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糧文薈

Bread of Life Literature Collection
home >> 主題精選 >> 工作與生活

主題精選


字體大小:小 大

神國A計劃

神國A計畫是我們一生中最重要的計畫,它是以神國為中心的思考模式和生活方式,在以教會為基地的裝備,支持和差派中,進入世界各地,廣傳福音,收割莊稼。

1914年,有位年青人王永盛,原本計畫要作一個大政治家,成為中國的林肯。但在十五歲那年,上帝呼召他成為全職的傳道人。他認為像他這樣優秀的人才,怎能去作卑微傳道人的工作,因而拒絕了上帝的呼召。十八歲那年,上帝的呼召再次臨到他,他再次回絕。結果大病一場,臥床三個月,病中他向神禱告,若上帝存留他的性命,他不再抗拒,必將生命的主權奉獻給主。中學畢業後,他意外受攔阻不能進入大學就讀。就在此時,上帝用羅十四8第三次呼召他:「我們若活著,是為主而活;若死了,是為主而死。所以我們或活或死,總是主的人。」於是他把生命奉獻給主,並改名為王明道,意思是要奉獻自己的生命,向世人證明上帝的真道。
    王明道牧師年輕時有自己的計畫,但神的計畫高過人的計畫。雖然不是每個人都會全職蒙召,但每個人一生的計畫都當與神國的計畫有關。從神的眼光看,我們一生的計畫只有兩種:一是以神為中心的計畫,稱為神國A計畫;一是以人為中心的計畫,稱為人國B計畫。俗話說,有夢最美,希望相隨;對基督徒而言,神國的夢想應該優於個人的夢想。
    我讀醫學院尚未信主前,對自己的一生有三個規劃:一、從住院醫師作到主治醫師,若能當主任更好。二、從學士讀到碩士,若能拿到博士更好。三、從助教升到講師,若能當教授更好。當然最後如果能當上院長,就太圓滿了。沒想到上帝很幽默,真的讓我當上院長,只是不是醫院的院長,而是神學院的院長。我們對人生有自己的計畫原本無可厚非,因每個人都希望能不斷往上爬,但切勿以自我為中心,最終完成了個人的理想,卻失落了神國的夢想。在地上有亮麗的表現,拿到A的成績單,不代表在天上的成績單也是A;只有完成神國A計劃的人才算A,即使在地上沒有亮麗的表現。十字架在地上是失敗的記號,在天上卻是成功的記號,因耶穌完成了救贖世人的神國A計劃。
  弗二10說:「我們原是祂的工作,在基督耶穌裡造成的,為要叫我們行善,就是神所預備叫我們行的。」這裡的「行善」不只是做好事,更是去做神要我們做的事。神要我們做二件事:(1)大使命。我們要去使萬民作主門徒。(2)大誡命。我們要盡心、盡意、盡力、盡性愛主我們的神,也要愛人如己。
  因此,每個信主的人都是神國A計畫的執行者,但撒但千方百計的攔阻我們進入這計畫。今年我去喜樂城靈糧堂講「神國A計畫」,以前都很容易找到停車位,這次卻找不到,因車子開到地下停車場入口,就看到車位已滿的燈示。我在外面繞一圈,找不到停車位,只好打電話給周素準牧師,請她派同工來幫我停車。沒想到她說:車位已滿的燈示是騙人的,不要怕,衝下去就是了。果然地下室還有許多停車位。同樣的,撒但也會用各樣的方法欺騙我們,使我們無法進入神國A計劃。
  昨天,神學主日在青年崇拜舉行。就在聚會開始前,有位神學生發生車禍,膝蓋受傷送進急診室,他是我們的BASS吉他手。又有一位同學不停腹瀉,身體虛弱,他是我們敬拜團的助唱。雖然這些事情的發生,使我們應變的有些措手不及,但神國A計劃仍然照常進行。所以,不要怕,勇敢的衝入神國A計劃吧!怎麼衝呢?有三方面的學習:
一.以神國為中心
  耶穌是完成神國A計畫的典範。祂出來傳道的第一句話是:天國近了,你們要悔改。直到復活升天前,仍在談論神國的事。耶穌是以神國為中心的人,祂說:「我豈不當以我父的事為念嗎?」我們作主門徒,也當如此;不要像當時的門徒,以人國為中心,聽耶穌講了四十天神國的事,仍念念不忘以色列國,問主說:你復興以色列國就在這時候嗎?
  要完成神國A計畫,就必須改變我們的思考模式,從以人國為中心變為以神國為中心。「耶穌對他們說:父憑著自己的權柄,所定的時候日期,不是你們可以知道的。」(v.7)耶穌尊重父的權柄,證明衪是以神國為中心的人,因哪裡有神的掌權,那裡就有神國度的彰顯。要完成神國A計劃,必須先讓神掌管我們的生活和事奉。不讓神掌權的人生,無法完成神國A計劃。
     1.不要將上帝邊緣化
     以神國為中心的生活方式,是讓神掌管我們生活的每一個層面。有些基督徒信主後,邀請耶穌住在他心裡的貴賓室,給予高規格的接待,裡面有冰箱、電視、電腦、冷氣,還有各種全自動數位設備。但卻把門鎖起來,不讓耶穌出來。只有在參加小組聚會或作禮拜時,才開門帶耶穌出去。這種做法是把耶穌從貴賓降級為貴賓犬,忘了耶穌不只是我們的貴賓,更是我們生命的主!
    有一位六十幾歲的基督徒老媽媽,每次去美容院洗頭都不準時,造成老闆娘很大的困擾,因下一個客人必須被迫往後延。更糟糕的是,她喜歡貪小便宜,洗個頭一百廿元,她只給一百元,因在來的路上,買了些地攤上的小東西。不夠錢不打緊,還跟老闆娘說,好朋友嘛,少賺一點沒關係啦!老闆娘心裡很不舒服,又不便說什麼,只好把她列入拒絕往來戶。親愛的弟兄姊妹,你是否已將上帝邊緣化?你上網、應酬、作帳的時候,會讓主耶穌在旁參與嗎?我們若不願讓神掌管生活的每一個層面,就無法完成神國的A計畫。
  讓神掌權,代表祂的計畫永遠有優先權,對我們的一生也有自由調動的權利。好像我在台大醫院當了十二年的醫生,有一天收到天上傳來的簡訊,天父說:你完成了博士學位,夠了,現在和我一同上路吧!腓利也是一樣,他在撒瑪利亞傳福音大有果效,有一天也收到天上的簡訊。天父說:你在撒瑪利亞做的很好,不過,現在我要調你到曠野,傳福音給一位太監。以神國為中心的人必然會讓神國A計劃,在我們的一生中有優先權和調度權。
    2.不要將事奉教會化
    以神國為中心的事奉觀,是以國度的心胸服事這個時代。有些基督徒有錯誤的事奉觀,以為只有在教會的事奉才是真正的事奉。這樣的看法使那些因工作、家庭或身體因素無法參與教會事奉的人,成為天國的二等公民。但神的看法不是這樣。但以理在巴比倫王宮,約瑟在埃及王宮都沒有正常的聚會,神卻大大賜福給他們,使他們成為美好的見證,影響君王、同事,甚至整個國家。
  「事奉」在聖經裡的意義就是服務。成為事奉的人,就是成為神的僕人,服務眾人。耶穌說:「人子來,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可十45)哈佛大學創校一百年內的教育理念是在校所學的一切,都為了做眾人的僕人,服務社會,造就國家;而不是為了表現自己,爭名奪利。後來個人主義、自由主義興起,就慢慢忘記了這個重要的提醒。從此大學教育在自由風氣的薰陶下,多訓練出自己當家作主,忘記神,也忘記神國A計劃的人。
  因此,完成神國A計劃要有正確的事奉觀。聖經告訴我們,凡為主所做的一切,都是屬靈的服事。即使是倒一杯水給一個小子喝,在天上也要得賞賜。初代教會揀選七個人來管飯食,都是有好名聲,被聖靈充滿,智慧充足的人。這些條件和對傳道人的要求沒有兩樣。真正屬靈的事奉不在於服事的地點是在教會或社會;服事的內容是祈禱傳道或管飯食,乃在服事的心態,是為自己還是為主而做。
二.以教會為基地
  有些基督徒過度屬靈,認為他們是屬國度的,不屬任何教會。完成神國A計劃,必須以教會為基地。耶穌在太十六說:「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我要把天國的鑰匙給你…。」(vv.18-19)耶穌要我們在地上建立祂的教會,成為神國的基地,擴展神的國度。以教會為基地,代表教會有三方面的功用:
  1.教會是裝備基地
  教會裡的每個人不是學生,就是老師。基督徒是終身學習,不斷成長的人;什麼時候我們停止學習,什麼時候我們就停止成長。安提阿教會成立後,很多人信主,他們不滿足於量的增加,還要質的提升。巴拿巴就邀請保羅,用一年的時間來裝備訓練他們。門徒被稱為基督徒是從安提阿起首,因為他們在裝備訓練中,越來越有耶穌基督的生命力。
  2.教會是支持基地
    我們在世界常會受傷,需要有支持系統來止痛療傷。教會是基督的身體,我們彼此相屬、彼此相顧、彼此相愛。為完成神國A計劃,在外面所受的傷,可以在教會中得到扶持,重擔減半,喜樂倍增。我們不要作孤單的基督徒,艾克曼牧師說:離開香蕉串的那根香蕉,往往是最早被吃掉的。撒但如同吼叫的獅子,最喜歡吞吃落單的基督徒。
    3.教會是差派基地
    裝備的終極目標是要把工人差派出去,我們要預備自己,等候差派;不要像電影中的外星人ET,頭大肢小。許多基督徒只是為裝備而裝備,卻不想被差派出去。結果知識愈來愈多,頭愈來愈大,四肢卻愈來愈萎縮,成天坐在天國的候機室裡啃瓜子,東家長西家短。
    使徒性教會就是受差遣的教會。使徒性教會中的每一個人都要預備好,等候神的差遣。感謝主,我們教會每年寒暑假,有許多弟兄姐妹組成短宣隊到各地宣教。今年一月亞太靈糧特會,有許多人回應宣教的呼召,走到台前對主說,我在這裡,請差遣我。母堂和眾分堂也同心合意差派四位宣教士,到吉爾吉斯、約旦、日本和寮國宣教。被差派到寮國的姐妹見證說:她站在台上,當弟兄姐妹迫切為她禱告時,她感覺有一股很大的力量充滿她,使她不再覺得孤單,因為有整個教會的支持。她說,本來害怕去寮國,但有這麼多人愛,就是死在寮國也心甘情願!
三.以世界為禾場
    耶穌對門徒說:「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v.8)耶穌希望我們不只看到自己的城市和國家,也能看到普世萬民的需要,以世界為禾場。
    約翰衛斯理曾說過一句名言:「世界是我的牧區」,但我們卻常說:「牧區是我的世界」。耶穌雖看重以色列人為衪的羊群,衪卻說:「我另外有羊」,耶穌寧願撇下九十九隻羊,去尋找一隻迷失的羊。太九36-38說:「祂看見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於是對門徒說:「要收的莊稼多,做工的人少。所以,你們當求莊稼的主,打發工人出去收他的莊稼。」為了讓福音傳遍地極,神常用兩種方法打發祂的工人:
  1.神的憐憫。神的憐憫感動我們時,我們會對別人的痛苦感同身受,並且會採取行動,去滿足那個需要。神看到以色列人在埃及被欺壓的痛苦,就打發摩西將以色列人拯救出來。當祂看到耶路撒冷城牆被拆毀、城門被火焚燒,就打發尼希米去重建城牆。神看到世人被罪捆綁,就打發獨生愛子耶穌基督來到世上,為我們的罪死在十字架上,救我們脫離罪的轄制。當祂看到泰北那些吸毒的人生命何等悲慘,就打發映雪去泰北,成立新生命福音戒毒中心。感謝主,因著神憐憫的心腸,叫清晨的日光可以從高天臨到坐在死蔭幽谷中,沒有盼望的人群!願神的憐憫把我們打發出去。
  2.人的禱告。耶穌說:「你們當求莊稼的主,打發工人出去收祂的莊稼」,這種禱告不是靜態的,而是動態的,是行動中的禱告。是一邊收割莊稼,一邊求主打發工人出去的禱告,因越收割莊稼,越覺得工人不夠。
  如果這兩種方法還無法將你打發出去,神還有第三種方法,就是興起逼迫將你打發出去。如同初代教會在耶路撒冷很興旺,卻不願去到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神就興起大逼迫,將門徒四散到這些地方。今年一月的亞太靈糧特會,有一千四百多位弟兄姐妹從八十間分堂而來,大家一起領受「同一心靈、同一腳蹤」的異象,神要我們進入中國各地和中南半島的湄公河流域,沿著湄公河流域建立教會,將福音傳給少數民族的人。神也要我們進到中亞、中東,差派宣教士去服事他們。我們要跟上神的腳步,但要如何跟呢?
  1.要有神聖的呼召
  彼前二9講到一種所有基督徒都應當有的呼召:「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神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我們可以用全職、帶職或雙職的方式,參與神國A計畫。我們是廿四小時的基督徒,無論在哪裡,都要宣揚福音。從宣教的角度來看,有四個宣教領域是我們可以投入的:
  (1)植堂宣教。神學院訓練出來的工人,有許多已被差派到他鄉異地建立榮耀的教會,是一般帶職事奉的人無法做到的。
  (2)職場宣教。這是大多數弟兄姐妹可以投入的領域,在企業界、政治界、教育界、媒體界、藝術界等地方,領人歸主。
  (3)社區宣教。教會所在之地有許多人需要幫助,如獨居老人、遊民、中輟生、單親家庭、未婚媽媽、外籍新娘和浮萍兒等。
  (4)專業宣教。每個人都可貢獻其一技之長,投入宣教。中文好的人可以教中文;懂建築的人可以參與建堂;媒體工作者可以影響大眾傳媒。我們教會的黃葳葳教授成立白絲帶工作站,用各樣的方法防治網路色情。黃瑞珍教授是感覺統合專家,積極投入喜樂家族的服事。她作見證時說,以前坐在台下,每次看到唐氏症的孩子在台上表演都很感動,但卻沒有行動,因為怕耽誤研究和教學的工作。後來神感動她要將感覺統合的專長應用在這些孩子的身上。她也動員學生來當志工,實際體會特教系所學的一切,有些學生因而歸主。她說:從人的角度看,服事這些孩子沒有什麼成就感;但從神的角度看,卻是非常喜樂的事,因能幫助到真正有需要的人。
     2.領受聖靈的能力
     有計畫,沒能力,會使計畫胎死腹中,行動癱瘓。廿世紀有635個普世宣教的計畫,許多胎死腹中,因為沒有能力完成。因此耶穌要門徒在耶路撒冷等候,直等到領受上頭來的能力。因為只有聖靈的能力,才能使看不見的神國降臨人間,變為看得見的神國。
    聖靈的能力使我們能打開宣教之門。初代教會一百廿個人領受聖靈的恩膏,打開了耶路撒冷的門,許多人歸向耶穌,三千人、五千人信主,甚至多的數不過來。艾克曼牧師說:當神呼召我們進入服事時,有三個必要條件:(1)要有使命感。(2)要接受裝備。(3)要領受恩膏。願感動初代教會的靈加倍的感動我們!
  最後,神國A計畫是我們一生中最重要的計畫,它是以神國為中心的思考模式和生活方式,在以教會為基地的裝備,支持和差派中,進入世界各地,廣傳福音,收割莊稼。我深信一個順服神國A計畫的人,可以改變世界。因著耶穌的順服,世界得以改變;因著保羅的順服,世界得以翻轉。你會說,我沒有保羅這麼傑出,更沒有耶穌那麼偉大,找別人吧!但請想想馬利亞,一位平凡的女子,她一生的計劃只要能找到一位愛她的人,結婚生子,快樂的度過一生,就心滿意足了!沒想到,有一天天使突然向她顯現說:「聖靈要臨到妳身上,至高者的能力要蔭蔽妳,妳所生的聖者,必稱為神的兒子。」馬利亞雖然不明白為何要成為未婚媽媽,心中也很掙扎,因這事的發生,完全打亂了她原先的計劃。但她對天使說:「我是主的使女,情願照你的話成就在我身上。」因著一位平凡女子的順服,耶穌基督得以降生,世界得以改變。你呢?二○○七年時代雜誌的封面人物就是「你 」(YOU),清楚告訴我們每個人都很重要,都是時代的風雲人物。對我們基督徒而言,更是如此,因為我們擁有改變世界的福音。願每一位主的門徒都能回應主的呼召,一起攜手進入神國A計畫,直到主的再來。
  (本主日信息發表於2007年4月22日,由陳玉嬌整理,蘇淑真潤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