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糧文薈

Bread of Life Literature Collection
home >> 主題精選 >> 教會與國度

主題精選


字體大小:小 大

以巴衝突的和好契機

以色列一直都是國際新聞所關注的國家,而「以巴衝突」也一直成為國際社會的一個燙手山芋。你對這個衝突了解有多少?對於雙邊的心聲聽聞了多少?

每次當我說我要去以色列宣教,很多人第一個反應就是:「那裡不是在打仗嗎?會不會很危險?」我們都聽聞那裡是一個隨時在打仗,有事沒事就有飛彈飛來飛去的地方,若稍為了解當地情況的人,會知道那是兩個族群──以色列人(大部份為猶太人)和巴勒斯坦人之間的衝突。但很少人知道衝突的起源、影響,還有基督徒在這件事上應負起的責任。

 

每個基督徒都應該是「和平之子」

一切都是出於上帝;他藉著基督使我們與他和好,又將勸人與他和好的職分賜給我們。(林後五18)

這段經文提醒我們:上帝是主動與我們和好的上帝,祂不只修復與我們之間的關係,也把「勸人與他和好」的責任交付我們了。所以,我們傳福音,其實就是傳「和好的福音」。我們盼望,當人們聽見和好的福音後,透過耶穌基督,與上帝和好;與上帝和好後,因著聖靈的引導和幫助,能進一步與自己、與他人,甚至與萬物和好。因為上帝的終極心意是萬有與祂自己和好。(參西一20)因此,我們所傳的「和好的福音」也應該包括人與己、人與人,及人與萬物和好的信息。

若我們認真看待自己「和平之子」的職分,我們不會對以巴衝突視而不見,因為那不只是兩個族群間的衝突,那更是我們自己弟兄姊妹之間的相互仇恨。

 

以巴衝突的根源

1948年以色列建國

以巴衝突的近因是1948年以色列建國。在那之前,巴勒斯坦地區(即約旦河以西與地中海之間的狹長土地)是交由英國托管,而且主要居民為阿拉伯人。

大約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陸續有猶太人歸回巴勒斯坦。當時在歐洲內陸反猶情緒逐漸升高,猶太人的民族主義「錫安主義」(也稱作「猶太復國主義」)油然而生,漸漸地,回歸故土的聲浪越來越高。

英國於1917年發表了一篇宣言,歷史上稱《貝爾福宣言》(Balfour Declaration),表示願意協助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建立屬於「猶太人民族的家」(a national home for the Jewish people),但前提是不損害當地既有的非猶太民族的居住及公民權益。就在貝爾福宣言發表之前,英國也答應了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領袖們,協助他們在巴勒斯坦建國。因此,當英國發表了《貝爾福宣言》後,阿拉伯人極為不滿。加上移民或偷渡進入巴勒斯坦的猶太人漸多,兩個民族的衝突越發高漲,死傷人數越來越多。

英國政府在巴勒斯坦地區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小,便將這個燙手山芋丟給聯合國。聯合國於194711月通過《1947年聯合國分治方案》,猶太人得55%的土地(但其中有一大部分是巴勒斯坦南部的沙漠地區),而巴勒斯坦人得45%,耶路撒冷則由聯合國託管。猶太人接受了這個決議,但巴勒斯坦人拒絕。

1948514日,以色列宣佈獨立,埃及、敍利亞、伊拉克、約旦及黎巴嫩隨即組成聯合部隊攻打以色列,稱為「獨立戰爭」。雙方在1949年達成停火協議,並協商出一個臨時邊界稱「綠線」(Green Line)。

此次戰爭造成了4090萬名「巴勒斯坦難民」,逃離巴勒斯坦,流亡鄰近國家。到現在,流亡海外的巴勒斯坦人,比在巴勒斯坦的巴勒斯坦人還多,這些難民幾乎沒有回到故土的希望。因此,每當以色列人歡慶「獨立紀念日」時,巴勒斯坦人便記念該日為「大災難日」。

從以上歷史脈絡,大至可以歸納出以巴衝突三個主要爭議:一、土地爭議;二、耶路撒冷地位;三、難民問題。

 

‧在錫安主義之前

錫安主義可說是一種猶太人的民族主義。

在主後70年,猶太人對羅馬政府的革命失敗後,便形成了猶太人大流散的情況。他們在寄居地,尤其歐洲,漸漸形成了一種神學,認為上帝將他們打散到世界各地,是要在世人中見證上帝的榮耀,要神的選民活出一種生活的見證,好使世人得以認識以色列的神。因此,回歸到巴勒斯坦也必須是出於上帝的旨意。他們相信,當彌賽亞來時,會將散居全世界的猶太人召回,那時便是猶太人回歸應許之地的時候。這稱為「彌賽亞期待」(Messianic expectation)。

一千多年的大流散,有些猶太人努力維持住自己的傳統和信仰,有些猶太人努力融入當地社會。但無論他們如何努力,仍然被視為「寄居者」,尤其在早已基督教化的歐洲,猶太人甚至被視為「把耶穌釘上十字架的人」。

其實,基督徒與猶太人之間的恩怨情仇,其來已久。在初代教會,猶太人是逼迫基督徒的人,後來當教會慢慢「希臘化」,甚至「國教化」之後,猶太人就成了次等公民。排猶、反猶的氣氛在歐洲一直存在。而猶太教也發展了一套「護教學」來與基督徒辯論,因此,兩者間的攻防和爭執,時有所聞。

錫安主義的誕生,跟歐洲的排猶主義關係密切。正當世界各地紛紛發展出各自的「民族主義」時,許多猶太人的有志之士便紛紛反省猶太人的民族身份認同危機,主張猶太人應該要學習希伯來語,傳承猶太文化。這是錫安主義的起源。後來,歐洲各地,尤其東歐,逼迫猶太人的情況越來越嚴重。文化上的恢復,漸漸演變成國家與政治實體的恢復。因為他們深感即使努力融入當地文化,仍然被視作外人、寄居者,當同胞們受到欺壓時,卻沒有一個家園可以避難。於是,建立一個「屬於猶太人的家」的想法就在歐洲的猶太人之間傳播開來。當時,錫安主義的領袖們(多為世俗猶太人),借用了正統派猶太人的「彌賽亞期待」觀念,號召全世界的猶太人回到應許之地,等待彌賽亞的來臨。

後來,就是眾所週知的納粹大屠殺。在耶路撒冷的「大屠殺紀念館」,開宗明義地說明,納粹大屠殺的根源,是教會/基督徒散播了仇恨猶太人的種子。而在大屠殺期間,教會也成了納粹的幫兇,即使沒有直接參與在屠殺或逼迫,但教會保持沈默,也足以陷猶太人於大災難中。(當然,我們也聽聞許多基督徒冒死搶救猶太人的故事,而猶太人對於這些願意伸出援手的基督徒也是銘感在心。)

我們不只虧欠了猶太人,也虧欠了阿拉伯人。

 

‧十字軍東征的餘毒

當西方國家努力為無家可歸的猶太人,尋找家園時,阿拉伯國家的感受是「另一場十字軍東征」。第九世紀西方教會所發起的十字軍東征,其陰影仍然深植在許多穆斯林及阿拉伯人心中。在他們心裡,「西方強權」等同於「基督徒」,當西方國家以強勢之姿促成猶太建國,使得幾十萬巴勒斯坦人流離失所,那是另一次「基督徒」對「穆斯林」的逼迫。

若我們讀過教會歷史,應該同意第十世紀的十字軍東征,是西方教會的一大污點。十字軍所到之處,燒殺擄掠,血流成河。教會是用武力收復了中東,卻沒有使穆斯林回轉,反而使他們因此更加仇恨基督徒,不只沒有傳揚福音,反而放下了一個極大的絆腳石。

所以,無論是對猶太人、對巴勒斯坦人,我們(基督徒)都虧欠他們,欠了他們福音的債。

 

以巴衝突是難解的多角習題

上文已略略整理過,以巴衝突的爭執點為:一、土地爭議;二、耶路撒冷定位;三、難民問題。也從歷史背景中,稍稍看見這衝突背後許多複雜的情結和歷史包袱。但這個衝突之所以難解,是因為它本質上就是一個難解的多角習題。

‧被害者情節

首先,雙方都有「被害者情節」。如前文所述,猶太人是受逼迫、沒有根的民族,所以需要求個可以庇護他們的家園。而在1948年的獨立戰爭後,猶太人更發展出一種「週邊阿拉伯國家都要把我們踢到地中海去」的想法,這使得他們更是不擇手段悍衛自己的家園。

而對於巴勒斯坦人而言,猶太建國使得他們淪為難民,有家歸不得;而國際社會也一直拿不出可行的解決方法。在絕望中,卻給了「恐怖主義」機會,使得許多巴勒斯坦人,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要報復猶太人。

雙方都在不知不覺間,從「被害者」變成了「加害者」。

不只如此,雙方為了維護自己的權益,也發展出不同的論述。這些論述,幾乎沒有人能認定「事實」是什麼,因為根本上是「詮釋」上的差異,而不是誰對誰錯的問題。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以下將以兩張在網路上很容易找到的圖來作說明:

圖一為「巴勒斯坦所失去的土地」。你可以看到,從1946年(最左邊那一格),就是以色列建國前,巴勒斯坦人擁有大部份土地(綠色區域),而猶太人只擁有少數屯墾區。第二格為1947年聯合國分治方案所建議的土地分配;而事實上(第三格),在1948年以色列獨立後,巴勒斯坦所擁有的土地是比原來計畫少的。但到了2000年,就是「奧斯陸協議」後,巴勒斯坦人就失去了更多土地。這點需要再進一步說明。原來在「奧斯陸協議」中,是協議以地換地,即以色列全面撤出加撒走廊,以換取在西岸的ABC區計畫(見圖二)。雖然約旦河西岸美其名為「巴勒斯坦自治區」,但其政府的自治範圍是很有限的。圖中看見的紅色區域,即A區,民生及軍事都由巴勒斯坦政府全權管理的。這些紅色區域,事實上就是八個西岸主要的城市。而灰色的,就是所謂的B區,民生由巴勒斯坦政府管理,但軍事由以色列管理,這些區域大都是西岸主要幹道附近的土地。剩下淺綠色的部份,是所謂的C區,民生及軍事皆由以色列管理;對巴勒斯坦人而言,C區雖然在自治區之內,但事實上已落入以色列人手中。這是為什麼圖一最右邊的那一格,會看起來這麼支離破碎,而且縮水了這麼多。

以色列人也有一張「以色列所失去的土地」(圖三)。最左邊的圖所呈現的是1967年,六日戰爭後,以色列的版圖。在這個戰爭中,以色列拿下了原屬埃及的西乃半島。一直到1993年,以色列與埃及簽定和平條款,以土地換取邊境的安寧及以色列的合法地位。所以,西乃半島再度回到埃及手中。第三張圖所呈現的,是奧斯陸協議後,以色列讓給巴勒坦斯人的土地。

在看過兩張圖後,你覺得哪一張圖所描寫的才是事實呢?

其實,當你採納其中一張圖的時候,也呈現了你內心早已存在的「預設立場」。這也反映出教會界及基督徒群體中的矛盾與分歧。

 

‧基督徒在立場上的對立

在中東,我看到一個令人惋惜的情況──基督徒自己也分成兩派,不是力挺以色列,就是完全站在巴勒斯坦人那一邊;連宣教士之間,也常常為了維護所服事對象的權益而爭執不休。許多基督徒,因為太過站在某一邊而不願意面對事實。什麼事實?就是前面所提,雙方都因為很深的「被害者情結」而變成了「加害者」。雙方都因為保護自己而傷害對方。

事實上,雙方有許多的共同點──他們都活在某種恐懼、不安,以及失去親人的傷痛中。他們對彼此的感覺,其實是害怕多於仇恨。對猶太人而言,走在旁邊的巴勒斯坦人,有可能是隨時能奪去他性命的自殺炸彈客;而對巴勒斯坦人而言,所有以色列人都是拿著槍、威脅他們性命的以色列軍人(因為以色列是全民皆兵)

作為基督徒,我們需要更持平地看待雙方,要看到他們因著不認識耶穌,都活在恐懼和不安之中。他們都需要和好的福音,他們都需要上帝的愛,他們都需要認罪悔改並且學習愛仇敵。

 

唯有耶穌是解決之道

幾十年來,國際間用盡各樣方法想促成和平。他們或可使用政治、文化、教育的手段,來維持表面的和平(沒有戰爭或武力對峙),卻不能解決人心中的不安與恐懼,更不可能使對立的雙方建立互信、互愛的關係。但我卻在一群基督徒中,看見神的工作。

2009年暑假,我參與在一個叫「Musalaha」的和好事工中。這是由一位以色列籍的巴勒斯坦人所建立(沒錯,除了巴勒斯坦自治區,以色列境內仍有不少的巴勒斯坦人,是擁有以色列公民權的)。他的家人曾受到以色列軍方的迫害,所以有很長一段時間,他恨透了猶太人,但信仰改變了他。他開始思考「愛仇敵」是什麼意思?誰是他的仇敵?他感受到神呼召他去愛猶太人,甚至委身於兩個民族間的和好工作。於是,他邀請了一些信主的猶太人,和他一同開始這個艱難的工作。

感謝主,神的確在這片爭議的土地上行奇妙的事!神透過主耶穌基督,親自修復了破裂的關係。在海法(以色列第二大城),我看見一間猶太基督徒的教會,有著一個巴勒斯坦人牧師,他們彼此相愛、彼此信任、彼此敬重;在耶路撒冷,猶太基督徒在年度禱告特會中,迫切為他們的鄰舍巴勒斯坦人的歸主禱告。還有很多弟兄姊妹,正努力跨越心中的恐懼與不安,學習遵行耶穌「愛仇敵」的命令,去接觸他們原本不願接觸的人。

這些人都是先被耶穌十字架上的愛所觸摸、所感動,才有能力去愛仇敵。「因為我們作仇敵的時候,且藉著上帝兒子的死,得與上帝和好;既已和好,就更要因他的生得救了。 (羅五10)。若不是先經歷上帝救贖的恩典,沒有人能愛仇敵。

這不是一條易路!我們的弟兄姊妹們正努力遵行上帝的話語,突破他們心理和生命中的許多障礙,努力去擁抱仇敵。我們是否也願意以禱告、關心、傾聽、了解和鼓勵,來支持他們,與他們一同走向平安與和好的道路?我們是否看見自己欠雙方福音的債,而願意帶領他們認識「和好的福音」、作一個「和平的使者」?

但願我們在自己的生活中都是「和平使者」,學習愛仇敵,也把「和好的福音」帶給更多人。

(作者曾投入於學生工作多年,於2001年領受傳福音給穆斯林的呼召,2008年出國接受跨文化宣教的裝備,期間更進一步清楚要在以色列人與巴勒斯坦人中間做「和平之子」、傳「和好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