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糧文薈

Bread of Life Literature Collection
home >> 主題精選 >> 信仰與靈命

主題精選


字體大小:小 大

讓夢想起飛──2010肯亞恩慈行動後記

教育,是貧民區的孩子唯一實現夢想的道路。「恩慈兒童學校」的改建不再只是個夢想,神帶領的腳步超乎我們所預期的快速!

二○一○年肯亞短宣隊在肯亞奈洛比貧民區的義診與福音行動雖已結束,但神的工作並未停止,祂不但帶領我們看見「恩慈兒童學校」的改建不再只是個夢想,而且祂的腳步超乎我們所預期的快速!

在肯亞短宣期間,胡蘊玉牧師及謝禮興團長曾就著需修建的校舍程與James牧師一起做了工程進度的規劃,預計將在今年三月間完成。從去年十一月上旬開工到十二月九日,第一期工程中的六間鐵皮屋教室已順利改建成為水泥磚牆及有隔熱功能的天花板教室;一月底將完成兩層樓建築的補強與修整,成為多功能的教室,以及陸續要完工的廁所、圖書館、廚房、圍牆、多功能禮堂和老師宿舍等工程;我們都看見神的手在其中一步步的保守與引領。

恩慈兒童學校

回想去年短宣期間,在進行義診與福音性活動的同時,我們曾隨著錢蘊中牧師探訪就讀「恩慈兒童學校」的家庭;也分批進入「恩慈兒童學校」實地觀看整個校舍與周邊環境

那是到肯亞的第四天。在乘車往返七趟,經過了貧民區的「忠孝東路」後,八月三日因正逢肯亞修憲的選舉活動,趁著來支援義診的當地人員去投票的空檔,我們隨同謝團長抽空進入座落在貧民區內的「恩慈兒童學校」,終於得以親眼目睹了先前刻印在腦中的影像:十二年來任由風吹雨打、已經斑剝的鐵皮屋校舍,以及座落在操場一角擱了三年尚未完工的兩層樓教室。

校內沒有學生;因為選舉活動,學生已提前放暑假。我們走在一遇雨天就成了泥濘土地的操場,踏進沒有自來水及供電的教室,大白天室內是陰暗的,除了桌椅和黑板,空無一物。這些被歷屆學生使用了十多年的木製課桌椅,表面已被刻劃得凹凸不平,歪歪斜斜立在不平整的泥土地上,好像會隨時肢解似的。簡陋的圖書館內藏書少得可憐,廁所和地下糞坑散發著陣陣撲鼻異味……。

想像學生們在教室裡學習的景象──「熱時鐵皮屋熱到不行,雷雨季節雨打在屋頂上,吵得學生沒辦法上課」、「煤油燈是學校唯一的照明設備,孩子在昏黃的燈光下努力學習著」──以及貧民區內居民的各種生活方式,不禁想起之前靈糧季刊所刊載的「鐵皮屋的春天」與「原來,我們是這麼幸福」,文內的種種描述竟是那麼真實貼切。然而,這一切看似熟悉,卻又全然陌生。

 

另一種生活方式

我們一一小心地走上沒有安全護欄的二樓樓梯,站在未完工的二樓教室樓頂,眺望整個貧民區:灰濛的天空下,映入眼簾的是層層相連、起伏有致的灰色鐵皮屋頂。若不是前一天已經隨錢蘊中牧師與恩慈兒童學校同工大衛,徒步進到貧民區內探訪幾個家庭,真實接觸過他們,實在難以想像,這一大片貧民社區竟然擠住了卅萬人。而他們正以一種我們難以想像的方式,日復一日的生活著。

未到肯亞之前,從影片和文字報導,我們接收關於他們的資訊,也傳遞他們的需要;我以為我知道他們,但其實並不「真知道」。因為不曾真實地接觸過他們,進入或融入、體驗他們的生活,更不曾處在他們所面對的艱困環境。

我和攝影組(劉恩賢姊妹)、探訪關懷組(李晶晶牧師)接觸了四個恩慈兒童學校的家庭;其中有一戶是索馬利亞人:大人小孩共六人擠住在不到兩坪的鐵皮屋內(另有兩個較大的孩子已獨立,不住在家中),屋內只有兩張單人床,散置在地上的是兩三個盛水的鮮黃色塑膠容器、一個小小的鍋爐,一個類似收納衣物的木製架子,看不到一張桌椅。而他們家中有兩個孩子正在恩慈兒童學校讀書。家長告訴我們:全家八口從東北邊境來到貧民區已有五年,當初因邊界不安定,農作物欠收,所以來到城市謀生,但如今卻只能靠著先生做臨時工的收入維生,他們最小的孩子還不到兩歲。

另有一個單親家庭:卅四歲的母親需獨立撫養九歲的男孩,但因母親失業已近一年,在經濟壓力之下,連男孩都受到母親的情緒波及,在夜晚睡覺常從惡夢中驚醒。錢韻中牧師當場致送救助金,在為母子倆禱告時,母親頻頻掩面拭淚。還有一個家庭夫婦都是臨時工,母親看到我們來,開心地拿出十五歲的大女兒出色的成績單給我們看,不住感謝愛鄰支持大女兒就讀省中一年級,還幫助兩個孩子在恩慈兒童學校讀書,並供應午餐。

進入貧民區沿途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滿地的垃圾,與居民住家門前堆積著穢物、不斷散發出惡臭的污水溝。踩在腳下的,並不全是泥土地,仔細一看,竟是長年來層層覆蓋在泥土下的垃圾,並且大多是塑膠袋。這裡沒有排水系統與垃圾掩埋處理,居民的洗澡水是直接往門外倒,以致蚊蟲孳生,成為瘧疾疫區,因此蚊帳是家家戶戶必備的。由於沒有自來水和電,飲用的地下水必須用錢買,而居民長期處在劣質的衛生環境和飲用污染的水,自然嚴重影響到健康,引發各樣的疾病,據說他們的平均壽命約四十至五十歲。走在貧民區內,看到的大多是婦女和小孩,貧窮不只在基本的物質需要上,也在靈裏(社區裡有越來越多的穆斯林居住其中),但即便環境如此,他們的生命韌性仍以一種無言的方式在延續著。

 

黑豆發芽計劃

感謝神!在這樣艱困的環境下,「恩慈兒童學校」仍能培養出樂觀、積極和優秀的學生。每屆的畢業生,約有廿位的學生能夠獲得不錯的成績,得以申請「省立高中」就讀。但申請上省立學校的學生卻約略只有一半能繼續升學,而無法升學的原因多半與經濟有關。儘管恩慈兒童學校也提供些許資源,例如高中學費的補助,但資金募得已是不易,加上是否能有持續的資金來源,協助學生完成學業更是未知數。因此升學對貧民區的孩子來說,是渴望但也是奢望。

然而,接受高等教育卻是他們唯一實現夢想的道路。沒有恩慈兒童學校的基礎教育,他們沒有做夢的可能;沒有繼續升學,他們沒有築夢的能力。因此,支持他們繼續升學的夢想計畫勢在必行。

「小黑豆」是短宣團員們對肯亞當地孩童的暱稱。熱心的團員們因著對「小黑豆」的愛,以及關心肯亞「恩慈兒童學校」的改建發展,積極籌組成「肯亞後援會」,希望能以更具體的目標和行動,為他們編織一個可以實現的夢想階梯。為了支持就讀於「省立高中」的高中生學費與恩慈兒童學校的營養餐費等,短宣隊回臺灣後,也再度出版了二○一一年肯亞桌曆,以「小黑豆」可愛生動的模樣為圖片主題,將他們的夢想與希望傳遞給讀者。

 

神的熱心必要成就這事

「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若不是耶和華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儆醒。」 (詩篇一二七1)

去年,在短宣隊出發前,我們曾一起禱告,企劃文宣、舉辦攝影展,積極推動「恩慈兒童學校」改建募款。當時以為210萬元的目標可能要到年底才能募足,甚至還需繼續舉辦募款活動才能達成目標。改建工程的預算是James牧師以最精簡的方式計算提供給我們的,沒想到在七月下旬,短短兩週,就達到募款目標!神定意賜福我們,甚至超過我們的所求所想。

神也感動具建築專業、現正在巴拿巴宣教學校修課的簡俊桐建築師,接受胡蘊玉牧師的邀請,於十一月初親自到肯亞實地走訪勘察進行中的工程。他憑藉著豐富的實務經驗協助James牧師解決在工程中所面臨的難題,使得整個校舍改建後的風貌更為實用,且能嘉惠於貧民社區的百姓。

神不但帶領簡俊桐建築師前去肯亞完成神要他做──也只有他能做──的工作;並預備了一位忠心有智慧的工頭James來督導工人及負責執行所規劃的工程,使工程能按著進度進行。若非耶和華建造,誰能做成這事?若非耶和華的看守,我們的努力也是枉然。神豐富的智慧與浩大的能力,是何等奇妙!

 

愛,使他們更俊美

James和錢韻中牧師夫婦進入肯亞貧民區服事完全是神的帶領和感動,十幾年來,他們一起將年輕歲月奉獻給了貧民區;在肯亞貧中又貧的一群人(the poorest among the poor)中宣教服事,有說不完也說不盡的挑戰和辛苦。但他們仍願意學習捨己,做神要他們做的。

錢韻中牧師說:「雖不能明白:為何有人生來樣樣都有,卻有人生來一無所有;但想到我們的主耶穌,祂最能知道什麼是一無所有。神憐憫困苦窮乏的人,祂一定能幫助他們──我相信,也願意全然仰望交託──愛我們的主會讓貧民學校更加俊美。」

如今,「恩慈兒童學校」的改建夢想即將成真,我們有幸參與支持,並見證神的榮耀,是何等的感恩!更願弟兄姊妹能親身前去參與當地的事工並繼續以禱告和金錢來支持「恩慈兒童學校」的發展,使她成為優質的學校;目前當地不僅有幼兒園及小學,盼望在不久的將來也能發展為有恩慈高中、恩慈大學及恩慈職業訓練學校。當貧民區中的穆斯林正崛起時,讓我們把握機會,以基督的愛,藉著以基督為本的教育,來轉化貧民區成為基督社區,更藉著優質的教育,培養出優秀的基督徒青年來轉化肯亞這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