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糧文薈

Bread of Life Literature Collection
home >> 主題精選 >> 教會與國度

主題精選


字體大小:小 大

就像在天堂 As it is in heaven

若失去了愛,教會就失去了一切……

多年不見的高中同學,突然表示想了解基督教信仰。第一次帶她到教會參加主日後,她問我ㄧ句話:「教會是不是充滿了有困難且心靈殘破的人?」外邦人眼中對教會的第一印象,使信主多年的我,一時陷入沉思……不自覺地想起一部瑞典電影<就像在天堂>。
     教會,到底是什麼地方?是天堂?還是軟弱人的避難所?很多人喜歡這部影片,因為動人的音樂、感人的劇情,但這部曾經在二○○五年入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電影,究竟對身為基督徒的你我說了什麼?

你今天有笑過嗎?
     這是女主角在影片中的第一句台詞。
     她親切問候著來她店裡買東西的教會老婆婆。可是站在一旁的男主角,明明看見她前一刻才哭得傷心欲絕,一看見教會的人來了,馬上露出笑容熱情打招呼……是否每一張基督徒的笑臉背後,都有一個不為人知的故事?
     影片是發生在瑞典北部一個保守的小鎮,小鎮裡有一個小教會,女主角就是這個教會唱詩班的一員。男主角本是國際知名的指揮家,過於投入音樂導致心臟承受不了巨大的壓力,一次演出後完全崩潰。他毅然停止一切演奏的行程,回到兒時的故鄉。沒想到,上帝藉著一個小詩班,改變了他的人生。

我來是要聆聽
     瑞典導演KayPollack把現代社會中幾種常見的問題,不著痕跡地放入這個小詩班。一個飽受家暴恐懼的年輕媽媽,一個渴望婚姻卻一直單身的詩班班長,想參加一切合唱比賽強勢的腳踏車老闆,肥胖善良的男人,一個情感壓抑的師母,容易受驚嚇的遲緩兒和幾個孤單的老人,加上不斷約會的女主角,組成了這個詩班。
     重回故居的指揮家,把自己的一切歸零,他只想聆聽。這個單純卻不簡單的動機,打開了小詩班裡每一顆封凍已久的心。沒想到他的專心聆聽就如同一帖解藥,化解了這群雖身在教會,卻不敢真實敞開自我的人。漸漸地,每個人喜歡來到詩班練唱,喜歡彼此的優點也碰撞彼此的缺點,雖然經歷一次次的衝突,真實地接納與愛卻開始在他們中間滋長。指揮家的來到,猶如一艘帶著火的破冰船,所到之處盡都溶化,被喜樂的愛火團團圍住。他說:「每個人都有獨特的音質,我們要找到它!」因為尊重每個個體,他得到所有人的信任。
     在一切講求速成的社會中,基督徒也走上這條快速道路。我們慣於教導多於聆聽,因為教導有公式且成效卓越。聆聽不僅需要時間、耐心,還要求與受苦者同等高度,體會他們的無助,這似乎不符經濟效益增長原則,但在不知不覺中,我們失去了敞開彼此的勇氣。

律法遇見恩典
     影片最大的衝突,來自與男主角對立的牧師身上。牧師發現自從指揮來到詩班以後,參加詩班的人遠遠多於來教會聽他講道的人,最後連自己的妻子也想遠離他……牧師總是非常嚴肅,不斷擔心會友犯罪,日夜為自己、別人祈禱赦免。而脫去宗教的外衣,他多年一直有性方面的軟弱,需要藉助黃色書刊來滿足自己,而這些慣性的捆綁又使他陷入極深的罪疚感。
     導演犀利指出教會問題的根源,雖然可能令基督徒坐立難安,但我們不得不承認基督徒雖然是蒙恩得救的罪人,成聖之路卻是非常漫長。對神的兒女而言,面對自身的堅固營壘和內心黑暗未知的軟弱,我們不禁想到保羅的話︰「我真是苦啊!誰能救我脫離這取死的身體呢?」在教會中我們如果高舉「律法主義」,也就等於忽略了耶穌道成肉身的恩典,教會變成了另一個虛假的社會,大家都戴著「屬靈」的面具,頻頻說著「平安,平安」罷了!

為何是這群人?
     這個彼此相愛的詩班,他們唱出彷彿天籟的歌聲,一次又一次嬴得掌聲,最後來到國際合唱比賽的重頭戲……男主角被昔日的經紀人碰見,好奇地問他:「你的夢想實現了嗎?」男主角點點頭,他又問︰「為何是透過這群人?」男主角回答︰「因為他們愛我,我也愛他們!」他一生都在國際表演舞台上叱吒風雲,雖然自小就有傲人的天份,後天不懈的努力,但終究枯竭無法創作下去,原因只有兩個字:缺愛。沒有愛的對象,也沒有人愛他,直到遇見這群軟弱的基督徒,他付出愛的同時也得到豐沛的愛,他終於創作出能打開人心扉的音樂!
     我們或許也要問,神為何揀選我們這群不堪的人呢?為何不但救贖我們脫離死亡,還要透過我們成為地上榮耀的代表呢?因為愛,神無條件接納的愛。若失去了愛,教會就失去了一切;如果有真實的認同與接納,學習聆聽和彼此相愛,那時候,教會,就是天堂了。
問題討論
1.當我們專注享受神同在的敬拜時,是否注意到身旁的肢體,其實有無法說出的痛苦或軟弱?
2.你可以向小組的人敞開你的軟弱嗎?為什麼?
(作者為台灣藝術大學電影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