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糧文薈

Bread of Life Literature Collection
home >> 主題精選 >> 信仰與靈命

主題精選


字體大小:小 大

我們集體努力的架構──靈糧全球使徒性網絡

網絡就像身體一樣,是有機體,並不斷成長的,而身體中各體功用雖有不同,卻是很密切的聯結。

       當我們尋求靈糧大家庭的聯結時,起初就期待每一個堂會必須有其自主性,並且不希望走過去教派總會的路線,也不期待用外在的組織、章程作為教會的聯結與發展。

一九八九年我們從耶路撒冷型的教會轉變為安提阿型的教會,這些年間不僅是台北母堂不斷植堂,也鼓勵分堂再去拓植分堂,但在聯結眾分堂上都是透過台北母堂,因此不論是分堂,或分堂的分堂,台北母堂也總是以服事的角度、支持的角度來作聯結的工作,當然也是以我們所領受的異象來聯結每間分堂。曾有段很長的時間,我們思考是否要以聯會作為聯結工作。聯會基本上各堂會仍保有其自主性,在組織上則是橫向連繫、交通和服務。但是,當我們更多一起同心尋求和禱告的時候,決定以「使徒性的網絡」命名;因為深深覺得教會的聯結,並非組織性的聯結,也不是一個事工上的合作,乃是一個網絡。而網絡就像身體一樣,是有機體,並不斷成長的,正如身體中各體功用雖有不同,卻是很密切的聯結,像網絡一樣。

我們承認,目前的聯結相較網絡的聯結,尚有一段很長的距離,但是網絡的聯結是我們共同的理想,也是聖經的模式。因此,我們最後決定以網絡作為整個靈糧大家庭聯結的方式,期待能夠在異象上、在愛中、在生命裡、在神所託付給我們的使命上,有更密切的聯結,如同網絡一樣,發揮各體功用且緊密相聯結。而使徒性所代表的,就是這樣聯結的權柄,期待不是因個人的領袖魅力,乃是從神、從基督來的權柄。「使徒性」並不是指特定的個人,所強調的乃是我們必須共同領受神的話、屬天的異象。初代教會十二位使徒以及所代表的五重職事,他們所代表的,不只是個人的魅力、恩賜和才幹,也不僅代表教會的大小,所代表的就是基督自己。所以,談到使徒性時,就是必須領受使徒性的信息,而使徒性的信息就是神的信息,使徒性的異象就是神的異象,使徒性的恩膏就是神的恩膏。這並非表示使徒可以代替神,而是當五重職事充分地與神聯結,謙卑地領受神的異象、神的話,他們並非代替神,而是代表神。為此,我們將網絡定名為「靈糧全球使徒性網絡」。

我們才剛起步,雖離實質目標還有相當大的距離,但是在信心中,如此命名、定下目標,成為靈糧大家庭集體努力的方向,現已經略略地嚐到使徒性網絡美好的滋味,也嚐到一點網絡集體的恩典和恩膏。深信神為祂的名、祂所愛教會的緣故,當我們真實地謙卑在祂面前,相信使徒性的實質運作、網絡的實質脈絡,將會一天比一天更清楚,異象會更明確,恩膏會更豐沛,聯結會更密切,動力會更加強,讓我們同心齊心地向這標竿來邁進。

(作者為台北靈糧堂主任牧師、靈糧全球使徒性網絡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