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糧文薈

Bread of Life Literature Collection
home >> 主題精選 >> 工作與生活

主題精選


字體大小:小 大

復活與祭壇

我們要來到神的祭壇前,在祭壇前,我們會經歷復活的主向我們顯現。我們還必須從祭壇走出去。

聖經裡面,婦女一直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由於她們對主的渴慕和謙卑,耶穌釘十字架時,這群婦人陪伴著耶穌;主復活後第一個遇見的,也是這群婦人。(參太廿八1∼10)我們就從復活這個角度,來談祭壇的建造。
一、我們要來到神的祭壇前
1.祭壇是神與人相遇的地方
祭壇最簡單的觀念,就是神與人、或是人與神相遇的地方。神樂意向我們顯現,重點是當神向我們顯現的時候,我們是否預備好了?神不是要我們積功德,不是要我們去做些什麼來換取祂的恩典,而是要我們進到一個祂可以向我們顯現的環境或狀態。常常有慕道友說:「若是讓我看見神,我就相信。」神絕對希望讓我們看見祂,但是我們沒有本錢看祂。就像神創造的太陽,除非我們為自己買付墨鏡,否則沒有人能直視那份亮光;今天我們要看見神,就是要透過耶穌基督,因為祂用寶血遮蓋我們的罪。所以信耶穌跟遇見神是完全分不開的事情,因為耶穌就是神。
祭壇就是人與神相聚的地方。挪亞在洪水退去時,從方舟出來的第一件事就是築壇獻祭。雖然聖經並沒有說明挪亞為甚麼要築壇,不過我相信他出來的時候一定很感謝主,因為在這麼長的日子裡,神依然供應他們、保守他們、看顧他們。
又如神應許亞伯拉罕,要帶領他到應許之地,讓他成為大國,他的子孫會像天上的星、地上的沙這麼多。聖經告訴我們,他就在示劍摩利橡樹那邊築壇,也在希伯崙幔利的橡樹築壇。橡樹是異教人拜假神的地方,是黑暗權勢集中的地方;因此亞伯拉罕除了離開本族本家之外,還去到反對神的環境,要在那裡生存就已經不是件容易的事了,更何況要擴張,並且面對那黑暗的權勢。我們說亞伯拉罕是信心之父,他的信心是經過很多考驗,他的膽量和信心,是由於在祭壇上面遇見了神。
雅各騙到長子名分後,為躲避哥哥而前往舅舅那裡去,途中因過於疲累,就枕著石頭睡覺。夢中他看到天使在天梯上去下來,他醒來後說:「這地方何等可畏!這不是別的,乃是神的殿,也是天的門。」(創廿八17)聖經上說,雅各清早起來,就把石頭當作柱子,並澆上油,「我所立為柱子的石頭也必作神的殿。」(創廿八22)雅各在那邊建立的就是壇,他希望前面的道路能夠走在神的保守和應許當中,所以他築壇來抓住神的應許。
築壇是我們可以抓住神應許的地方,是可以支取神應許的地方。神在基督裡面已為我們預備天上各樣屬靈的福氣,但我們需要透過聖靈來領受。在哪裡領受?祭壇。祭壇可以領受神的應許,祭壇讓我們憑信心支取神的恩典。我們一定要明白什麼是祭壇的生活。
四福音講到很多關於祭壇的事,耶穌說法利賽人的幾個錯誤跟罪,是把祭壇上面的祭物和教條看得很重要,反到忘了要來到祭壇面前遇見神。
2.何謂築壇
祭壇不是某種特定的方式、時間、地點。我們有一個地方安靜等候神很重要,但千萬不要認為只有那個地方才能遇見神。撒瑪利亞婦人遇見耶穌時,因為被耶穌識出她沒有丈夫,現在有的這個丈夫也不是她的,她知道耶穌是位先知,就問耶穌敬拜神到底要在山上還是在耶路撒冷。她拜了半天不知道神在哪,或是像我們雖然知道,但是否只是頭腦的知道。耶穌回答:「時候將到,你們拜父,也不在這山上,也不在耶路撒冷。⋯⋯拜父的,要用心靈和誠實拜祂。」(約四21∼23)
剛回台灣時,我一個很愛主的親戚總是會問:「你有沒有去過禱告山?」似乎心情不好去禱告山、靈裡很沉重去禱告山、身體軟弱去禱告山、家中有問題去禱告山;去禱告山很好,我鼓勵弟兄姊妹多去,但是只有去禱告山才能夠遇見神嗎?若是如此,你所遇見的,恐怕不是我們所說的那位無所不在的神。
我曾認為禱告就要禁食,也真的很有果效,但一年多以後,卻落在律法的捆綁裡面。所以依循聖靈的帶領非常重要。希伯來書告訴我們基督的至高性:耶穌高過天使,因為祂是神;祂也高過大祭司,因為祂只要一次獻上就叫我們永遠完全;並且祂自己就是祭物。保羅說主耶穌是我們的挽回祭,挽回祭的原文就是施恩座的意思;主耶穌就是神與人當中的施恩座,是我們的祭壇、我們的祭司、以及我們的祭物,是我們遇見神的地方。弟兄姊妹,我們的眼光不是放在自己做了些什麼,而是在每件事情上有沒有與主相遇。無論你在禱告山遇見主或在家中遇見主,在公司職場遇見主、禁食禱告時遇見主、不禁食時遇見主,我都為你感謝主。人與神唯一相遇的地方就是祭壇,特別到新約的時候,就是指主耶穌基督。原來築壇的目的就是遇見主耶穌。
因此我們需要預備什麼呢?我們要培養一個屬靈的氣氛。如果我們要讓水流到我們面前,只要在腳前挖個洞,水就通通流下來;若想要讓空氣進來,只要房間是真空的,空氣就會進來。因此我們若用謙虛與渴慕的態度等候聖靈,聖靈就一定會來。
我們可以讀禱告飛輪,但千萬不要說我昨天讀七個,今天只讀一個,神的賜福會不會多一點或少一點?沒有這種事情,因為我們今天是活在恩典裡,而不是活在律法裡。以前我還在北美牧會時,有一次一對牧師夫婦來參加我家的禱告會,他們是先特地到耶路撒冷親近神,再到美國來。聚會前這位師母告訴我,她的牧師在耶路撒冷禁食了四十幾天。很奇怪地,當天禱告會氣氛反常的悶。聚會完後,這位師母又再提了一次,牧師在耶路撒冷禁食了四十幾天,她後面加了一句:「比耶穌禁食還多幾天。」我知道問題就出在這裡。保羅在加拉太書一直強調,恩典以外不能夠加上任何東西,否則那不叫做恩典。我們要用心靈和誠實來敬拜神,是要進到對神的渴慕當中,讓聖靈不斷的工作。
以弗所書六章18節說「靠著聖靈,隨時多方禱告祈求。」「靠著聖靈」有兩種翻譯,第一個是與聖靈同行,第二個就是在聖靈裡,因為在聖靈裡跟在基督裡是同樣意思。因此不只是靠著聖靈而已,還要在聖靈裡面,就是跟聖靈同在一起,隨著聖靈,隨時多方禱告。「隨時多方」也有兩種翻譯,一種是指不斷地為各方面的需要來禱告,例如不斷地為國家社會各種的需要或狀況來禱告,第二種解釋是即使今天我們要為什麼禱告,要為哪個國家禱告,是聖靈告訴我們,是為總統禱告還是為立法院禱告,也是聖靈在引領我們。
然而今日我們常常在律法的當中,當然若只是為了操練禱告的話沒有錯,但是我們會不知不覺地只為自己心中所定的這幾樣事情禱告,而不讓聖靈來帶領我們。主耶穌說:「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靈和誠實拜祂,因為父要這樣的人拜祂。」(約四23)「要」在原來文字是尋找的意思,可以指兩種意思,一個是這種人不多,所以要尋找,若是一大堆就不需要找。第二個意思是指用心靈和誠實的敬拜才是天父的心願。你不需要看到人家舉手、你也舉手。當你遇見耶穌,你不僅會舉手,你還會趴下來的。有一次我在北美,他們敬拜團那天真的帶得很好,不過那個敬拜團的團長卻告訴我的牧師朋友說:「我們這樣的敬拜,你們覺得很熱鬧很好,但基本上我們是用人的方法製造一個氣氛,我不感覺聖靈的同在。」那是很悲哀的事情。你可以跳得一身汗卻沒有神同在,你可以喊到喉嚨都啞了,但神在哪裡卻搞不清楚。千萬不要做這種事情,我們需要聖靈的工作。讓這位復活的主顯明在你的眼前,讓祂來到你面前,打開我們屬靈的眼睛,使我們能夠真知道祂。我們需要渴慕、謙卑、順服,要聽聽祂要講甚麼,看看祂要做甚麼,整個渴慕的過程是我在築壇敬拜祂,讓神在我們當中做祂要做的工,讓我們知道怎麼樣來為主活。
3.在祭壇前我們看見
當我們築壇,可以看見幾樣的事情發生。在祭壇前,屬靈空氣會改變,神會震動那地,不合乎祂心意的要震碎,只有合乎祂心意才能夠存下來。因為神的國不能夠被震動。馬上我們要問,我所做的合乎神的心意嗎?教會是在神的心意當中往前走嗎?若我們不走在神心意的當中,我們會被震動,會倒塌下來的。
神不僅做震動的工作,祂也在改變這個環境。新聞說萬華這麼多年來,今年是第一次人口增長。過去萬華人都外流,人口越來越少,但今年人口開始增長,一聽到這件事,讓我真的敬畏神,因為神允許我們進到萬華,不是因為我們靠自己的能力計畫,做了某些事情,而是神要透過祂的教會使萬華改變,不僅看到石頭要滾開,在那石頭後面腐爛、敗壞的黑暗也要被改變,那個攔阻我們改變的力量也要挪開。
弟兄姊妹,在我們的人生中有許多的困難,神會差派天使來效力,天使要把攔阻和困難移開。一般我們對天使瞭解不多,希伯來書第一章14節說「天使豈不都是服役的靈,奉差遣為那將要承受救恩的人效力嗎?」弟兄姊妹,你一定要相信神的使者要為你效力,這是聖經說的。
4.因此在祭壇前我們的經歷是
復活的主會向我們顯現。一如耶穌復活時向門徒說:「願你們平安。」這就是一種恩典、平安臨到;接著又說:「父怎樣差遣了我,我也照樣差遣你們。」(參約廿)。很多時候我們面對其他弟兄姊妹的問題,我們總是用一些聖經經文開導、甚至為他們禱告,要他們不要怕、不必擔心,但是等到這些弟兄姊妹走出去,他們又開始擔心害怕。除非他自己遇見這位從死裡復活的主耶穌基督,耶穌跟他說「平安」,他才不會害怕。
再來看看這幾位婦女所遇見的事情。主已經掛在十字架上,很多人都離開,但她們不肯,主雖已埋在墳墓裡面,但她們有機會,就趕快到墳墓前。安息日她們不能夠做工,因此基本上她們是做一件不該做的事情,她們去膏耶穌,而那個墳墓是被封鎖住的。甚麼叫做膏耶穌的身子?就是讓耶穌的身子不要腐爛。當我在思想時,我知道我需要學習一件事情,除了渴慕主以外,一定讓老我死去,而且停在死的光景,我才能夠經歷到主的復活在我的身上。「因為我們這活著的人是常為耶穌被交於死地,使耶穌的生在我們這必死的身上顯明出來。」(林後四11)當我們遇見這位復活主時,我們整個生命會改變,我們就不再被自己的軟弱所箝制。
二、我們要從祭壇前走出去
1.「快去告訴」「跑去報給」
我們還必須從祭壇走出去。「天使對婦女說⋯⋯快去告訴祂的門徒,說祂從死裡復活了。」(太廿八5、7) 耶穌同樣對她們說:「不要害怕!你們去告訴我的弟兄⋯⋯。」(太廿八10)其實我們滿熱心在傳福音,但為什麼有時候會覺得失去了那個熱心?因為福音的重點是who而不是what。保羅在羅馬書一章2∼4節說:「我是奉差遣傳福音的。」而福音是甚麼呢?「這福音是神從前藉眾先知在聖經上所應許的,論到祂兒子──我主耶穌基督。按肉體說,是從大衛後裔生的;按聖善的靈說,因從死裡復活,以大能顯明是神的兒子。」原來福音不是一個教條,不是一種如心理學說的精神寄託,不是一個神學知識;如果耶穌不復活,自然無法和祂相遇,然而祂復活了。我們遇見祂了嗎?我們傳福音怎麼會傳得有信心、有把握呢?原來傳福音就是我們遇見了這位復活的主以後,與別人分享這位奉差遣來幫助我們走出黑暗、困難並使我們經歷聖潔、公義、豐盛的主耶穌。
2.在祭壇前我們領受了神給我們的權柄與使命
馬太福音最後說傳福音是我們的大使命,「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太廿八18∼19)我們傳的是跟人的生命有關,我們不僅需要把耶穌這位三位一體第二位的神講得清楚,還要用這位復活主的能力幫助對方,把對方所受的捆綁和攻擊都挪開,好叫他能認識我們的神是怎麼樣的一位神,好叫他自己在神的面前做信與不信的決定。
每次讀到約翰福音十四章12節這段經文,我都很驚訝,因為主耶穌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我所做的事,信我的人也要做,並且要做比這更大的事。」這段話的背景是有個門徒求耶穌將父顯給我們看,耶穌回答三件事情:「難道我跟你們講的道你們都不信嗎?就是不信這道,看見我所做的你們不信嗎?」接著就說了這段話。當我們不但聽到、看到,而且照主的話去做的時候,復活的大能從我們身上彰顯出來,我們就真知道這位復活主講的是真的,祂會顯明祂的同在。
3.「遍築」與「遍植」
昨天早上我去了三峽福音中心的開堂誓師大會,從決定中心的設立,一直到開堂禮拜,每一個福音中心除了經過精心策劃,還有很多弟兄姊妹同工築壇禱告。我看見困難挪開,也看到神清楚地帶領,當神在我們的服事當中顯明祂的同在,我們才能做得下去。當教會繼續發展,我相信這是神給我們的機會,但除非像周牧師所說,教會在祭壇的根基上紮穩,我們才能夠發展下去。若是神垂聽我們的禱告,我們就知道神已經與我們同在,就可以大膽的往前走。
這是復活節的信息,教會可以大膽的往前走;弟兄姊妹,屬神的兒女,我們可以大膽的往前走;無論是我們的職場、生活環境、小組,一定會像聖經所說的,神的國一定降臨,祂的旨意必定會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本主日信息發表於2011年4月24日,由林昱丞整理,汪于茹潤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