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糧文薈

Bread of Life Literature Collection
home >> 主題精選 >> 教會與國度

主題精選


字體大小:小 大

三品人生--慷慨

願意接受神的慷慨付出,就會成為豐盛的人,才能和大家慷慨分享豐盛的生命。

約百年前,祖父辛勤工作卻收不到工錢,回家途中又下起傾盆大雨。他在路旁躲雨兩個多鐘頭,飢腸轆轆,便向路旁麵攤老闆請求先將雨傘留下抵押,點一碗麵,下回再付錢。老闆認識祖父,卻不肯收那傘作抵押。

祖父只好空腹冒著大雨回家。然因著涼罹患肺炎,惡化成肺病,才三十九歲就過世了。臨死前,他囑咐祖母將來要帶著七個孩子一齊去天上相會,並且留下「有量才有福」的遺言。這句台灣俗諺勉勵大家慷慨有肚量,才會享受福氣。

一、由三一神看慷慨

1.聖父(羅八32)
三一神極其慷慨,「神既不愛惜自己的兒子,為我們眾人捨了,豈不也把萬物和祂一同白白地賜給我們嗎?」(羅八32)神創造天、地、海和和其中的萬物,白白賜給人類,使人類可以享用陽光、水、空氣和一切萬物。

世人犯了罪,虧缺神的榮耀,神竟然差派祂的獨生兒子耶穌基督為我們捨命;「神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三16)而聖經中浪子的比喻裡,長子抱怨父親不公平,父親則回答「我的全都是你的」。

2.聖子(路廿二19~20、林後八9)
神的兒子耶穌也同樣慷慨。耶穌在最後的晚餐裡擘開餅,告訴門徒:「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捨的,你們也應當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飯後,耶穌拿起杯來說:「這杯是用我血所立的新約,是為你們流出來的。」(路廿二19~20)
保羅形容耶穌:「祂本來富足,卻為你們成了貧窮,叫你們因祂的貧窮,可以成為富足。」(林後八9)耶穌不是寄發幾張聖誕卡表示祝福而已,祂為人類降生在馬槽,死在十字架上,為我們流血,慷慨捨命。

「祂在基督裡曾賜給我們天上各樣屬靈的福氣」(弗一3),「……神本性一切的豐盛都有形有體地居住在基督裡面,你們在祂裡面也得了豐盛。」(西二9)神的豐富全都在基督裡,神賜下愛子耶穌基督,人類因而在基督裡獲得一切豐富。

3.聖靈(加五22、林前十二7~11)
詩篇廿三篇5節說:「你用油膏了我的頭,使我的福杯滿溢。」一卅三篇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地善,何等地美!這好比那貴重的油澆在亞倫的頭上,流到鬍鬚,又流到他的衣襟」,膏油代表泉湧到基督徒身上的聖靈。

耶穌宣告:「人若渴了,可以到我這裡來喝。信我的人……從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來。」(約七37~38)聖靈願意充滿相信耶穌的人,住在他裡面,帶領他進入「滿有聖靈」的境地。滿有聖靈的人腹中會湧出活水江河,結出聖靈的果子。聖靈也將恩賜分送各人,以便共同服事建造教會。

「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加五22)。根據哥林多前書十二章7至11節,聖靈的恩賜有智慧的言語、知識的言語、信心、醫病的恩賜、行異能、當先知、辨別諸靈、說方言、翻方言。

人類是照著神的形象所造,承傳慷慨的品格。可惜亞當、夏娃犯罪以後,卻淪為自私吝嗇的族群,中國人甚至還振振有辭:「人不自私,天誅地滅」。

二、慷慨必得賞賜

現今世代邪惡,道德沈淪,人性趨向自私貪婪,聖經和自然界卻在在教導上帝供應的慷慨美德:

1.聖經
聖經是三一神的寶貴禮物,記載神的話、聖靈對教會的叮嚀,凡有耳可聽的,都應當聽。

(1)施比受更有福(徒二十34~35)
使徒行傳廿章34、35節,保羅指出:「我這兩隻手常供給我和同人的需用,這是你們自己知道的。我凡事給你們作榜樣,叫你們知道應當這樣勞苦,扶助軟弱的人……。」保羅並提醒教會長老記念主耶穌的話:「施比受更為有福。」耶穌基督在世具體實踐了「施比受更為有福」,為全人類付出寶貴的生命,保羅也效法耶穌,凡事作眾人的榜樣。

(2)慷慨的賞賜(太六4、路六38、詩三七26)
「要叫你施捨的事行在暗中。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報答你。」(太六4)「你們要給人,就必有給你們的,並且用十足的升斗,連搖帶按,上尖下流地倒在你們懷裡;因為你們用甚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甚麼量器量給你們。」(路六38)「他終日恩待人,借給人;他的後裔也蒙福!」(詩卅七26)
上述經文顯示「有量才有福」。慷慨付出者領受許多好處:可以從神領受福分,擁有這些福氣,更擁有「願意付出」的福氣,和接受扶持者一同享受、得著滿足。當我們付出以後,神會再度供應我們,讓我們擁有更多,增添我們付出的能力。

樂意慷慨付出的人,不但本身蒙福,連後裔都會蒙福。舊約中,羅得選了比較肥沃的土地,有肚量的亞伯拉罕慷慨退讓。因此神對亞伯拉罕承諾,他向東西南北觀看,所看到的全部賞賜給他和他的後裔。
亞伯拉罕對神同樣慷慨。神吩咐他奉獻獨生兒子,他聽命將以撒帶到山上,準備奉獻。正當亞伯拉罕伸手拿刀,要殺以撒時,這時神開口阻止亞伯拉罕,並另外預備作燔祭的公羊,因為亞伯拉罕沒有將獨生的兒子據為己有,反倒願意奉獻,所以神賜福他:「論福,我必賜大福給你;論子孫,我必叫你的子孫多起來,如同天上的星,海邊的沙。……地上萬國都必因你的後裔得福……。」(創廿二17~18)

《風火大能》這本書記載,瑞典籍的宣教士符大衛夫婦在幾十年前去非洲比屬剛果(薩伊共和國前身)傳福音。因酋長拒絕,只得與另一對北歐夫婦住在村外山上。唯一能接觸的村民是個小男孩,他獲准每週兩次由村裡上山,販售雞肉雞蛋。因此符師母帶領了這個男孩信主。

後來符師母罹患瘧疾,生下女兒十七天後便過世,符大衛將廿七歲的妻子安葬完畢,把嬰兒交託那對北歐夫婦,灰心地回到瑞典,拒絕上帝和呼召。不久,北歐宣教士夫婦相繼得病去世,將女嬰託付一美國宣教士帶到美國,取名艾姬,長大後與賀杜威結婚。
艾姬由瑞典宗教刊物裡得知,媽媽帶領信主的男孩長大了,在村裡設立學校,已經有六百位學生及家長信主,連酋長都變成基督徒。艾姬去瑞典找到坐在輪椅上的生父,告訴他這個消息,長久怨恨神的符大衛那天終於才回到神面前。

幾年後,艾姬去英國參加高階層福音會議,當年的小男孩擔任國家教會監督。這時薩伊已有十一萬人接受福音,他們憑弔符師母的墳墓,傳誦以往的事蹟。四位宣教士並沒有白白犧牲,在暗中察看的神已經回報。

(3)越給越多(林後九6~9)
農夫不可將收成所得全部消耗,必須留下十分之一的種子,象徵什一奉獻。「少種的少收,多種的多收。」(林後九6)種植一粒玉米平均收穫一千五百粒玉米,種植十顆可長出一萬五千粒,越付出,擁有越多。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地加給你們,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的善事。如經上所記:他施捨錢財,賙濟貧窮;他的仁義存到永遠。」(林後九8~9)農夫慷慨撒種,神會慷慨回報,讓他更有能力行善。

2.自然界

(1)啄木鳥
種子慷慨地落在地裡,幼苗才能由土裡冒出頭來。葉子慷慨地掉落、幻化成肥料,花朵慷慨凋謝,果實才能成長。果實慷慨地任由動物摘下食用,經由動物排泄後,種子才會落在地裡,再度孕育幼苗。

啄木鳥群居,團隊殷勤工作,啄食有蟲的樹幹,趁著秋季將橡子儲存在樹洞裡,過冬時一齊享用存糧。分享的喜樂是雙倍的喜樂,分擔的痛苦是一半的痛苦,教會小組提供學習分享分擔的機會。

(2)雲雨循環
河水慷慨地接受陽光蒸發,產生厚實的雲層。烏雲願意凝固成水氣,水氣慷慨降下,才能下雨。如此循環,河川才不會乾涸。

(3)加利利海與死海
河水來來去去,加利利海有進有出,成群的魚蝦在其中生生不息。若流進死海,魚蝦等生物就死定了,在其中找不著出路。死海極鹹,不見魚蝦,沒有生命的氣息,台灣話用「鹹」這個字形容吝嗇。

三、實際操練慷慨
個人、教會除了練習慷慨以外,同時要學習領受來自朋友的支援,並且回報。

1.個人
慷慨不是理論,而是一種品格、生命和生活。

(1)節儉
想培養慷慨的美德,首先必須節儉,「有多少用多少」,當然失去慷慨的能力。求主賦予大家理財的智慧,教導儲蓄之道。有位慷慨付出的老弟兄很懂節儉之道,他下車辦事時,就囑咐司機尋找餘額未用完的車位,省下停車費用。

(2)愛心
通常大家見到乞丐,避之唯恐不及。彼得卻在美門口定睛看著瘸腿乞丐,說:「金銀我都沒有,只把我所有的給你;我奉拿撒勒人耶穌基督的名,叫你起來行走!」(徒三6)
有愛心,才能敏感觀察別人的情況。例如你發現某位朋友情緒低落,原來他最近失業,小孩學費無著。或者某個同學肚子餓了,卻不和大夥兒一齊用餐,你看見他開口笑的皮鞋就明白了。

(3)信心
神若叮嚀你為別人挪用某筆費用,你必須憑著信心相信,奉獻這筆錢以後,神自然會彌補。某人打算搭飛機去講道,神吩咐他將機票費用挪給更迫切需要的人,後來神用其他辦法彌補了機票。有時候,神彌補的還超出原先那份。

(4)智慧
俗諺有云:「給他魚吃,不如教他捕魚。」不可懵懵懂懂當爛好人,應該培養謹慎分辨的智慧。如果假設開口借錢的都是騙子,你就不可能慷慨付出。某人借錢買車票,你可以提議代購車票,送他上車,騙子可能就會回答「不去了」。

廿年前,有人跑進教會,手上包紮的繃帶彷彿即將滲出鮮血。他自稱是在安裝招牌時摔下樓梯,想借三百元看病。我主動借他一千元,約定老闆回來立刻還錢,未料廿年來始終不見人影。

2.教會
哥林多後書記載,馬其頓教會在窮困當中對耶路撒冷教會慷慨樂捐。上回發生水災,全台大約有五十間教會淹水,某間教會損失了兩百萬元左右,卻將特別奉獻慷慨捐獻到損失八百萬元的另一間教會。

不少教會缺人缺錢,小組或許可以差派有負擔的弟兄姊妹帶著人力、禱告和什一奉獻,實際支援某間教會半年、一年,希望那間教會逐漸壯大。這是我個人的心願,相信神也希望大家不只想到自己、自己的小組和教會,同時也關心神的國度。

3.接受幫助
慷慨付出的人不一定懂得接受他人的付出,其實能互相扶持,心態才健康。同時,基督徒必須學習接受慷慨三一神的禮物。伸出手、拿起杯和餅,感謝神賞賜獨生愛子,相信神的生命成為你我的生命;打開心門,求聖靈充滿,接受聖靈的果子和恩賜。

願意接受神的慷慨付出,就會成為豐盛的人,才能和大家慷慨分享豐盛的生命。
 
本信息講刊登於第 1143 期 [ 2002/02/03 ]週報 ,魏筱玉,楊玉華潤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