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糧文薈

Bread of Life
| 列印 | 完成 |

宣教150 80後宣教士的委身與挑戰

作者:蔡頌輝
資料來源:週刊 - 1850期 - 2015-08-30出版

筆者於去年重新回到神學院進修,雖然是間隔七年,卻覺得神學院的面 貌與過去大為不同:有一批為數不少的神學生,他們染髮,梳著一頭後現代的 髮型,穿著另的服飾,在點名表上畫圖,上課同老師開玩笑,在神學院公 開活動上表演街舞⋯⋯他們就是「八十後」的一代。

「八十後」指現今三十一歲以下的青年,其中大半是「Y時代」的人(指 出生於1978∼1994年間,有時被稱為「新新人」)。《讀者文摘》(2007年 11月)提到牠們的特點時寫道:「與戰後嬰兒潮出生的X世代不同,Y世代年輕 人大多數在父母的計畫生育下出生,兄弟姊妹比上一代少,他們從小享受更多 父母的關愛和重視,因而發展出較強的自我價值,並將家庭給他們的重視帶到 職場上,期望公司重視他們的存在價值。」

在中國,「八十後」曾經是一個不太正面的標籤。他們都是獨生子女, 被視為「小皇帝」、「小公主」,自小被寵大,嬌生慣養,自我意識很強,個 性自私自大,不會關心別人和外面的世界,貪圖物質,追求時尚,沉迷於上網 和電動⋯⋯。然而,五一二四川地震之後,人們開始對他們另眼相看。因為當 時,在上百個平民百姓自發的賑災組織中,有一半以上是八十年代初生的青 年。他們在災難發生不久就透過互聯網和手機自發性地組織起來,奔赴災區, 奮不顧身,和時間賽跑,趕在「黃金七十二小時」內搶險犯難,救出許多災 民,也為劫後餘生的老百姓供水供糧,展示出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曾否想像,如果這股能量在平時也能發揮出來,這將會是一個什麼樣的 社會呢?如果教會的青年有一股這樣的熱誠,又將會如何呢?可惜事實往往與 此假設相反。以一般公司為例,當今許多雇主面對最大的問題之一,就是留不 住年輕人,因為他們會不斷轉換工作。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教會中:一般的事 工很難找到年輕人長期委身,機構中的年輕同工和教會的青年傳道人經常換工 場。如何避免和改善這種現象呢?以下提出幾項建議:

待以正確的態度

在家庭子女少,且思想較開明的年代裡,「八十後」往往是家庭的核心成 員,常被父母重視,也以平等的方式與長輩相處,他們對上一代的某些態度較 難忍受。鄒某有點不耐煩的說:「有些年長的同事喜歡倚老賣老,一副『我比 你大,你就要聽我的』態度。年紀大,不見得一定是對的吧?」

為了更客觀地瞭解「八十後」,筆者以問卷方式收集了「八十後」對自 己、以及「八十前」對他們的看法。問卷顯示,他們渴望被尊重,期待一個能 真誠溝通、有團隊合作的工作環境。常與年輕人共事的方某說:「職級在我之 下的年輕同事雖然年紀比我小,但不會事事都聽我的,或時刻受我差遣。他們 有自己的個性和工作模式,但如果我禮貌地吩咐他們幫忙做事,他們會很樂意 去辦,很多時候他們的表現會更超乎我的期望。」與其費力駕馭,倒不如想想 如何更好地與「八十後」的同工互動配搭,以正確的態度相處,是化解兩代矛 盾首要功課。

在宣教的事業上,應當讓年輕人有更多參與發言的機會,邀他們參與決 策,且讓他們感覺到他們的意見受到慎重的考慮。此外,適當的肯定和表揚亦 能增強他們對事工的向心力和歸屬感。

提供發揮的空間

筆者所做的書面調查訪問中,無論是不是「八十後」的受訪者,有幾方面 關於「八十後」的特色顯然是大家公認的——他們喜歡自由、不受拘束、富有 創意、重視個體特色、不依傳統行事,在工作環境上講求能發揮自己的特長、 能隨性,並且被信任。過多的規矩和限制會削弱他們的熱忱和動力,使他們不 想合作下去。

因此,在事奉上須要給他們更多發揮的空間。把事情授權與他們以後,結 果或許不會如我們所料,效果卻不見得比我們預期的差;上一代有必要更新評 估的標準。很多時候,我們否定某種作法只是因為它違反慣例,而不是因為它 真的不好。在福音事業上,我們應當把焦點放在某種做法是否準確、有效地傳 達福音內容,以及它所引致的果效上(參西一28),而不只是墨守成規。

給予適當的督導

提供發揮空間並不表示「任由他們」。「八十後」同任何時代的人一樣, 有其強點,也有其弱點和不足,前人所走過的路和累積的經驗雖然不能成為定論,卻也是不可缺少的參考。若能適當地給予導,必能彌補欠缺、預防及減 少不必要的錯誤。

一些前輩認為「八十後」缺乏抗壓性,做事難以堅持。在問到前輩給予 他們的勸勉時,多位「八十前」受訪者提到「耐心」、「恆心」、「守約」、 「委身」和「責任感」等的字眼。然而,對「八十後」自己而言,他們卻不 一定認為自己不能刻苦耐勞,只是他們更懂得質疑刻苦耐勞被後的意義,不願 盲目犧牲。

無論如何,給予年輕人更多機會嘗試不同生活、文化和事奉可作為上述的 驗證,也可作為訓練。教會應當多鼓勵和支助青年參與短期宣教,不但是一、 兩週的訪宣,更好是長達數月的短期服事。在短宣的前、中、後提供相應的裝 備和輔導,引導他們用正確的心態彙集自己的體會和經歷,也是塑造成熟人格 的良機。

有效地傳達異象

「八十後」出生在一個較為安逸和開明的時代。他們的上一代從艱苦的日 子走過來,已經為生活打下了一定的經濟基礎,使他們有機會受較高的教育, 資訊的發達使他們能接受廣泛的資訊和接觸多元的生活,再加上他們擁有更多 的選擇,這些因素使「八十後」不再需要為生存而工作,他們看重自己的理想 和所做之事的價值。

福音事工是最有價值的事業,但教會卻往往沒有準確地將這價值傳達給 年輕人。筆者在很多宣教聚會中所聽到的呼籲大部分是負面的:「教會很需要 人⋯⋯工作沒有人做⋯⋯牧羊人很傷心⋯⋯」這樣,我們只能召到「有同情心 的」青年。

事實上,宣教是神必然做成的工,是關乎全人、又是世人最需要的好消 息,投身其中的人能開啟精彩有意義的人生、經歷神大能的作為!既是如此, 我們要如何傳達這異象呢?筆者在高中畢業時蒙召,在大專期間深深羨慕全職 事奉,甚至想半途退學去宣教,後來雖完成了學業,但卻寧願丟棄夢寐以求的 好工作投身宣教。那時的心態是:「這麼好的事業,我還考慮什麼!」真期待 今日的教會也能讓青年對宣教使命產生這樣的熱情。

提供所需的資源

一位常與年輕人共事的方某提到他的年輕下屬時說:「他們很清楚自己想得到什麼,每天工作是為了前途,而不是抱著為老闆打工的心態。」顯然 「八十後」對自己的人生充滿理想。有趣的是,一位「八十後」接受筆者的問 卷調查時,將「八十後」描述為「需要夢想卻不見得知道如何實現夢想的一群 人」。筆者在多個場合與許多有心志的青年聊過,發現很多青年有心宣教,卻 不知道如何踏上宣教的服事,他們對宣教事業和宣教士的生活認識太少了!

因此,為了栽培年輕一代成為將來宣教事業的主力,教會需要從現在開始 為他們提供更多相關資訊,包括認識差會、認識工場、可參與的事工種、宣 教士的準備及支援系統等,有必要的時候甚至給予個別的幫助。

善用溝通的工具

「溝通」一直是有效的配搭事奉關鍵的要素,也是極其艱難的領域,面 對「八十後」的同工更是如此。有參與青少年事奉的友人與筆者談起年輕人不 善溝通的難題,例如他們在約談時總是感到極不自在,沉默寡言,問一句答一 句,甚至不敢正視對方等⋯⋯。

難道「八十後」真的不與人溝通嗎?自從FACEBOOK開始使用之後,筆者 對這個看法有些許改觀。筆者在FACEBOOK上有逾千位「朋友」,其中很多是 「八十後」。瀏覽著FACEBOOK上的留言板,筆者發現許多人在其上真誠地分享 了心聲,雖然有時看來是一種情緒的發洩,但許多他們不敢當面表達的意見和 想法,卻毫無保留的張貼在其上,還引來其他朋友的回應,看來,他們不見 得是不懂得溝通,而是與上一待溝通的方法有所不同(暫且不評論這方法的利 弊)。這些工具或許不該取代面對面的溝通,但善用當代的溝通工具,可防止 事情惡化,也可及時挽救,免致要補救時才發現太晚了;也能在一開始便瞭解 各方的意見和建議,同心做腦力激盪,擬出更全面的事工策略。

「八十後」無疑是社會和教會中一大潛在爆發點,無論喜歡與否,他們依 然是存在著。教會若不加以理會,或逞強抑制牠們的特點,非但浪費,還可能 造成兩敗俱傷。反之,我們若能予以謙卑的態度去觀察和認識,並按其特徵施 予適當的對策,在宣教事工上就能事半功倍,將會帶來長遠正面的影響。 (作者為神州華傳宣教士,在台灣華神進修;本文轉載自2011年7-8月《華傳》第十 期,感謝蒙允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