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精選
字體大小:
從普珥日來看以色列的昨與今
作者:毛玫媺姊妹
資料來源:週刊 - 1668期 - 2012-03-04出版
文章類別:教會與國度
文章主題:聖經人物|禱告|異象/使命|國度/合一|節慶/特會
關鍵字:神的國|神的命定|禱告|普珥節
伊朗總統內賈德在這幾年多次揚言要將以色列從地圖上塗抹,以色列如今所要面對的,不是一國的總統或最高精神領袖,而是其背後的靈界勢力,現在是我們站在萬王之王面前,為以色列代求的時刻。
普珥日的由來記載在以斯帖記,時間是公元前五世紀,發生在統治印度到伊索匹亞一百廿七省的波斯王國,因王后瓦實提不遵王命被廢,被擄到波斯王國的猶太孤女以斯帖,得以在亞哈隨魯王欲立新后的選秀中進入王宮。以斯帖聽從將她視為己出的堂哥末底改的吩咐,隱藏自己的真實身分,在宮中經過一年的預備和訓練後被帶到王的面前。王喜悅以斯帖勝於其他眾女,因此立她為新王后。在此同時,在波斯朝政中,亞甲族的哈曼因得寵而位高權重,甚至所有臣僕都必須向哈曼跪拜,然而末底改並不跪拜,這使哈曼大為不悅,認為單殺他一人還不夠,打算滅絕王國內所有猶太人。於是哈曼製籤(「普珥」即「籤」的音譯),抽籤擇定要在亞達月十三日將猶太人全然剪除、滅絕,並以詭計得著王的許可。
抄家滅族的王旨一發,猶太人無不身穿麻衣、大大悲哀、禁食哭泣哀號,末底改也將此事轉告給以斯帖的太監。以斯帖託太監告知,若沒被召見而擅自見王必被處死,除非王伸出金杖。末底改則回覆:「你莫想在王宮裡強過一切猶大人,得免這禍。此時你若閉口不言,猶大人必從別處得解脫,蒙拯救;你和你父家必致滅亡。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為現今的機會嗎?」(斯五13∼14)於是以斯帖吩咐人回報末底改說:「你當去招聚書珊城所有的猶大人,為我禁食三晝三夜,不吃不喝;我和我的宮女也要這樣禁食。然後我違例進去見王,我若死就死吧!」(斯五16)。
以斯帖三晝夜的禁食得著恩寵,王不但向她伸出金杖,並一再問她所求為何,甚至願將國的一半賞賜給她。於是以斯帖表明真實身分,道出哈曼欲滅族的計謀,並向王求她與她族人的性命。生在異地的猶太人開始經歷逆轉勝:本要掛末底改的木架改掛了哈曼,以斯帖和末底改承接了哈曼的家產;本要被全然毀滅的猶太人可以擊殺恨惡他們的人。因此,猶太人定亞達月十四、十五日為「普珥日」,並要世世代代紀念遵守此「脫離仇敵得平安、轉憂為喜、轉悲為樂的吉日。在這兩日設筵歡樂,彼此餽送禮物、賙濟窮人。」(斯九22)。
現代的猶太人仍慶祝普珥日,照傳統閱讀以斯帖記、施捨窮人、彼此贈禮、狂歡慶祝。有人以亞達月十三日為以斯帖禁食日,有些人更遵循以斯帖記將禁食日延長為三日。
一年一度的普珥日即將到來(註1);昔日的波斯就是今日的伊朗,而首都書珊城則位於現在伊朗的西部。哈曼是亞甲族人,正是撒母耳所殺死的亞瑪力王亞甲的後裔,亞瑪力是以色列出埃及所碰到的第一個敵人。耶和華曾說要將亞瑪力的名號從天下全然塗抹,並起誓必世世代代和亞瑪力人爭戰(參出十七)。值得注意的是,幾千年後的今日,以色列仍舊面臨同樣的威脅,敵人不單想要消滅身處異地的猶太人,更處心積慮想要剷除在應許之地的以色列國。
伊朗總統內賈德在這幾年多次揚言要將以色列從地圖上塗抹,他並不是隨口說說,而是有計畫地研發核子武器。與元首同列為國家領導人的最高精神領袖哈梅內伊,則在今年二月初公開表示,以色列是將被切除的毒瘤,並承諾願協助任何對抗以色列的國家或組織。哈梅內伊的戰略專家在一週後也宣稱,以色列逾六成的人口集中在特拉維夫、耶路撒冷和海法,只要針對這些城市發射導彈,並攻擊以色列的核設施與基礎建設,在九分鐘內便可殲滅以色列。
以色列研判伊朗的核武製造已在最後階段,並且其所提煉的濃縮鈾可製造出四枚核彈,為防患於未然,計劃攻打伊朗。儘管美國不斷要求以色列不要輕舉妄動,但以色列仍舊擔心,最快可能會在四月發動攻勢,戰爭一觸即發。無疑地,以色列如今所要面對的,不是一國的總統或最高精神領袖,而是其背後的靈界勢力,包括哈曼的靈、反閃主義的靈,還有但以理曾花廿一天禁食所對抗的波斯魔君。
明天就是以斯帖禁食祈禱日的開始;當戰爭的風聲不斷傳來,從波斯來的敵軍誓言要將以色列除去之際,這是我們站在萬王之王面前,為以色列代求的時刻。祈求「起誓必世世代代和亞瑪力人爭戰」的神,向以色列伸出金杖,擊打仇敵一切的作為。若神感動你,你可以依循以斯帖禁食的方式,一天或三天為以色列禁食,也可以依循但以理禁食的方式,分別出廿一天為以色列禱告。你可以在個人祭壇、小組祭壇禱告,也可到宣教大樓參加24小時禱告殿的為以色列禱告時段(註2)。「我因錫安必不靜默,為耶路撒冷必不息聲,直到他的公義如光輝發出,他的救恩如明燈發亮。」(賽六十二1)
註1:今年的以斯帖禁食祈禱日,是從三月五日到七日,普珥日為三月八、九日。
註2:為以色列禱告的固定時段:(1)每月的第1、3、4個週一晚間7∼9點;(2)每週六下午1∼3點。其他禱告時段,有時也會為以色列禱告。
(本文作者為禱告中心特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