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糧文薈

Bread of Life Literature Collection
home >> 主題精選 >> 工作與生活

主題精選


字體大小:小 大

從IC之音談傳播與資訊倫理

IC之音的創立,就是要在混亂的台灣社會中,創造一個媒體的典範,並藉媒體之力改變人心、改造社會,重新打造一個台灣奇蹟、成為「全球華人的心靈故鄉」。

傳播媒體的倫理高度,幾乎完全取決於它的願景(異象)和對媒體專業的堅持。簡單地說,傳播倫理就是一個媒體對它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甚麼」以及「如何作」的取捨與判斷。

IC之音的願景──打造「新台灣奇蹟」

IC之音是一群科技人的人文夢新竹科學園區參與創造了台灣的「經濟奇蹟」但是台灣的社會價值觀與生活內涵卻不斷向下沉淪,媒體更競相以算命、八卦、爆料、政爭為追逐焦點。面對這樣的社會,一群以基督徒為核心的科技人希望為台灣再做一些事情於是「一個感動三個行動」陳了一個奇蹟的開始

感動是來自紀惟明執事──如果企業都各自在做一些事情如利用媒體的力量把大家整合起來,創造更大的影響力三個行動則是一組人負責禱告一組撰寫企劃書另一組則是由後來一肩扛起IC重任的張孝威董事長負責找資金。

神的感動下,台灣的IC產業轉換成另一種意義──I CARE, I CAN, I CHANGE──我在乎」的人生態度,「我能夠」的人生信念,「我改變」的人生行動!IC之音一開始,就決定對知識工作族發聲,希望知識份子不再冷漠,從半導體變成「全導體」,再創造一個社會改造的「新台灣奇蹟」

IC的願景是以人文為翅、科技當翼,要做「全球華人的心靈故鄉」;IC定位也很明確──擁有讀者文摘的溫馨、積極;天下雜誌的專業、正直;愛樂的優雅風格,以及中廣的輕鬆休閒。其實,IC要做的正是台灣的PBSBBCNHK!定位清楚,自然不會去扒糞、八卦、打口水戰。

以斯帖的呼召+雙福使命

從創台之初,IC就領受了「以斯帖」的異象──要在世界上建立好名聲、產生改變世界的影響力。神也把方法告訴IC:「向猶太人,我就作猶太人,為要得猶太人。……向甚麼樣的人,我就作甚麼樣的人。……凡我所行的,都是為福音的緣故,為要與人同得這福音的好處。」(林前九2024)

對世人而言,IC是蒙著面紗的天使,用平易近人的方式,將基督徒的價值觀、神的祝福滲入聽眾的心田,為神的國度預約心靈沃土。神也透過夏忠堅牧師對IC說:IC不就是『在基督裡』(In Christ)?」

IC之音有一個「雙福使命」:福利──為聽眾提供健康、豐富的資訊與知識,安頓身心;福音──透過好的音樂與神的話語,傳遞基督的愛與恩典。因此,IC頻道規劃成三大部分──二分之一是音樂性節目,而且是捨容易做、成本低的流行音樂,而以古典音樂、中英老歌、聖樂為主軸。另外四分之一是藝術、人文,尤其著重家庭、教育、健康等生活觀與價值觀。最後四分之一則是科技、財經、新聞性節目。台灣媒體界從來沒人敢做這樣的電台,因為「注定會」吃力不討好。

然而,開播未滿週年,IC就得了金鐘廣播大獎──「最佳專業頻道獎。孝威哥領獎時說:「我要感謝我所信靠的上帝,是上帝成就了我們心中的夢!」神的心意是傳播倫理的最高標準、蒙福的最佳保證!

這條路你們向來沒有走過

要用媒體來服事上帝,對於一個「商業電台」而言,是個前所未有的挑戰。

「……跟著約櫃去。只是你們和約櫃相離要量二千肘,不可與約櫃相近,使你們知道所當走的路,因為這條路你們向來沒有走過。」(書三34)這是在金鐘獎感恩餐會中,劉玉霞牧師與IC分享的領受。

但這條路也讓IC經歷了很大的屬靈爭戰──不但非基督徒以「南無阿彌陀佛」、「心經」大洗IC網站,甚至連基督徒也來罵,質疑IC為什麼不敢「大膽地」傳福音?但神說了「要離兩千肘」,而且「這路向來沒有人走過」。

成立第二年,克安通牧師又為IC禱告說:「IC是神的『糧倉』(storehouse),滿滿儲存了神的恩典,世界的領袖將大量出入IC之音,支取生命之糧,而IC之音也將大大改變他們。」正因為堅持品質,許多社會菁英因此並不以「地區性小媒體」來看待IC。於是,洪蘭、劉炯朗、李家同、蔣勳、辛意雲、胡忠信等華人世界文化領袖一一走進IC

2006年,IC的收聽率已高過新竹其他的三個主要電台的總和,徹底打破「曲高和寡」的魔咒。基督徒企業家、福音機構也開始與IC合作,將 神的祝福以節目、廣告、單元等各種方式傳播出去。2007年,IC與客家福音協會合作的「打開客家的天空」獲得金鐘獎「最佳單元節目獎」。這個獎對IC而言,尤其意義非凡。

「打開客家的天空」是個客家文化節目,但贊助者是福音機構、撰稿人、製作人、主持人都是基督徒,節目中充滿了聖經的教導與神的祝福,而它卻得了大獎!過去六年,IC得了四座金鐘獎。對我而言,這是神在對IC說:「你們一直走在我的道路上。」

如今IC每年平均有20多個節目由企業獨家贊助,是台灣媒體界未曾見過的商業模式。但IC的前五年真的很難熬,每個月要面對現金的壓力。以前,我從不缺錢,但是當我來做神的工作時,卻要伸手去跟董事長「調頭寸」。感謝神,操練我耐心等候,去年IC收支終於打平,今年要開始賺錢了!現在常有企業主動拿錢來要贊助IC的節目。我深知,過去任何一個時刻,如果IC走了媚俗、對道德妥協的道路,今天絕不會如此蒙福。

IC之音的「寧靜革命」

媒體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曲高和寡」的路,真的會讓我們「死得很難看」?IC的經歷證明了在混亂的社會中逆勢而為、創造「改變」的可能性。

2005年,SARS肆虐,台灣社會人心惶惶、互信瓦解,國際雜誌直接稱台灣為「SARS Nation」。IC卻把SARS的意義改為「Sacrifice(犧牲)Appreciation(感謝)Reflection(自省)Support(支持)」,為身陷驚恐的台灣人打氣。新竹遭受艾莉風災,尖石、五峰兩個原住民部落慘遭掩埋。IC推動「尖峰之愛」,結合企業、政府、教會、電視台一起為「落難天使」開募款演唱會、支持部落進行家園及心靈重建。而後,天使們竟帶著嘹亮的聖詩,受邀到舊金山參加聯合國六十周年慶的演出,更有企業熱情贊助部落詩班出專輯,先後榮獲兩座金曲獎。原來,堅持原則可以是很快樂的事!

去年,IC推出「寧靜革命」。當地球不斷被人的貪婪毀壞、台灣面對愈演愈烈的政治惡鬥、社會分裂,IC就從感恩節開始,逐步推出「愛.感恩.學快樂」、「樂活民主」等專題。今年一月起,更全力推展「簡減族.愛地球」的「公民社會行動」,邀集企業、政府、學校、聽眾一起使用環保筷、環保壺……。最近,一位IC聽眾驕傲地說:「新政府上台,大力提倡節能減碳,但IC之音早就在做了!」選擇做對的事,當然可以「名利雙收」!

希望IC之音「路徑上滴滿油脂」的奇妙經歷,能夠讓更多職場上的基督徒確知,憑信心跟隨神、勇敢走那沒有人走過的路,是最有「倫理」、也最蒙福的事!

(作者為台北靈糧堂執事:金鐘獎「最佳專業頻道」IC之音前任總經理兼台長本文為職場倫理特會之信息重點摘錄,潘世芬整理)

P31-1 馬英九候選人至電台受訪後與同仁合影。

P31-2 作者(右)與董事長張孝威(左)合影。

P31-3  2005年新竹之春音樂節閉幕同仁合影(當天是戶外電影於新竹高鐵站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