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糧文薈

Bread of Life Literature Collection
home >> 主題精選 >> 工作與生活

主題精選


字體大小:小 大

台南──兩族融合、水火同源的台灣之根

台南有全台第一政府機關、全台第一街、第一座孔廟、第一座廟宇、第一所神學院……,其實就是台南擁有全台最多的古蹟。

台南可說是台灣之根,因「台灣」的名字是來自安平的平埔族台灣社之名(Teyowan或Tayouan,音近「台窩灣」)。台南氣候溫暖,擁有全島最大的平原耕地(位於嘉南平原的中心),距離大陸又近,發展潛力得天獨厚,在歷史因緣際會中成為荷蘭統治台灣的中樞,後來也成為明末鄭家和清朝初年所大力經營的重心,成為台灣最早的大城。台南有全台第一政府機關(荷人所建之普羅民遮城,明鄭改為「承天府」,現稱「赤嵌樓」)、全台第一街(民權路)、第一座孔廟(即第一所府學,全台首學也是最高學府)、全台第一座廟宇(台灣府城隍廟)、全台第一所神學院(台南神學院)……,其實就是台南擁有全台最多的古蹟(第一至三級皆是),這些都說明「一府(台灣府)二鹿三艋舺」的盛況,直到光緒十三年(1887年)改行政區,台南不再稱為「台灣府」為止。
歷史與特色
說到台南,很多人會想到鄭成功。鄭成功趕走荷蘭人,在台南建立了台灣第一個漢人政權(金門則為鄭氏攻台的基地)。鄭氏父子以及被稱為「明鄭孔明」的陳永華,廿三年經營台灣,使台灣正式出現國家的型態,發展自己的經濟、教化,不再成為殖民地的供需站。台灣人對鄭成功充滿景仰,連清朝都得尊崇他,以免觸怒民意。民間現在仍有很多野史神話,在傳說著鄭成功的事蹟,但台南可說是最景仰鄭成功的地方,台南市的延平郡王祠,及台南縣許多祠廟都定期以祭典來拜鄭成功。「成功」大學之校名與校徽,也是紀念他。這是台南一大特色。
台南的第二特色是平埔族的影響,因為台南是平埔族西拉雅族的原居住地。在荷蘭人統治的卅七年間(西元1624-1661年),西拉雅族曾接受教育並全然接受基督教信仰(註1)。不過荷據時期平埔族的基督化,在台南有無影響,無實證得知;倒是其原始祖靈信仰的「阿立祖」(或稱「阿立母」),在台南影響了漢人原鄉信仰,並與之融合。原因其一是平埔族的漢化,最大關鍵是漢化教育;其二是漢人與平埔族女子通婚。明清來台的漢人幾乎都是單身男性,平埔族為母系社會,長女有繼承權,入贅之漢人有些可因此承受產業。族群「融合」(註2),文化、宗教也明顯融合(註3),如官田鄉的復興宮及佳里鎮的金唐殿,都是同時供奉阿立祖及漢人神明,過程都是將平埔族公廨改建為漢人廟宇,而兩族人也願意互拜對方的神祇,民間稱之為「番仔佛」。七股鄉也有聯合舉辦燒王船和阿立祖祭的廟會。
註1:荷蘭教會主張以本土方言及口語來宣教,因此以拉丁字母拼成方言語音,並用於教育,除了編成平埔族新港社的「新港語」,另外在台灣南部尚有「南路語」、「放索語」(屏東平埔族馬卡道社)、排灣族語、和魯凱族語。另外台灣中部有虎尾二林的「虎尾語」、大肚番王轄區(台中、彰化、南投)的「大肚語」、山地區域的山地母語。現在留存下來的文字,有新港語的馬太福音及「新港文書」(與漢人交易之雙語契約)。
註2:漢人、平埔人,甚至與荷蘭人彼此通婚。「安平追想曲」這首歌就描寫與荷蘭軍醫的異國戀情。
註3:台語「牽手」指妻子,但事實上這原是平埔族結婚的方法;女巫「尪姨」如今也已介入道教廟宇中,與道士「司公」並無分別,甚至互相合作。
談到宗教,台南當然是漢移民原鄉信仰的大本營,淵源的歷史使台南有全台最「齊全」的神祇,包括從人出生到死亡所相關的各類守護神。而台南著名廟宇,大都是明清時期所立的古廟,如天壇、北極殿、大天后宮、鹿耳門天后宮、開基武廟、祀典武廟等,也因直接或間接與鄭成功相關而聞名。另外如台南縣北門鄉南鯤鯓代天府(全台王爺總廟)、台南縣鹽水鎮以蜂炮聞名的武廟(蜂炮原為除瘟疫活動)、台南縣西港鄉拜媽祖的慶安宮(號稱「台灣第一香路」),這幾間的廟會活動是風行全台的宗教、觀光活動。台南也相當注重風水和通靈活動,善化鎮的「紅姨」(或「尪姨」,即女巫)與沿海的乩童(與「王爺」有關,「王爺」即瘟神),數量都是全台最多的。
而在基督教方面,台南也是台灣的福音基地。十九世紀許多英國宣教士來台宣教,其中最早也最著名的是「府城三牧師」馬雅各、甘為霖和巴克禮三人,在一八六五至一八七五年間以行醫、教育傳道,在台灣建立了第一個教會──太平境長老教會,巴克禮也建立了台南神學院,以羅馬拼音翻譯聖經,使福音可以在台灣南部傳開。他們與一八八四年來台的馬偕博士,各在台灣南北宣教建立教會,對台灣極具貢獻。
另外台灣人不可不知的是,台南在日據時代,曾發生過抗日的「?吧哖事件」。曾任警察的余清芳假借西來庵成立抗日組織,在?吧哖(今台南縣玉井鄉)與羅俊、江定等人帶領暴動,襲擊南庄派出所,更擴及玉井鄉、南化鄉,甚至高雄等地,後來被捕處死。事後日本政府為了緝查可疑份子,在南化鄉挨村濫捕男丁,集體屠殺數萬人。官方記錄中只處決九十五人,但事實上南化鄉在往後幾年,女子得外地而嫁,學校中幾乎無就學的兒童。從「?吧哖事件」後,全台各地再無武裝革命事件,不滿的台灣人對日本人只得訴諸「和平請願」。
台南目前最重要的經營建設,是位於新市鄉、安定鄉、善化鎮之間的台南科學工業園區,創辦於民國八十五年,目前仍在開發新基地,預估產值可達五千億台幣以上。期待它和新竹科學工業園區一樣,提升經濟,成為台南和台灣的祝福。
台灣平地的原住民──平埔族
平埔族中大致有幾個支族:(從北至南)噶瑪蘭族、凱達格蘭族、道卡斯族、巴布拉族、巴布薩族、洪雅族、巴則海族、西拉雅族,以及馬卡道族(研究學者對支族分法尚未有定論)。其中噶瑪蘭族(在宜蘭)已於今年二月廿四日經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通過,名列台灣原住民的第十一族。而分布在台南至屏東一帶的西拉雅族,是台灣所有平埔族中人口最多的一族,也因其最早與荷蘭人及漢人接觸,所以是台灣所有原住民當中,漢化最深、最徹底的民族。西拉雅族在台南的分布,在麻豆鎮有麻豆社,佳里鎮有蕭壟社,新化鎮有大目降社,在善化鎮有灣裡社(又稱目加溜灣社),東山鄉先有多囉嘓社後有移入的蕭壟社,大內鄉有大武壟社,新市鄉有新港社,玉井鄉有?吧哖社(註4)。
註4:各社居住範圍很廣,也會有遷移、侵佔他社居住地的行為,上述各鄉鎮為各社主要集中地。
平埔族的原始信仰是拜壺,其實拜的是其祖靈「阿立祖」(或「阿立母」),漢化後有稱「太祖」或再加上拜道教的太上老君。傳說「阿立祖」形態狀似老人,也有說是一對公媳,而名號分別稱為「尪祖」和「阿立母」。祭拜地點有時是在公廨(音同「謝」,如同廟宇),有時在住宅內,設壇(也是漢化,原為放置在地),壇上放幾個壺或瓶,祭拜時以米酒及檳榔為祭品,行三向禮(倒酒三次、三拜、前後噴酒各一次)。壺體代表阿立祖祖靈,壺中裝有清水,稱為「向水」,是尪姨(女巫)作法收留鬼魂的所在。壺水中會插入平埔族的聖樹──澤蘭的葉子,壓制「向」魂不能外逃。尪姨全程主持儀式,作法後,拿「向水」為人趨吉避凶及治病。阿立祖祭期從農曆八月十五日到九月九日,形同平埔族的「鬼月」。
現代台南仍祭拜阿立祖,很多公廨被改建為道教廟宇,仍定期舉行阿立祖祭典。東山鄉東河村的吉貝耍夜祭(蕭壟社)及大內鄉的頭社夜祭最有名。吉貝耍是唯一有「嚎海」儀式,即用號哭來哀悼渡海來台時死於海難的先人。吉貝耍的平埔族是從佳里鎮遷移而來,所以會每年到佳里鎮北頭洋的「立長宮」(原為公廨)去「謁祖」,而北頭洋的居民也會準備飲食款待吉貝耍的人(閩人俗諺「番仔賢認親」,此情形也出現在新市鄉,即新港社原居住地)。「立長宮」前加蓋「慶長宮」供奉觀音佛祖,出現西拉雅公廨與漢人廟宇並列的奇特現象。
除台南之外,台灣各地漢化的平埔族幾乎已經遺忘了自己的種族和文化,也有人因自卑刻意堅稱自己是漢人。許多研究可證實,今日台灣人已非純種的漢人,早已融合了南島語系民族(平埔族及其他高山族原住民)的血統。人數眾多、漢化度高的平埔族,早已深深融入了台灣,尤其在台南。
禱告
一、為「台灣之根」台南市禱告
1.為鹿耳門溪(河道已改變)禱告潔淨:
(a)為戰爭所帶來殺戮、暴力的靈,求主潔淨,赦免流人血的罪。
(b)為政府與媽祖立約、鞏固天后根基,求神赦免。從鄭成功所設立的第一個政權,及接續的清廷皆由官方主導祭祀並加封尊崇,使得此信仰不但深入民間,政府官員及民意代表也事奉、屈從,成為台灣第一信仰。求主破除台灣官方與偶像的盟約。
2.為拜祖靈的權勢禱告:
(a)閩人的厚葬祭祖,與平埔族拜祖靈阿立祖的結合,奉主名砍斷破除,也砍斷從家族和傳統中對個人的轄制和捆綁。
(b)對祖先的追思,奉主名除去鬼神能作祟或賜福的觀念,也除去邪靈藉此欺騙人、使人恐懼。奉主名宣告人慎終追遠要溯及創造人的父神,敬畏與感恩要歸給真神。
二、為台南縣禱告
台南的發展,最先是台南市,再由台南市放射狀往台南縣各地。在此以台南市通往台南縣的重要通道來列出禱告提示,也適合按此五條路線作行走禱告。
1.第一線,沿十七號省道(六十一號為其附屬道路)所經鄉鎮,簡稱「鹽分地帶」:
自明清至今,嘉義和台南沿海各鄉一直是台灣最大鹽場,此區域在台灣被稱為「鹽分地帶」。不過除了產鹽,鹽分地帶更是台灣文學重要發展地,從白色恐怖時期到現在一直舉辦「鹽分地帶文藝營」來獎勵創作,發展鄉土文學。
求神斷除鹽分地帶的偶像權勢,也禱告此區的文學發展,能蒙神引導賜福。
2.第二線,沿十九號省道所經鄉鎮,經過重要的「行政中心」,禱告重點是:
(a)台南縣政府所在的新營市,求神掌權帶領並賜福。
(b)舊稱「月津」並以蜂炮聞名的鹽水鎮已無往日繁華,但仍存留繁華時期的特種行業,和抬關公、放蜂炮趕瘟疫的信仰,求主潔淨改變。
(c)盛產文旦、曾是平埔族重鎮的麻豆鎮位於台南縣地理中心,麻豆的「豆」,平埔語意為「眼睛」,而看風水者也稱麻豆為靈秀之地。求主潔淨麻豆屬靈空氣,除去一切阿立祖的祖靈崇拜、巫術、風水等影響。文旦生產也能蒙神賜福,成為台南的經濟來源。
以下這些著名廟宇是當地信仰中心,請為它們禱告:
西港鄉慶安宮(「全台第一香路」的迎媽祖)與學甲鎮慈濟宮(泉州神「保生大帝」)
西港鄉與安定鄉熱絡的「王爺」信仰;鹽水鎮武廟(關公、蜂炮)
佳里鎮金唐殿、立長宮(阿立祖的公廨)
3.第三線,沿一號省道所經鄉鎮,有重要的「平埔重鎮」,禱告重點有:
(a)此區有白河、尖山埤、烏山頭三個重要水庫,有台南科學工業園區,還有崑山技術學院、南台技術學院、台南女子學院等眾多大專院校。求神賜福水源、工商經濟及教育,使台南得著生命供應與屬神的智慧。
(b)平埔重鎮東山鄉和大內鄉的平埔族人,仍舉行阿立祖夜祭。而善化鎮有全台最多的「尪姨」,這也源於阿立祖信仰。求神捆綁巫術、交鬼的祖靈信仰,也潔淨此區的屬靈空氣,釋放人心來認識真神,也尋求祂的賜福和祂的能力,屬靈生命得以潔淨。
(c)為此區的平埔族文史工作室禱告,平埔學者致力回復原始信仰與平埔文化。求神開啟、引導,使平埔族不再恐懼、自卑,重得自尊與人的尊重,更是認識真神,以真神為最高的君王、全能的保護。
4.第四線,沿廿號省道,即南部橫貫公路所經鄉鎮,「日人屠殺的傷害」是禱告重點:
上文所提的「?吧哖事件」,造成此區居民的恐懼和難以磨滅的傷害。求神赦免日本人的罪,除去一切因大屠殺帶來流人血的罪、殺戮的靈、日本掌控的靈,賜下饒恕的靈和生命的醫治,使咒詛轉為祝福。玉井鄉有余清芳紀念碑,南化鄉有?吧哖抗日紀念碑,願這些不是提醒種族仇恨,而是帶來主的饒恕與釋放。
另外左鎮鄉有台南縣最多的平埔族後裔,大多信主、在長老教會聚會,願神大大賜福。
5.第五線,沿一八二號縣道所經鄉鎮,禱告重點是代求物質、靈性雙方面的富足:
此區除了靠近台南市的地區較進步、有發展,其他地區環境惡劣,經濟大多靠農業生產,因此青壯人口不斷外流。人心守舊,連拜拜也遵守古禮,但又無法守得完全。在歸仁鄉、關廟鄉即有強調遵循古禮的祭孔大典和岳王祭(岳飛)。求神憐憫,使人心尋求豐富的生命,不被傳統和宗教的靈所束縛。
三、為曾文溪祝福禱告
為台南最重要河流曾文溪禱告。曾文溪供應台南的民生需要,更是台南人文、地理、甚至是政治的重要分界。求主潔淨曾文溪及所有支流,除去其中因一切崇拜偶像(上游是阿立祖的祖靈崇拜,下游是王爺與媽祖崇拜)、政治對立(溪南、溪北地方派系)所帶來對心靈的污染,也除去現實生活中人對它的污染與破壞,讓台南縣市政府的決策,能有利於曾文溪的潔淨與整治。
四、為靈糧分堂禱告
台南靈糧堂(負責牧者:張庭禎牧師夫婦)
永康靈糧堂(負責牧者:陳志輝牧師夫婦)
參考書籍、資料與網站:
《台灣開發故事》,趙莒玲著,中央月刊社
《台灣的老街》,黃沼元著,遠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台灣深度旅遊手冊《台南歷史散步》上、下兩冊,遠流出版公司
《鯤島探源》第四~六冊,林衡道、楊鴻博著,稻田出版社
《台灣史》,簡後聰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台灣政治、種族、地名沿革》,張德水著,前衛出版社
《台灣史小事典》,吳密察監修,遠流出版公司
《2001年台灣禱告地圖》,中華基督教福音協進會
「台南市地圖」、「台南縣地圖」,大輿出版社
台南市政府(http://www.tncg.gov.tw)
台南市政府文化局(http://culture.tncg.gov.tw/in2.html)
台南縣政府(http://www.tnhg.gov.tw/index.html)
台南縣政府文化局(http://www.tnc.gov.tw/)
平埔文化資訊網(http://www.sinica.edu.tw/~pingpu/index.html)
南瀛平埔族采風網(http://www.stone.idv.tw/siraya/)
台南縣原住民文化會館(http://ipcm.tnhg.gov.tw/Siraya.htm)
南瀛慶典(http://www.sunhotel.com.tw/server/festival.htm)
鹽水小鎮──蜂炮嘉年華(http://www.easytravel.com.tw/action/beepao/)
人口統計電子報(fr_123@mychannel.com.tw)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民國八十九年文化統計(http://www.cca.gov.tw/Culture/statistic/page-1.html)附表31-33
內政部民政司,古蹟數量統計表(http://www.moi.gov.tw/div1/maintain/maintain_f4.asp)至九十一年底
?吧哖事件(http://s1.naes.tnc.edu.tw/~nanying/book/book(1)/book(1)-4-13.htm)
(作者為台北靈糧堂藝術部傳道)

各宗教會堂數(表格內「基督教會」即更正教堂會,不含天主教、真耶穌教會、安息日會)
台南市總人口:746,708人
台南縣總人口:1,106,599人
附註1:表格內「人口/教會」為人口/教會比,表示該鄉鎮平均每間教會要服事多少居民。例如該鄉鎮指數為15,000-20,000人,即表示平均每20,000人之內才有一間教會。
附註2:佛道寺廟之數目來源為官方資料中有註冊登記者,實際數目應該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