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糧文薈

Bread of Life
| 列印 | 完成 |

標竿40

作者:區永亮牧師
資料來源:週刊 - 1310期 - 2005-04-24出版

求主幫助我們,看重這件事,並願意在生活上作調整,把時間、精神、精力都放在上面。我相信這四十天我們若認真地走一趟,生命會有極大地改變,因為我們不再為自己的目標而努力,乃是走在神榮耀的目標裡!

當教會的五十天佈道會結束,我有一個很深的感受,這兩年神在預備祂的教會,到了明年整個大環境改變時,神要給我們更多機會,讓我們能夠把福音帶到更遠、更廣、更深的地方。這些年來,我相信神確實有一個命定,神把各樣的資源,無論是人力、財力加給我們,我相信神要使用我們教會來成為別人的祝福。
    去年聖誕節過後,馬上就發生了一個震驚全球的大海嘯,原本我們對東南亞的工作就有負擔,並開始展開事工,包括「泰北新生命福音戒毒中心」等。我們看到其他分堂也在緬甸開設分堂,我們也籌備要在泰北建立生命培訓學院。克安通牧師也要我們更多地和他們合作,甚至在印度建堂。南亞大海嘯之後,我們發現這方面的事工不能慢慢籌備。前些時候駱世雄牧師問我五月份可否撥出一個禮拜的時間和他們去匈牙利一趟,原來我們去年在匈牙利成立了個分堂。神恩待我們分堂的牧師,讓他所接觸的一群牧者有吉普賽人、猶太人,也要加入靈糧堂,希望靈糧堂成為他們的遮蓋。
    去年開始,教會展開一連串事工上的整合。去年六月我們把整個禱告事工整合一番,也開始整合大陸的事工。在過程中我們發現,事工有沒有果效跟做事的人是絕對不可分開的。因此我們需要在生命上也作一番整合,否則教會雖有目標,卻很難把整個力量集中起來。因此,我們使用《標竿人生》來達成此任務。
一、認識「標竿40」
    我們不是要推動一個事工。在整合的過程,主知道我們的需要,為我們預備了馬鞍峰教會華理克牧師(Rick Warren)所寫的《標竿人生》,成為我們的整合教材。書中所提到的經文我們可能都很熟悉,但藉著作者的整合,可以幫助我們更清楚整個信仰以及人生的目標。
    幾天前,好幾份報紙都刊登一則新聞,在亞特蘭大有一個人因為不滿法庭的判決,把法官、書記、警長打死了,然後逃亡到鄰鎮的一間公寓,抓了屋主當人質。屋主史密斯是個基督徒姊妹,她的一生也是波折不斷。當兇嫌闖進她家,她就和他談人生的意義,並拿出《標竿人生》,那天她讀到卅三章。過了不久,這名兇手從中受到感動,最後不僅放了她,且跑去自首。
    華理克牧師說,寫《標竿人生》不是為了幫助人成功或致富,今天社會上已有太多這樣的書。但是人生的目標其答案不在人。舉個例子,如果手錶有生命,你問它為什麼是圓的?它會說我就是圓的,要問就要問製造手錶的人。原來人生的答案不在人,因為我們是被造的,你需要問那位創造的神,才能找到答案。
   1.「標竿40」:強調四十天
    聖經裡多次提到四或六這個數字,通常跟人有關係;談到三、七、十,則跟神有密切關連。這裡是四十,當然是跟人很有關係。譬如挪亞遵從神,建了一艘方舟,雖然招來鄰居的訕笑嘲諷,但他不為所動。有一天下大雨,他和家人趕緊進入方舟裡,結果雨整整四十晝夜都沒有停歇,等他再從方舟出來時,整個地都改變了。
    摩西獨自上山四十天,為要取下神的法版,當他下山,他的臉上帶著榮光,不僅他個人的生命被改變,甚至整個以色列、人類的歷史都改變了。今天很多西方法律追根究柢,都源於摩西律法。
    十二個探子進到迦南窺探那地,在那裡待了四十天,結果有十個人下結論說:好是好,但是進不去。唯獨約書亞和迦勒說,這是神為我們預備的應許之地,靠著神的恩典,我們一定可以進去。最後他們倆得以進入迦南地,但那不信的就被拒絕在外頭。
    大衛打敗歌利亞時還只是個少年人,聖經說,非利士人包括歌利亞對以色列軍隊叫陣,藐視以色列的軍隊和耶和華神,大衛聽了心裡難過,在四十天敵人不斷地叫陣當中,神建立他的信心,出去迎敵。
    逃跑的先知約拿,最後順服神到尼尼微城去傳福音,他在那城繞行一天,宣講悔改的信息,並說四十天之內這城要毀滅。約拿曾經歷一個很大的神蹟,掉到海裡被魚吃掉,再吐出來。然而他在尼尼微城作主工時並沒有行過神蹟,但是卻轉化了那城市。為什麼?因為在那四十天,神的話臨到那地,當人聽進去,神就改變那地。
    主耶穌從約旦河起來時,就被聖靈充滿,聖靈把祂領到曠野待了四十天。有神學家說,如果耶穌在這四十天沒有打敗仇敵,要完成神的使命--上十字架是很困難的。四十天,主耶穌以人子的身分領受了神的使命以及權柄能力。當耶穌復活以後,四十天跟門徒講說天國的道理,讓他們更深地明白神的心意。
   有人算過,若是一個人一生活七十年,基本上他活了兩萬五千五百五十天。我們的人生或長或短都已走了一段路,用四十天的時間,為我們的人生找到目的是非常上算的。摩西上山時可能已過百了,不過他分別出這四十天,神把改變人類歷史的責任交給他。主耶穌出來傳道時已卅歲,但是祂空出這四十天,好叫後面三年半的時間能做成神要祂做的事。
    親愛弟兄姊妹,這四十天的操練不只是走完一套教材,乃是能明白神的心意。歌羅西書一章16節說:「因為萬有都是靠祂造的,無論是天上的、地上的、能看見的,不能看見的,或是有位的、主治的、執政的、掌權的,一概都是藉著祂造的,又是為祂造的。」華理克牧師說,即使是地上的一塊石頭都不是多餘的,有神的旨意在其中。   
2.「標竿40」:人生五大目的
神的心意是什麼?華理克牧師花了很多功夫把它整合成五個目的:
  (1)我們一生活著是為討神的喜悅。基本上三位一體的神是完全合一的,為什麼要造人?因為祂的愛永不止息,愛需要延伸。就像彼此相愛的男人和女人,愛到一個程度當然是結婚,最後產生愛的結晶--嬰兒。我孩子還小時,有一天哄孩子睡覺,哄半天累了,就坐在沙發椅上,讓孩子躺在我胸前,我呼吸有點困難,不過看她睡得這麼熟,那麼可愛,我不捨得把她放下來,因為我喜悅她。單單因為她存在,就討我喜悅。同樣地,神看到我們活著,祂就喜悅。
   神按祂的形象樣式造我們,換句話說,祂期盼我們的性情、個性、生命、態度跟祂一樣。神造天地,就把地交給亞當、夏娃管理。遺憾的是,後來亞當、夏娃犯罪離開了神,於是神就不喜悅。就如同一個孩子,從小父母愛他,直到有一天他長大了,要走自己的路,脾氣也變了,又做了不對的事情,父母就掛心,無法再從孩子身上得著喜悅!
    親愛的弟兄姊妹,神創造我們因為祂喜悅我們活在祂裡面。啟示錄四章11節說:「因為你創造了萬物,並且萬物是因你的旨意被創造而有的。」「因你的旨意」英語文譯:按照?的喜悅被創造的。詩篇一百四十九篇4節:「因為耶和華喜愛祂的百姓。」當你活在神創造的原意裡,活在祂旨意的祝福裡,祂就非常開心。
   雖然今天有人用宗教的方式去找神,不過何西阿書六章6節說:「我喜愛良善,不喜愛祭祀;喜愛認識神,勝於燔祭!」換句話說,神不看重我們的宗教活動,神要的是你這個人。耶穌說:「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神。這是誡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太廿二37、38)愛神不只是一個觀念或態度,主耶穌又說:「你們若愛我,就必遵守我的命令。......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這人就是愛我的;愛我的必蒙我父愛他。....」(約十四15、21)詩篇一○五篇4節也說:「要尋求耶和華和祂的能力,時常尋求祂的面。」
    這四十天當中,我們首先要學的就是來敬拜祂,恢復我們與神正當的關係。敬拜不是在某地某時,也不在於某種方式,乃是全人的態度;當我們生活在主面前,就是敬拜。敬拜也是一種奉獻,保羅說:「我以神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這是神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羅十二1)
    馬利亞打破玉瓶,把香膏倒在耶穌身上,然後用頭髮擦拭。耶穌說:凡傳福音的時候都要記念這女人所做;馬利亞知道什麼叫敬拜,她用頭髮抹耶穌的腳,腳是最卑賤,頭髮是最尊貴的,這是講到一個人完全的降服。一個女人能夠有卅兩銀子是少有的,這是她很重要的積蓄。一個女孩子在洞房之夜,會把油膏膏在自己身上,把自己最好的獻給新郎。換句話說,馬利亞把自己完全降服在主前,把全部所有的都給所愛的耶穌,這叫作敬拜。
  (2)我們不僅信主、更要建立或進到神的家。每個人都需要有家,小嬰兒需要,成人仍然需要,否則就會孤單,而孤單帶來害怕、不滿足。不論從信仰、人文學、宗教或社會學的角度來看,人都不可能單獨生存。我們是神的兒女,我們也需要有一個屬靈的家。以弗所書一章5節說:「又因愛我們,就按著自己意旨所喜悅的,預定我們藉著耶穌基督得兒子的名分。」希伯來書二章11節說:「因那使人成聖的和那些得以成聖的,都是出於一。」也就是說基督徒不僅信主,還需要有屬神的家,否則會像屬靈的孤兒一般——孤單、害怕、掛慮和擔憂,也不會有滿足的時候。彼得前書一章3節:「祂曾照自己的大憐憫,藉耶穌基督從死裡復活,重生了我們,叫我們有活潑的盼望。」活潑的盼望有英文翻譯成︰進到神的家中。
    有些人在教會受過傷,因此不肯來教會。華理克牧師定意把教堂佈置得很漂亮,雖然會招來非議,但他用盡所有方法要讓人回到教會。他的教堂好像咖啡廳、電影院一樣,燈光閃爍,美輪美奐。
  我們不可以說我愛基督不愛教會,因為教會是基督的身子;你不能說牧師我喜歡你,但我不喜歡你的長相。我們都互為肢體,你是手、我是腳,我們是肢體,肢體連在一起身子就完整了;最後身子要連結於元首基督,這過程就是團契生活。
    聖經常常提到彼此相愛、相互包容、彼此接納、彼此火熱、彼此服事等。約翰福音三章16節說:「神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約翰壹書三章16節:「主為我們捨命,我們從此就知道何為愛,我們也當為弟兄捨命。」
    (3)我們一生的操練,要更多像主耶穌基督。
    我們要學像主耶穌基督。羅馬書八章29~30節更具體地說的:「因為祂預先所知道的人,就預先定下效法祂兒子的模樣,使祂兒子在許多弟兄中作長子。預先所定下的人又召他們來;所召來的人又稱他們為義;所稱為義的人又叫他們得榮耀。」換言之,神在我們身上的最高心意就是要讓我們像主耶穌基督。主耶穌說:祂做的,我們也要做,並且要做比這更大的事。我們需要依靠聖靈,才能達到這境地,而這樣的過程稱為門徒訓練。
   (4)然後神給我們有不同的資源恩賜,我們要各盡其職。
   (5)最後,靠主給我們的恩典,完成神給我們的大使命。
第四、第五個目的留在下主日再來思想。
二、我與「標竿人生」  
   1.教會為何推動
   教會不是「推動」標竿40,而是鼓勵大家「使用」《標竿人生》一書作為資源,藉此達到:
    (1)信仰與生活的合一。  
    (2)人生五方面的合一。
   2.目標設定為何?
    (1)信仰扎根,靈命更新,價值觀改變。華理克牧師說,過去七年他們教會有九千七百人受洗,大概每年一千三百八十幾個人,我聽了以後很震撼,也有點難過。過去五年來,台北靈糧堂最少每年有一千兩百左右的人受洗,但今天我們的聚會人數仍然在八千人上下。也許是這些年來我們比較著重在聖靈釋放醫治事工,這固然很好,但我們更需要在生命上扎根,才能帶來更大的突破。
    (2) 尋得個人合適的事奉崗位,各盡其職。
    (3)福音廣傳,倍增外展,合一宣教。
    3.我要如何參與?
  (1)每天閱讀《標竿人生》。
    (2)積極加入小組,並在小組當中彼此分享,甚至開放家庭,或成立小組。牧養處處長周師母有一個很深的負擔,希望藉此機會能讓福音進到每個社區、辦公室、學校。若你願意在這七週當中在辦公室成立小組,或跟幾個朋友、慕道友一起讀,這是個難得的機會。
   (3)透過忠心參加七週40天的主日崇拜和小組,在小組中彼此委身,互相激勵,不僅單單「聽道」,也要「行道」。
    華理克牧師花了七個月的時間完成《標竿人生》這本書,每天十二個鐘頭,從早上清晨四點半直到隔天的下午五點,這七個月當中只在教會講過兩次道,一次聖誕節,一次復活節。他專心做這件他看重的事,就帶出極大地影響力,成為許多人的祝福。
    求主幫助我們,看重這件事,並願意在生活上作調整,把時間、精神、精力都放在上面。我相信這四十天我們若認真地走一趟,生命會有極大地改變,因為我們不再為自己的目標而努力,乃是走在神榮耀的目標裡!
(本主日信息發表於2005年3月20日,由陳玉嬌整理,蔡英佳潤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