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糧文薈

Bread of Life Literature Collection
home >> 主題精選 >> 工作與生活

主題精選


字體大小:小 大

親職復興就從你我做起

原來,做個稱職的父母是需要學習的……

「當前台灣的社會價值出現相當嚴重的偏差,許多人追求個人享受,而不願結婚或生子,這種觀念的偏差也直接影響了家庭關係。」紀惟明執事語重心長地表示。的確,現代人忙於追求工作、成就,往往造成家庭的疏離,形成所謂「事業得意,家庭離異」的現象,而其中又以孩子教養受到的影響最為重大。

 

親職問題背後的問題

紀執事認為,孩子會成為什麼樣的人,父母要負大部分的責任。許多父母親以為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就是愛,或以讓孩子快樂為至上,再不然就是嚴厲要求孩子的學業成績,卻忽略塑造孩子的品德。當孩子出現問題時,父母親多是被動反應,只糾正或限制外在錯誤行為,而非瞭解根本原因,建造內在品格。

「孩子的成長是有階段性的,父母對不同時期的孩子所採取的教養方法也應有所不同……」紀執事認為父母親不能抱持著「以不變應萬變」的心態來教養子女,做個稱職的父母是需要長期學習,而且需要生命成長。然而坊間親職書籍雖多,有系統的品德塑造親職課程卻少,因此教會普遍缺乏親職教育。

 

 

教會的責任

紀執事進一步指出基督徒對親職應有的態度,就神給人的優先次序而言,第一優先是「與神的關係」,其次則是「神所託付予你我的家庭」,第三才是「教會、工作」等。然而,許多基督徒、甚至牧者卻常將生活的次序錯亂了,將服事及工作列為優先,這恐怕有違神的心意。傳福音固然是身為基督徒的重要使命,但若未能先承擔神賦予你我的基本家庭責任,恐怕將落入「我傳福音給別人,自己反被棄絕了」的窘境。

紀執事並認為,環顧今日台灣家庭價值及社會道德的淪喪,要轉化社會必先從轉化家庭開始,而教會家庭就必須先轉化──基督徒家庭必須先活出神給父母的託付,就是「教養兒女,使他到老不偏離」,然後才能向社會發揮影響力。福音的救贖不僅是讓個人得著新生命,更是要讓福音落實在生活中,而家庭是神所看重的人生優先生活領域,這基本責任對教會及社會的下一代至關重大,因此父母親職的復興是教會不可忽略的。

 

將異象化為行動

紀執事之所以有如此的看見,在於當她十七年前放下工作,開始全心服事神時,上帝所賜給她的呼招:「使父親的心轉向兒女,兒女的心轉向父親。(瑪四6)當時紀執事領受到兩個層次的意義:第一,在於天父與我們的關係;其次,則是家庭中親子關係的恢復。紀執事也以行動回應神對她的呼召,在帶領活石團契時,便著手開設靈命進深的課程,以引導兄姊與神建立正確的關係,而後課程更擴大到其他團契,已故的翁景民教授也是其中的學生之一。至於親職的部分,也於主日學學院展開一系列的課程,並錄製了「比愛更好」的錄音帶,深受兄姊喜愛。這些經驗也為她日後的親職事工奠定良好的基礎。

921地震時,紀執事與夫婿毅然接受教會託付前往災區擔任眾教會救災協調工作,並持守從神而來的異象,呼籲眾教會持續在災區進行家庭重建,當時便急思有什麼教材可用來服事災區家庭。

 

教材引進,一波三折

「可惜的是,當時並沒有合適的現成教材可用。」紀執事如此說道,雖然美國教會親職專家Gary Ezzo早在一九八四年已出版《如何教孩子品德》等一系列GFI親職教材,但卻尚未引進台灣。在921地震當年,紀惟明執事前往加拿大,恰巧於一位兄姊家發現到這套教材,她很訝異於這對父母對子女教養方式的重大改變。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媽媽處理孩子吵架的方式,當時兩兄妹發生衝突,媽媽相當有智慧地要求他們分別去與耶穌同坐五分鐘,然後再聽他們分享耶穌跟她們說了什麼,就在這當中,聖靈就光照孩子們,讓他們明白自己問題出在哪裡。」這也激發了紀執事與作者聯繫將課程引進台灣的渴望,然而卻遲遲未得到作者的回應。  

紀執事一方面等候神的時間,另一方面,神也感動她應將親職事工從台北靈糧堂開始,並與牧養處持續進行協調與溝通。二○○三年紀執事有機會前往亞特蘭大參加會議,得知作者即住在離開會地點不遠之處,在周師母的支持下,終於順利地與作者洽談翻譯相關事宜,並正式於二○○四年展開親職事工。回顧當初剛起步的階段,從翻譯校對、編輯、封面設計、到錄影帶的中文字幕都是紀執事一人承擔,她並肩負起師資培訓的工作,「我的首要目標是培訓師資,因為一個師資可以影響很多個家庭。」這些經過培訓的種子師資日後也都將成為親職事工的推動者。

 

 

成全教會,資源共享

在培訓本堂師資之際,神也開啟向外拓展的道路,北部地區如桃園、中壢、新竹等地分堂及友堂,均先後邀請紀執事及盧俊文牧師協助親職事工的建立。「我們所扮演的角色就是培訓師資與提供教材、諮詢等服務,目的是為了協助眾教會一起推動親職事工,透過教會轉化台灣家庭。」在今年的靈糧亞太特會中,紀執事也邀請各分堂共同參與遠距教學的裝備課程,各地教會迴響十分熱烈。紀執事也計劃對偏遠地區小教會補助設立遠距教室,相信在互相幫補之下,親職事工必能向前邁出一大步。

 

質量並重,踏實前進

至於對於未來親職事工的展望,紀執事計劃二○○八年便要交棒給愛鄰協會,由愛鄰協會負起繼續對外推展的工作,她也提醒愛鄰的同工,在對外推廣的策略上,要謙卑踏實;在事工推展上,不必急於一時,而是循序漸進訓練師資,如同今日普世教會始於耶穌的十二個門徒。紀執事並以《如何教養孩子品德》中的理念:「我以一個家庭影響一個家庭為目標」勉勵愛鄰協會,不要陷入數量的迷思,乃是在質量並重當中,踏實前進。

 

結語

靈糧堂親職教育在紀惟明執事的帶領下,已經邁向擴展服務地區的里程碑。不論「我的家庭真可愛」、或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家庭應該是教會兄姊首要花心思經營的關係;特別是有了孩子後,父母親的職責是十至廿年的功課。如果以G12的爆炸性來計算,兄姊們如都能參與親職課程,並且都能帶領社區其他父母認識合乎聖經的教養方式,不出五年,全台灣的父母都可以獲得親職教育了。

雖然以正確的教養方式來教育子女是需要長期的操練與應用,但對於子女、家庭、社會的影響卻是至為深遠的,你願意學習如何成為一位合神心意的父母嗎?改變孩子的關鍵就在父母!

(作者為本堂執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