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的文化宣教挑戰 ——宗教對遇的各種面向
作者:林瑋玲牧師
資料來源:週刊 - 1725期 - 2013-04-07出版
對談本質上始終是具有宣教使命的,真正的對談絕不可能放棄自我信仰的忠貞,所以不必去粉飾差異性,沖淡緩和對自己信仰的委身。反而我們要還原「包容」的真意,就是存心忍耐,在帶著痛苦艱難中分享、聆聽並分辨,同時願意尊重、滿有愛心的給予「持續的相異」存在的空間。
因著參與生命教育,特別感受到二十一世紀教會不能不面對的學習與挑戰議題之一是:社會、文化、宗教的多元現象。全球化加上媒體、傳輸科技的發達與快速使我們無法閉門造車,不與信仰相異的群體共同面對世界上正在發生的許多問題。若說這是我們這時代的獨特挑戰,其實不然,從我們的信仰始祖亞伯拉罕離開多神的吾珥,到向「未識之神」敬拜的雅典民眾傳講福音的保羅,我們的挑戰並非毫無前例可循。
只是我們的世代所有的宗教群體,因著人類密切相關的生活互動,都在被重塑之中,每個宗教傳統都不可避免被挑戰要去參與提出貢獻。在北非從第七世紀始,伊斯蘭的興起就是一個不能迴避的現實,上世紀末新印度教(neo-Hindu Reforms)的改革也發生了對基督教的興趣。
宗教的多元性確實不只是社會、文化、政治的挑戰,也是個深刻的神學議題:我們的神是造出多元萬象世界的神,祂的愛及於各族、各方、萬民。當我們思考宗教神學(theology of religions),當然就不能只是單一的思考教義性層面,也需要從真實共同生活經驗上、人的相交對遇思考; 同時也不該排除一切的神學顧慮只為了所謂的「對話」。不適恰的排他路徑(exclusive approach)不只影響信仰交談的機會,也使社會、政治、環境等問題的攜手合作變得遙不可及。
若想嘗試平衡不走兩極化,Fuller神學院一位來自芬蘭的系統神學教授Karkkainen提出他的建議:「宗教對話」其實可以有不同的層面:
1.生活性的:交換討論關於生活、共同價值層面的議題。
2.行動性的:包括一起投注關心社會公義、福祉例如貧窮關懷與醫療。
3.經驗性的日常靈性的體驗與表現。
4.專業性的:分享信仰傳統的神學與哲學內涵。
這一切對話旨在帶來彼此的瞭解與宣教性的對遇(missionary encounter)。
基督教界的不同反應
在西方,近日基督教會多已體認跨信仰問題的緊迫性與挑戰,因此可以區分為以下三類不同的看法。一、排他主義:救恩只在耶穌,人必須相信祂。這個主張為絕大部分基督徒,特別是保守宗派所持守。二、多元主義:認為其他的信仰也有類似的得救之道,殊途也可能同歸;這種主張恰與上一種看法成為兩極。這種主張多僅為學界所持,多半不得信眾與神職者支持。三、包容主義、救恩只在基督裡,但是基督的救恩也及於部分未聽聞福音的人,他們已經以某種道德信念在自己原信仰架構中跟隨了聖經上的神。持這種信念的逐漸增多,特別是六0年代的梵諦岡二次會議後的天主教。不同於所謂的多元主義,他們持守救恩只在耶穌裡,但是也不同於排他主義者,包容主義為某些未聽聞福音者開了個救恩的門縫。今天西方基督新教主流教派與英國聖公會,正逐漸在傳統排他主義與天主教式的包容主義間做調整。
福音具動力性的張力
如果從聖經去尋找各種主張的依據,我們其實會看到可以討論的兩極性經文。首先,聖經基本的教導告訴我們:「上帝願萬人得救,得著真道。」(提前二4)另有不少經文如約翰福音三章16節,講到神愛世上所有的人。另一端平衡這種樂觀主義之救恩的經文如:「除祂以外別無拯救,因為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著得救。」(徒四12)以及約翰福音十四章6節:「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可以到父那裡去」。而保羅在羅馬書一章中對人類悖逆黑暗的批判表達,又與使徒行傳第十七章對異教的寬廣(希臘的世界觀中,其實也在等待一位不知名的神),呈現出一種福音的張力性平衡。早期的教會神學謹守著這種具張力性的原則,既主張基督徒信心的優先性並宣揚基督是唯一的拯救,偶而教父們也對異教表現出一點的開放,接受某些非基督徒的哲學洞見,例如亞歷山大的革利免就曾說:「所有的真理都是上帝的真理」。二十世紀的平信徒神學家魯益師也如此說:「如果你是基督徒,你不需要認為所有的宗教都是大錯特錯。如果你是基督徒,你更可以自由地思考,所有的宗教,即使是最奇怪的,都具有一些真理的蛛絲馬跡」。
救恩屬乎三一神
基督徒最基要的神觀,就是相信聖父耶和華,差聖子耶穌作為救贖,在聖靈的能力當中。特別是對穆斯林兄姊即使為了宗教對話,這是我們難以讓步的底線。但同時這議題顯然不需要被當成一個啟頭,去跟伊斯蘭的人對談。這對不信耶穌是神兒子的穆斯林原本就是個絆腳石。然而,若三一神是創造世界的,就表示一方面,當初按著神形像所造的人,必會具有某些先天的對神的覺察與認識,另一方面那樣的認知不是出於人的發明,而是必出於聖經中的上帝。就如早期教會的護教者游斯丁所言,「道Logos的種子,是聖靈在各處的顯現,以致即使是片面不完整,仍在各地文化、宗教中可以看見。」
當然,這也不表示神在基督裡的自我啟示,及透過宣教士在各地的福音宣揚就可以被輕忽。相反地,這當歸榮耀給早就預備宣揚在基督裡之救恩的神。因為聖經早就提過許多異教聖者的例子,他們在未接受神的特殊啟示前就知道一些事,如前來拜聖嬰的外國博士虔誠人。
加爾文即曾提醒教會當謹慎自己並不擁有生命的鑰匙,或掌握了得救者名單。唯有神能做這決定,我們不擁有救恩,我們只是參與者。而這救恩是個盛宴,教會被賦予的兩面信息是:耶穌是救主,而教會被差到世界的盡頭去傳耶穌的福音,這是教會的信念與任務。
用恩典與勇氣面對多元與相異
本世紀普世教協(WCC)裡,一份由二十位各基督教宗派學者,包括富勒神學院的Veli-Matti Karkkainen教授,用兩年時間研討而聯合非正式發表,名為「宗教多元與基督徒的自我認知」之文件中,建議基督徒當勇敢且有恩典的在「生活與經驗的對談」中,盡可能傾聽異教者的見證,耐心的給予對方安全的空間。同時,在那樣的處境中,把握機會分享上帝獨特的愛的見證。為了達此目標,教會與會眾需要被鼓勵與幫助去學習以下的議題:
●提高覺醒與認知「參與不同信仰群體活動」的重要性,也就是願意走出自己的安全圈,容讓自己感受脆弱(vulnerable)。
●以堅定而有恩典的態度處理自己對「相異者」的恐懼,包括人天生對「陌生人」的疏離感,以及容易「妖魔化」其他宗教與信念的傾向。
●加強對其他宗教的研究認識,好得著更準確的輪廓與敏銳度,包括能明白如何詮釋他者的儀式與祭典。
我們要避免的是,在自我的世界中解釋他人,以致拒絕接受宗教間真實差異的存在,這其實就是「世俗多元主義」所犯的錯誤——以寬容之名,唬爛、否認在各個信仰的自我認知、教義、終極目的與信念間,有著真實不相容的差異性。另一方面,當相異者容許表達他不一樣的自己時,一個坦誠的宗教對遇就可能帶出給出與領受禮物地雙向交流。基督徒可以給的禮物就是,分享個人在基督裡的愛的體驗,那也是個邀請讓人將生命交給聖經中的神。並且基督徒也同時學習,如在鏡中透過他者的信仰重新體認自己的信仰。
因此,基督徒在公領域上,當如英國的主教宣教士Lesslie Newbigin 的提醒,努力讓基督信仰是個「公共的真理」;這似乎是現下我所參與之生命教育的主事者立場,當然我們不可能回到中世紀基督教政權時期,以政治力干預信仰選擇。
近日,天主教廷發表關於「對話與宣揚」提到:對話與宣揚兩者皆該有其位置,也都是教會的福音使命。也就是宗教對話當為宣揚福音鋪路,帶動相互的瞭解與復和。
結語
我們相信對談本質上始終是具有宣教使命的,真正的對談絕不可能放棄自我信仰的忠貞,所以不必去粉飾差異性,沖淡緩和對自己信仰的委身。反而我們要還原「包容」的真意,就是存心忍耐,在帶著痛苦艱難中分享、聆聽並分辨,同時願意尊重、滿有愛心的給予「持續的相異」存在的空間。一個多元的環境與社會,召喚的是真實的寬容,並帶來良性的互動,其中具有的是好客的美德,因為新約裡這位道成肉身的神,在保羅的筆下正是一位願意放下自己,謙卑就近人的上帝。(腓二6∼8)
(本文轉載自靈神院訊2011年第1期聖經講座,作者為靈糧教牧宣教神學院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