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糧文薈

Bread of Life Literature Collection
home >> 主題精選 >> 信仰與靈命

主題精選


字體大小:小 大

加低斯的鑑戒

保羅說以色列的歷史都要成為我們的鑑戒。看歷史就能知道,我們應該怎麼樣過今天的生活。以色列的經歷,就是我們每一個基督徒的經歷。

一、長存愛的能量

這世界有一種可怕的力量,不斷在腐蝕人性中愛的本質,慢慢的讓生命中愛的能量生鏽敗壞。可惜我們不斷的在別人的目光中,建立自以為是的形象,捨棄了生命中的天真,慢慢的我們就忘了,本我最初的心情與願望。論壇報有一篇文章提到,當我們汲汲營營追求財富的時候,能不能停下來想一想喬懷德所說的:「真正衡量我們是否富有的,是看當我們失去所有錢財的時候,還剩下多少價值?」因此當我們還活著的時候,除了財富我們還需要一些東西,否則當失去錢財之後,我們將一文不值。

又有一個故事說到一個年輕的總裁,開著一輛很新、很漂亮的跑車上街。忽然有一個小男孩丟了一塊磚塊砸到他的車子。他很生氣的抓著小男孩,男孩哀求說:「先生對不起,我丟磚塊是因為沒有人願意停下來幫忙我。我哥哥從輪椅上跌下來,但是我抱不動他,你可不可以幫忙我把他抬回去?」這個總裁心裡面很感動,就幫著他把受傷的哥哥抬回輪椅,並且替他哥哥擦擦傷口。這小男孩很感激的說:「謝謝你,先生!上帝保佑你!」之後,這個年輕的總裁決定不修理那個被磚頭打凹的洞,他要讓那個凹洞時時提醒自己,不要等周圍的人的丟磚塊來時才發現,生命的腳步已經走的太快了。我們偶爾也需要一點提醒,好隨時調整自己的步伐。

我祈求神,讓我們不是每一天就這樣的過日子,讓我們常常反省自己的生命,有多少東西是不會被震動的?是不是讓我們的一生,全部投注在那些只有短暫會過去的東西上面?大家偶而應該停下來查驗一下,我們裡面那個愛的能力,是不是已經失落了?我們常不斷往世界去追求成功與人的肯定,但是當這些外面的包裝拿去之後,在我們裡面還有多少長存的豐盛跟富足?

二、以歷史為鑑戒

保羅說以色列的歷史都要成為我們的鑑戒。看歷史就能知道,我們應該怎麼樣過今天的生活。以色列的經歷,就是我們每一個基督徒的經歷。

民數記十三章十七節的背景是:以色列人已經來到迦南的門口,只要過了河就可以進入了。他們從河岸的一邊上山窺探那地,到了以實各谷時砍了一掛葡萄,那一掛超級大葡萄,竟然需要兩個人來抬,這表示多麼的富庶啊!在神的祝福裡面本來就是這樣,神的心意是要你活的豐富。我們生命的葡萄應該是一串就需要兩個人來抬的。

過了四十天,他們窺探那地才回來,然後報告摩西說:「你所打發我們去的那地,果然是流奶與蜜之地。」(參民十三25、27)。人很大的問題就是我們常常不相信神的話。以色列人所有的問題,基本上就是因為他們不認識、不相信神的話,他們還要去看一看,看完了以後證實一件事:神,你說的果然是!

神為我們預備的是流奶與蜜之地,但是可惜以色列人沒有相稱的生命,讓他們進去承受神所要給他們的祝福。同樣的,今天對我們來講不是沒有流奶與蜜,而是我們沒有相稱的生命,去承受神所要給我們的祝福。

希伯來書的作者很清楚的解釋了這一段的聖經,指出以色列人不能進迦南,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不信」。希伯來書說,這個不信叫做不信的惡心(evil heart)。不信是很嚴重的一件事,是裡面一種對神錯謬的態度,是一種對神的惡心。不信的表現成為我們生命裡面致命的破口,使得我們來到迦南的門口,卻不能承受神的祝福。

1.不信的態度一:「背叛神」

「你們不可背叛耶和華。」(民十四9)不信時對神的第一個態度就是背叛,一種有意或無意做跟神的計劃或心意相反的事。神說:「我要領他們進迦南。」但是以色列人說:「我們不要,城牆太高、敵人太強大、太難、太冒險了,不可能。」你是不是常常一邊讀聖經一邊說不可能,這就是我們基督徒有很多的破口的地方。看到困難的時候要思想,我到底是跟以色列人一樣,看到的是高大的城牆、強壯的亞衲族在那邊,還是看見上帝?每一次我們面對環境都是一種信心的考驗。

當以色列人看到這些困難的時候,他們說:「巴不得我們早死在埃及地或是死在曠野,耶和華為什麼把我們領到那地,使我們倒在刀下呢?」(民十四2~3)人是多麼的悖逆忘恩,神使用大神蹟把他們拯救出來,路上沒水,神就叫磐石出水;他們沒食物吃,天就降下嗎哪。神說祂將:「你和你列祖所不認識的嗎哪賜給你喫」(申八3)神為愛祂的人預備的——是人眼睛沒有看過,耳朵沒有聽過,想都沒有想過的,還有許多我們不認識的嗎哪,更豐富的在前面啊!

神為他們做盡了一切的好事,行神蹟顯大能救他們,給他們吃、給他們喝,到頭來他們卻埋怨神害他們,把他們帶到曠野。詩人說:「用繩量給我的地界、坐落在佳美之處.我的產業實在美好。」(詩篇十六6)但我們卻常常不滿意神給我們的環境,我們埋怨神:為什麼讓我們遭遇這樣的事?大家要小心,人發怨言不只是發抒鬱積在裡面的悶氣,而是直接的對付神頂撞神,進而拒絕神。人的不信就給撒但留下了地步,把不信的心思發表在怨言上,就帶出了破口。

不信的裡面就是對神的背叛,當以色列人不要摩西作他們的領袖時說:「我們不如立一個首領回埃及去吧!」(民十四4)這就代表著他們不要神。撒但的計謀就是讓神的兒女背叛神,讓人想念埃及,讓神的兒女回埃及。而今天我們有多少基督徒就是這樣,信主之後慢慢埋怨神沒有祝福我、為什麼沒有醫治我的病、環境沒有改變、工作也沒有比較順利,一切都還不如從前。撒但就這樣攔阻神的百姓進迦南,牠更希望能夠把你帶回埃及。

撒但所做的事,目的都是叫人不能夠得著神,也叫神不能夠得著人,牠一直用世界來作為武器轉移人的注意力,讓人心原來對神的揀選轉而對世界的揀選,結果就是讓自己留在埃及,繼續留在法老的權下、留在撒但的權柄底下。所以我們要留意,每一次我們選擇世界,我們轉向世界、背棄神的道,就是好像以色列人說:「我們回埃及吧!」就是對神的背叛。

2.不信的態度二:「藐視神」

不信的第二個表現就是藐視神。耶和華對摩西說:「這百姓藐視我要到幾時呢?」(民十四11)以色列人一定會說:「我哪裡有藐視神,我怎麼敢!」但神說:「我在他們中間行了這一切神蹟,他們還不信我要到幾時呢?」(民十四11)當我們對神的不信的時候就意味著對神的藐視。我們常常和以色列人一樣,覺得進迦南很不可靠,回埃及雖然有點辛苦,但是比較可靠一點!這就是我們信仰的態度——不相信神的話。而不信的裡面就是:「神,你不能。我的問題太嚴重了,神你沒有辦法!」

以色列人說不要去,神就說:「好,你們轉回吧!」(參民十四25)轉回意味著進迦南的路、進入神豐富的路暫時停止了。多可惜啊!都已經來到門口了,但是神說轉回,所有一切的計劃暫停,吃虧、受苦的是我們,神的旨意終究要成就,但失去了這份祝福的是我們自己。
所以我們一定要非常小心口中所說的話,有人說:「我們自己就是我們自己預言的應驗。」不用找人來為你按手禱告,光聽你講話,我就可以預言你將來會怎麼樣,因為耶和華說:「我指著我的永生起誓,我必要照著你們達到我耳中的話待你們。」(民十四28)我怎麼對自己說話、我們怎麼想我們自己,這些話就會應驗在我們身上。每一次當我們對自己說:「我不能、我不會、我不行、我做不到、我改不了、我戒不了……」就是對神的不信。而你知道人的不信,會把進入神應許的路堵住了。所以我們要說信心的話、要說祝福的話、要說積極造就的話,那也是祝福你自己、造就你自己。

耶穌要門徒兩個、兩個的出去收莊稼,並吩咐:「無論進那一家,先要說:『願這一家平安』。那裡若有當得平安的人,你們所求的平安就必臨到那家,不然就歸與你們了。」(路十5~6)所以我們要拼命為對我們不好的人祝福,因為如果他不配得恩典,則所有祝福都會回到我們身上;如果他因為我們的祝福而改變了,那我們也蒙福,所以祝福人的人怎麼樣都最蒙恩的。

而不信就喪失了享用神豐富的資格,也叫人的生活受痛苦。以色列人本來已經可以進迦南了,眼看烈日、狂沙、乾旱、單調的日子就要過去了,一片的美好已在眼前,但因著不信神、藐視神,現在又要回去再走卅八年的曠野,還要再多受卅八年的苦。求主恩待我們,讓我們沒有一個人,就在門口了還要再回去,再走卅八年的曠野。這不是神的計劃、這不是神的心意。讓以色列人的歷史都要成為我們的鑑戒!神把它記在聖經,絕對不是給我們當故事看,讓我們在其中學到生命的祝福。

三、神的話語供應一切

不信,只有一個結果:就是再走曠野路!這卅八年,神在對付那些不信的人。當同時代的男丁,一個一個死去的時候,而他們看到他們同時代的婦女,卻依然健在,他們的心裡一定非常的後悔,身心都在受苦。「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悅」(來十一6)到神面前來的人,必須信有神,並且信祂賞賜那尋求祂的人。

我們怎麼樣得著神的喜悅?我們怎麼樣跟神相處?我們怎麼樣得到神的祝福?就在每一節聖經的裡面!如果跟神的關係好了,人生就無大礙。「神若幫助我們,誰能抵擋我們呢?」(羅八31)聖經就是我們每一天生活的指導;聖經是我每一天生活的力量。當我們面對困境、壓力、選擇的時候,主就是我腳前的燈,是我路上的光。

為兒女擔憂操勞的父母們哪,讓孩子享受神的祝福,不是讓他們讀最貴的私立學校,而是和他們一起來到神的面前,只有神才能親自觸摸他們、豐富他們。我們對兒女最大的祝福,就是做個敬虔的義人!世界的方式讓我們耗盡一切,對孩子卻不一定有祝福,但當有了神的話,在教養孩子時,我們整個人的想法、架構都不再一樣。神的話會改變我們的人生。

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悅。讓我們到神面前來,並相信祂賞賜那尋求祂的人,你若尋求祂祂就賞賜你,神在你裡面有改變生命的大能。告訴主說:「主,我選擇你的道路!」不回頭向埃及而是勇敢進迦南,讓我們超越環境來看我們生命的每一件事。有首詩歌說:「你要揀選主的道路!因為只有祂的路才是智慧的道路。」回埃及的路雖然好像容易,卻是死亡之路。進迦南的道路雖然看起來有堅牆、有巨人,但是主會成為我們的力量,和生命中一切的供應。

(本信息發表於2002年7月14日主日,由王世欽整理,陳佩瀅潤校,本文未經講員過目)
 
 
本信息講刊登於第 1173 期 [ 2002/09/01 ]週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