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糧文薈

Bread of Life Literature Collection
home >> 主題精選 >> 工作與生活

主題精選


字體大小:小 大

東石轉化首部曲

「要使地上萬民都知道耶和華的手、大有能力。也要使你們永遠敬畏耶和華──你們的神。」(書四24)

神的心意

很久很久以前,當父神創造天地時,已經預定了祂對人類的心意;祂要我們治理(Government)這地及其中的萬物(參創一26),也在那時預定了台灣的命定。父神充滿了慈愛與耐心,祂總是先找到一個順服的人,了解祂的法則,看得見祂的指引──如同神找到亞伯拉罕與摩西,一步步預備著,等到時候到了,差遣他去,完成祂的旨意,使祂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在天上一樣。

近程的故事是從二○○三年開始的。父神找到了一個人──游進裕弟兄,在台灣的西海岸,嘉義沿海地層下陷之地,土地鹽化之地,名稱為東石的地方,開始了祂新的工作。明明是台灣的西邊,卻稱為東石,顯明「東方」是對著某個遙遠的西方而說的。

四百年前

在四百年前,當台灣還不稱為台灣時,台灣是很多原住民族群所住的一個島嶼,是一個原住民的世界。這些南島語系的原住民,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現在所說的原住民,就是高山族,另外一部分就是平埔族。明朝萬曆三十年(一六○二年),福建人陳第寫下了最早記錄台灣原住民的一篇文獻《東番記》,四百年前的福爾摩沙,那個「大航海時代」,原住民只有部落觀念,沒有國家觀念,原住民的世界是海洋的世界。在大航海時代,荷蘭人、西班牙人都曾經佔領臺灣,統治的時間,或長或短,最後都黯然退出臺灣。

明朝永曆十五年(一六○一年),鄭成功率領龐大的艦隊進軍臺灣,荷蘭人不敵,次年,與鄭成功簽定和平條約,荷蘭人離開。閩泉惠安縣人柳櫻隨鄭成功來台,後裔即到東石開拓。康熙年間黃懷哲公支派第十一世孫黃生與黃聖兄弟,自福建晉江縣東石渡海來台,為東石地帶的開基祖。陸續有福建地區人民冒險橫渡黑水溝,來東石墾植,渡海的危險與當時蠻荒環境的險惡,使他們更加信靠神明,也把對神明的信仰帶來這塊土地。因此臺灣終於成為一個以漢人為主體的社會,經濟的發展也使廟宇不斷更新,成為現今東石鄉民信仰、生活與文化的核心價值體系。

約旦河前

二○○三年嘉義女婿游進裕弟兄來到東石,因著專業接受嘉義縣政府之邀,參與了嘉義東石鄉鰲鼓溼地的環境復育改造規劃工作。如同探子進入了迦南地(西部沿海之地),了解這塊土地的景況,看見當地民眾受到極大生活困頓的綑綁,難以跳脫,以致福音推展也遇到很多的瓶頸。未來要福音工作與生活改善兩方面都必須兼籌並顧,才能使這地轉變。專業工作的機會,也給了游弟兄可以更進一步瞭解這片沿海地區隱藏的故事。

二○一一年(民國一百年)是中華民國的禧年,是神、人、土地和好的日子,引導開始一個新教會的建立契機。教會以愛先行,六月愛鄰協會東石辦事處獲內政部核備成立,七月生命培訓短宣隊,八月靈糧神學院短宣隊,九月東石辦事處租屋裝修完成,十二月愛鄰協會東石辦事處開幕,並辦理聖誕帶狀活動,甚至在大廟廣場前辦「聖誕歡樂會、東石一家親」活動,台北靈糧堂、民雄靈糧堂、校園團契短宣隊等志工人數約120人,在地鄉民參與約1200人。使人感受探子窺探那地「敵心已都消化了」。

吉甲安營

今年(二○一二年)一月七日,是東石開拓團隊舉辦退修會的日子,原沒什麼特別之處,但是這一天,游進裕博士來分享訊息,透過清晨的微聲「吉甲」,父神再一次的啟示祂的心意,精準的把時間、地點、祂的話與策略賞賜下來。

正月初十,百姓從約旦河裏上來,就在吉甲,在耶利哥的邊安營。他們從約旦河中取來的那十二塊頭,約書亞就立在吉甲,對以色列人說:「日後你們的子孫問他們的父親說:『這些石頭是甚麼意思?』你們就告訴他們說:『以色列人曾走乾地過這約旦河;因為耶和華──你們的神在你們前面使約旦河的水乾了,等著你們過來,就如耶和華──你們的神從前在我們前面使紅海乾了,等著我們過來一樣,要使地上萬民都知道,耶和華的手大有能力,也要使你們永遠敬畏耶和華──你們的神。』」(書四1924)

約書亞記四章19節中,以色列人過河在吉甲安營的那日是一月十日。而約書亞記三章2節提到:以色列人是過河前三天開始預備,也就是一月七日。一月七日正是東石開拓團隊退修會的日子,而「東邊」「十二塊石頭」等字,湊起來剛好是東石。如今東石團隊已經過了約旦河!今年教會剛好是「能力年」,而神的心意顯明,這段經文(4:19~24)的前後經文亦啟示祂的策略與指引,同時也告訴我們:東石轉化首部曲結束,開拓的腳步正式進入了新的階段,你們要剛強壯膽跨越艱難,前去東石得地為業。

(作者為台北靈糧堂東西中區實習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