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糧文薈

Bread of Life Literature Collection
home >> 主題精選 >> 工作與生活

主題精選


字體大小:小 大

服事這世代

求主讓我們願意離開舒適地帶,以屬靈的眼光,看見這世代的需要。我們要有受差的意識,願意被主差遣到有需要的地方去,得著主的權柄,才能更有能力來服事這世代。

我很喜歡聖經裡的一句話:「大衛按神的旨意服事了他那一世的人,就睡了。(徒十三36)如果將來我的墓碑上能刻上這幾個字,我就心滿意足了。願所有的基督徒也都能刻上這段墓誌銘,那才是最美的事。「就睡了」這句話告訴我們,人無論壽命長短,終有一天會離開人世,且「很快」的會離世。為什麼說「很快」,因即使是長命百歲的人,活在世上也只有36,500個日子,扣掉睡眠時間,剩下24,333個日子。在我們很快就如飛而去的人生中,「要怎樣活才能活出有意義的人生?」便成為每個人必須回答的問題。

這句經文也告訴我們,不管我們的工作、角色為何,有意義的人生是按著神的旨意服事這世代,而不是按著自己的意思。因此,我們要問自己,在人生許多不同的角色中,主要我們以甚麼角色來服事這世代?譬如大衛,他一生中有四個角色:牧羊人、侍衛長、亞杜蘭洞的洞長,以及君王。神揀選大衛以君王的角色和身分服事那世代四十年之久。以我為例,我以前在台大醫院當主治醫師,後來神呼召我成為全職傳道人,屈指一算我在神學院服事已經十七年,比之前在醫院服務的時間還長。換句話說,神有主權調動我們,以祂認為最好的角色來服事這世代。我們要順服神的主權,當神說走吧,我們不要賴著不走!

服事這世代最好的榜樣是耶穌,因為祂在短暫的人生中,成為世界最有影響力的人。祂做木匠卅年,公開傳道的時間才三年多,算起來只有1,278個日子,扣掉睡眠,只剩下852天。這麼短的時間,耶穌卻成為全世界最有影響力的人。可見服事這世代不在乎生命長短,而是有沒有照神的旨意來服事。我們要從今天的經文明白神的旨意,在三方面效法耶穌,成為服事這世代的人。

一、看見這世代的需要

1.走出舒適地帶

耶穌的生命前卅年居住在拿撒勒城,那裡有祂熟悉的人事物,是祂的舒適地帶。但祂決定走出去,走遍各城各鄉,面對不可知的未來,包括許多人對祂的誤解、羞辱與批評論斷。我們要效法耶穌,因為走出去才會看見這世代的需要

李家同教授在《讓高牆倒下吧》的書中提到,要成為服事這世代,對世界有影響力的人,必須先讓心中的高牆倒下。心中的高牆不倒下,外面的高牆就不會倒下。德蕾莎修女就是最好的例子,她原本在印度加爾各答的修道院服事,牆裡是天堂,牆外則是地獄。每當她離開修道院走在加爾各答的街道上,就會看到一幕幕的悲劇,有死屍放在路邊沒人埋葬,烏鴉野狗搶著吞食;有瀕死的窮人沒人理會,皮膚潰爛,蒼蠅縈繞不去,甚至蛆在傷口蠕動;她又看到許多孩子用陰溝的水洗臉漱口,甚至喝入腹中。這一幕幕的悲劇催逼她拆毀心中的高牆,毅然離開修道院,進入真實的世界,服事這世代窮人中的窮人。

我還在台大醫院工作時,有自己的辦公室,門關起來就是我的天堂,我可以聽音樂、喝茶、看書;但主感動我要進到病房去為受苦的病人禱告,於是我每週一晚上去探訪病人。有一次探視到一位鼻咽癌患者,頸部因腫瘤轉移,腫大潰爛,用紗布包著,由於他的聽力受損,我必須靠近他的耳朵對他說話,他才聽得到。當我附在他耳旁說:「我為你禱告,耶穌愛你,我也愛你;你不孤單,耶穌能瞭解你的痛苦。」陣陣腫瘤潰爛的惡臭,撲鼻而來。快閃或留下,成為我心中的掙扎。在選擇留下的過程中,我學會了如何與病人一同站立,也看見自己心中的高牆正在倒塌。

2.要有屬靈的眼光

有屬靈的眼光才能看見這世代的需要。耶穌「看見許多人,就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當你看到人的時候,你看到甚麼?候選人看到人是看到選票,生意人看到人是看到鈔票,你看到了甚麼?我們需要透過耶穌的眼光來看人,每個不認識主的人都是困苦流離的人。「困苦」是沒有盼望,「流離」是沒有幫助,如同羊沒有牧羊人的保護,被狼追殺,拼命奔逃,最後精疲力竭倒在地上,被狼吞吃的光景。不管這個人的社會地位、教育水平、財富身價有多高,只要還沒認識主,都會被撒但追殺,因撒但如同吼叫的獅子,遍地遊行,尋找可吞吃的人。

為什麼如何看人很重要?因為我們如何看人會影響我們如何待人。看人如小偷,就會用對待小偷的方式對待他;看人如好朋友,就會用對待好朋友的方式對待他;同樣的,看人如困苦流離的羊,就會像牧羊人一樣伸出援手幫助他。

此外,我們也可以從報章雜誌的統計數字看到這世代的需要。譬如當你看到以下的報導:「根據美國國務院估計,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全球每年被販賣跨越國界的人口高達八十萬人,而在本國境內被販賣的人口交易更以數百萬計。其中80%是女性,約一半是未成年的兒童,大部分慘遭性剝削與性奴役。」不知你有何感受?只是頭腦知道有這回事或是想要幫助他們。這些數字對我們只是冷冰冰的數字或會激起我們熱騰騰的負擔?!

有一位姊妹在美國大學擔任數學教授,當她看到:「柬埔寨的婦女事務部長這樣說,我國每年有數百名女孩被賣進妓女院,被迫成為性奴隸,遭受各種虐待與折磨,過著像畜牲的生活。更令人心痛的是,她們多數是被親人販賣的。」的報導時,心裡產生熱騰騰的負擔,在柬埔寨創辦了「豐榮女兒之家」,專門收容雛妓。她習以為常的數字,不再是數學公式上沒有感情的數字,因為她看到每一個數字背後都有一個令人心碎的故事。每一個數字代表著一個個身體受凌辱、自尊受踐踏、心靈受折磨的人,她勇敢的伸出援手來幫助她們。

二、心中充滿主的憐憫

耶穌出來,見有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可六34)現代人很講究fufu不好,就走人。這種以自我中心的fu,會影響我們服事這世代的熱忱。靠fu服事,無法長久;靠主的憐憫,才能長久。主的憐憫不同於人的憐憫;人的憐憫很有限,且會中斷,特別是我們幫助的人羞辱或傷害我們時,我們就不再付出。但主的憐憫不會斷絕也不會受限,先知耶利米所說:「我們不致消滅,是出於耶和華諸般的慈愛;是因祂的憐憫不致斷絕。每早晨這都是新的;你的信實,極其廣大!(哀三22∼23)主應許我們,無論遇到什麼難過的事,每早晨起來,祂都會為我們預備好熱騰騰、新鮮夠用的憐憫。正如門徒整夜勞力,沒捕到半條魚,主已在岸邊為他們預備好熱騰騰的早餐。

甚麼是主的憐憫?我覺得聖經中最好的定義是先知以賽亞所說的:「他們在一切苦難中,祂也同受苦難;並且祂面前的使者拯救他們;祂以慈愛和憐憫救贖他們。(賽六十三9)這段話告訴我們主的憐憫包含兩個要素:

1.憐憫是一種感同身受的情感

憐憫的英文compassion,是由com(一同)passion(受難)兩個字組成,就是一同受難的意思。「他們在一切苦難中,祂也同受苦難。」意即神憐憫人到一個地步,可以深刻感受到人的痛苦,好像自己親身承擔一樣。

主的憐憫常透過日常生活中的小動作表現出來。兩年前去世的前彰化基督教醫院院長蘭大弼醫生,在看診時有一個習慣性的小動作,每次他都會先用溫暖的手握著冰冷的聽診器,再幫病人聽診。這小小的動作充分表現出主的憐憫。他說:「貴重的儀器固然重要,但身為一位醫生,一顆憐憫、溫柔、謙卑、吞忍的心對待病人,更重要。」

2.憐憫會激發出行動的力量

主的憐憫不只是感同身受的情感,更是具體救援的行動。「祂面前的使者拯救他們,祂以慈愛和憐憫救贖他們。」沒有救援行動的憐憫是死的。出埃及記三章7∼8節告訴我們,神不但「看見」以色列人在埃及受的困苦,也「聽見」他們的哀聲,「知道」他們的痛苦;但祂沒有停留在這裡,祂採取的行動,「下來」要「救」他們脫離埃及人的手,「領」他們到流奶與蜜之地。

三月份全教會禱告會敬拜時,主對我說祂要將極深的憐憫臨到一些生重病的弟兄姊妹和親友身上。於是我請有需要的弟兄姊妹站起來,領受主極深的憐憫。有位姊姊回家後就打電話給生重病的妹妹,要妹妹也要憑信心領受。隔了兩天傳來好消息,這位姊妹的妹妹住院十天,肺積水、呼吸困難、心臟擴大、全身浮腫,醫師束手無策,病人也已交待好後事。但在一夕之間,她妹妹的肺水腫不見了,排出九公斤的水,身體不再浮腫,心臟也恢復正常,且很快就出院了。哈利路亞!榮耀歸給滿有憐憫的神,祂所做的真是奇妙!

或許有人會問,我自己傷痕累累,哪有餘力憐憫幫助別人?那你需要聽聽下面的故事。美國十九世紀的社會改革家Frederick Douglass,一生為廢除黑奴而奮鬥,因為他當過黑奴,受盡虐待折磨,後來奮力逃脫,差點失去生命。當他得到自由後,他說:「從飢餓獅子的巢穴中逃跑的感覺,充滿危險與恐懼,但過去痛苦和悲傷的經歷,就像黑暗和雨水,可以彩繪出喜悅的彩虹,為別的奴隸搭起一座彩虹橋,使他們也能得享自由的喜悅。」過去痛苦的生命經歷,可以使我們更深體會別人的痛苦,激勵我們採取具體行動,幫助他人解除痛苦。因此我們可以帶著傷痕服事這個世代,因為主的憐憫不但要醫治我們的傷口,更要使我們的傷口成為主憐憫的出口

三、受差滿足這個需要

1.求主打發工人

耶穌走遍各城各鄉看到很多需要,就對門徒說:「要收的莊稼多,作工的人少。所以,你們當求莊稼的主,打發工人出去收他的莊稼。」(vv.37∼38)主對門徒說的話,讓我們有幾方面的思想:首先,主要我們求打發工人,而不是求豐收,因為莊稼已經熟了,可以收割了。今天許多地方都缺乏工人,我們要求主打發工人。其次,這個求是迫切的求,不是可有可無的求。「求」的希臘原文是單純命令式,被求的人沒有討價還價的空間,必須馬上去做。主把這樣的特權賜給我們,凸顯其迫切性。因此我們要大膽、迫切的求神打發工人出去。

中國內地會創始人戴德生,被神差派到廣大的中國內地宣教,深刻體會莊稼多,工人少的困境,就向莊稼的主大膽、迫切的求,打發一百名宣教士來中國。結果主真的垂聽了他的禱告,打發了一百零二名宣教士到中國,其中兩名是行政同工。正如主所應許我們的話:「你要大大張口,我就給你們充滿。(詩八十一10) 最後,我們求主打發工人時,不要忘了把自己也算在內。因為願意被打發出去的人,才會看到莊稼多,工人少的事實,禱告才會迫切。

去哪裡呢?去有需要的地方!嘉義縣的東石漁港,因為長期地層下陷,土地鹽化,導致鄉民生活困苦,年輕人紛紛出外謀生,隔代教養的情形普遍,就業機會有限,誰來幫助他們改善生活?又2010年台灣基督信仰民意調查報告顯示,在表明自己是信耶穌的人口職業別中,以軍公教人員信耶穌的比例最高,學生次之,農林漁牧最低,誰來東石漁港傳福音給他們?感謝主,林碧亮夫婦看見這兩個需要,全家移民到東石。林碧亮是中央大學環境工程博士,也是大學教授,他回應神的呼召,放下工作來讀靈神。第三年,得知東石和西海岸的地層下陷嚴重,因與他的專業有關,在禱告中領受國土新生、農村再生和建立教會的異象,被我們差派到東石去幫助當地的百姓。

2.領受主的權柄

耶穌叫了十二個門徒來,給他們權柄,能趕逐污鬼,並醫治各樣的病症。」(太十1)這句經文告訴我們,服事這世代跟權柄有密切的關係,我們要進一步來思想:

第一,為甚麼服事這世代一定要有權柄?因為這世界是握在惡者手下。要將人從撒但的手中搶奪回來,不能只靠智慧、勇氣,更需要權柄、能力。所以耶穌差派十二使徒和七十個門徒出去,都先賜給他們權柄,可以勝過仇敵一切的能力。因此保羅說:「神的國不在乎言語,乃在乎權能。(林前四20)要讓不認識主的人得見神國,必須透過神的權柄和能力來彰顯。

第二,要怎樣才能領受這權柄?答案是:我們必須被差遣出去。願意受差,就有權柄;不願意受差,就沒有權柄。因此我們要問自己,我在職場的工作是被主差遣來的呢?還是只為了養家活口?我們要有受差的意識,不要只為混口飯吃,更要滿足神的需要,成為周遭的人和環境的祝福。

第三,得到權柄後要做什麼?要做耶穌做過的三件事:(1)宣講天國的福音。感謝主,台灣各城市鄉鎮信主的比例越來越高。我們的目標是2015年台灣有15%的人信耶穌,2020年有20%203030%的人信主。(2)教導天國的文化。台灣充滿許多偏差的價值觀,道德向下沉淪,我們需要透過教導天國文化來轉化國家。我們教會所支持的宣教士James、錢韻中夫婦,在肯亞的第二大貧民區創立恩慈兒童學校,被媒體稱為鐵皮屋的春天。因為他們在鐵皮屋中教導四百多名孩童。那裡的學生來自不同種族,肯亞每四年有總統大選,選舉時不同種族會互相衝突,彼此傷害。可是在鐵皮屋裡的孩子卻彼此相愛,因為有天國文化的教導,就有春天的氣息。(3)醫治各樣的病症。主賜權柄給門徒醫病趕鬼,我們也要憑信心支取神的權柄為病人禱告。雖然很多時候我們不知道主是否要醫治他們,但我們的信念是:「主啊,除非我知道你不醫治,否則我會為他們得醫治,一直禱告下去。」這樣的信念會讓我們經歷許多醫治的神蹟。

當然神也透過建立醫院的方式來服事這個世代。創立台東基督教醫院,來自美國的譚維義醫師夫婦,民國五十年來到台灣,服事台東、花蓮地區的原住民。當時剛好遇到小兒麻痺大流行,他們服事了那世代的小兒麻痺病童超過三百萬人。他們把寶貴的青春奉獻給台灣,去年政府頒給他們永久居留證。他們的故事「永遠的譚爸爸」,也寫在小學四年級的國語課本上。

我們要效法耶穌,也要效法這些宣教士,去服事人而不是受人服事。求主讓我們願意離開舒適地帶,以屬靈的眼光,看見這世代的需要。也求主把祂的憐憫賜給我們,可以感受到受苦之人的痛苦,並採取具體行動,幫助他們。求主醫治我們生命的傷口,成為主憐憫的出口。更重要的是,我們要有受差的意識,願意被主差遣到有需要的地方去,得著主的權柄,才能更有能力來服事這世代。

(本主日信息講於2012415日,由陳玉嬌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