建立健全宣教差傳機制

宣教處另一主要事工就是宣教差傳。目前台北靈糧堂著重於將福音傳回耶路撒冷,及其沿絲路往西通往以色列的國家。台北靈糧堂自去年起,成立西進執行小組團隊(包括神學院老師、牧區、宣教處、植堂處等同工),這小組一同策劃安排,各宣教區域都有同工主責,從去年底朝跨部門、牧區、神學院訓練機制的組合,制訂宣教的機制與方案,及宣教士的徵選、面試與宣教士差派前的訓練,宣教士在工場的後續督導與跟進、補給、關懷,回國述職的身心靈恢復,牧養系統如何與宣教工廠配合參與,認領並關懷宣教士,及何時如何差派短宣隊前往支援等。

目前教會在八個國家共有廿八位宣教士,若加上在泰北所培訓的當地同工及東非肯亞貧民區兒童學校的同工,現有海外宣教據點的宣教士共有八十至九十人,教會宣教處另支持廿多個機構與個人。

合作連結  完成大使命

    以上這些宣教事工,都需要牧養體系、培訓體系、西進差傳小組等單位齊心努力,連結台灣及海外分堂,持續差派福音隊前往支援才能完成。台灣東部的三個分堂共同差派短宣隊至吉爾吉斯,並將於明年差派宣教士前往宣教一年,這就是個很好的範例。明年母堂將繼續差派宣教士前往中亞及中東國家、北非的埃及,以及中南半島國家宣教植堂。靈糧體系除了神個別的託付,亦可與母堂宣教的焦點連結,如此母堂可以與分堂彼此合作連結,宣教的速度、力度與穩定度就會更強。

感謝主!生命培訓學院提供了宣教士很好的來源,這幾年從生培已差派了好幾位宣教士,這些一年期的宣教對他們的生命,都是寶貴的體驗與嘗試。

從宣教中省思  真實進入宣教

到不同的國家宣教,可以讓我們有很多省思。有些國家在屬靈或經濟的發展,都超越台灣了。例如韓國的國民所得在前年已超越台灣;而泰國的泰銖匯率已於今年四月份超越新台幣;印尼的福音動力反成為我們的學習對象。透過宣教,也讓我們明白該如何為台灣的社會經濟及教會守望禱告。

就整個宣教過程而言,宣教有辛苦的一面,也有令人新奇興奮的一面。到物質條件較差的地方宣教,也是件令人感恩的事,讓我們可以更懂得珍惜神賜給我們的恩典。

然而就整個宣教的實際面來說,宣教士會面臨到許多困難:包括生命受威脅、恐嚇威脅、搶劫、遇盜賊及假弟兄等危險。這些惡劣的環境,都會挑戰宣教士對主更深切的倚靠和委身。宣教士的內心很孤單,也會掛念遠方的親人,更要學習適應宣教工場的異文化。除了事工開展及個人安全,自己也需要被牧養。宣教的過程會遭遇很多挫折,若常以負面態度面對,則宣教的路就很難繼續下去。因此一定要學習去調適心態,接受不一樣的環境與人文風貌,讓自己融入到人群中,這些都是須學習的功課。

融入生活  引導進真理

誠如保羅的經歷「屢次行遠路……盜賊的危險……城裏的危險、曠野的危險……(林後十一26)陶士靜宣教士九年來在南非經歷車禍一次、偷盜三次、被跳蚤咬過多次,甚至耗盡(burn out)、沮喪(depression),身內身外都承受了極大的壓力

她曾經在南非進行過三期七年的回宣,並撰寫有關回教論文,原先到新加坡接受跨文化宣教訓練,之後進入亞洲宣教士訓練學院就讀,於是有負擔想要去巴基斯坦宣教。她先研究宣教地的民族及該地的宗教信仰與政治,藉學習當地語言融入當地文化。雖然到南非原不是她的第一選擇,但神的手奇妙地將她帶到南非,因而她在近兩年半,也有機會回應當地海外華人與黑人領袖訓練的需要。在彩虹民族(Rainbow nations)中服事了多元文化民族的國家。

當地有許多不同的種族,包含白人、黑白混血(Colours)、印度及十數種語言的黑人等。她曾在教會教導社區友誼佈道護教學,並在黑人區從事神學教育,訓練當地領袖。由於向回教徒傳福音的挑戰,神讓她研究許多關於回教信仰的書籍,甚至研究可蘭經中的聖靈,深思該如何用穆斯林能夠明白的真義,解答他們生命的疑惑;在挪去他們信仰背景中的福音障礙之後,才能幫助穆斯林深入地從真理中認識神,並找到生命的答案。然而她也體會這艱鉅的事工,不但需要聖靈引導,更需要團隊長期委身,才能看見福音的種子在其中發芽並在文化中生根。

前方爭戰   後方團隊補給

因此團隊宣教很重要,宣教士需要有強有力的團隊補給與適時的代禱團隊扶持,也需要有宣教的新生力軍不斷的接棒,她盼望透過先前九年的經歷,能幫助想要宣教的人走得很順暢、穩健。

    宣教是一條不求掌聲的路,宣教唯一的目的就是將福音傳到地極,為耶穌作見證。是主耶穌基督的愛,吸引所有在宣教工場前後線的宣教勇士同心合力,為主前仆後繼地擺上生命,迎接末世的大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