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的死亡與復活,對世世代代之門徒的意涵是,神的國已降臨並將完全實現;而上帝浩大的能力與恩典將顯在信的人身上!
過了不多時,耶穌往一座城去,這城名叫拿因,祂的門徒和極多的人與祂同行。
將近城門,有一個死人被抬出來。這人是他母親獨生的兒子;他母親又是寡婦。有城裏的許多人同著寡婦送殯。
主看見那寡婦,就憐憫她,對她說:「不要哭!」
於是進前按著槓,抬的人就站住了。耶穌說:「少年人,我吩咐你,起來!」
那死人就坐起,並且說話。耶穌便把他交給他母親。
眾人都驚奇,歸榮耀與神,說:「有大先知在我們中間興起來了!」又說:「神眷顧了祂的百姓!」(路七11~16)
耶穌基督 vs. 釋迦牟尼
有一次在高中師培生命教育工作坊的跨宗教靈修之夜,在燭光環繞的祥和氛圍下,聽到一位斯文秀氣的佛光山比丘尼法師講了一個關於釋迦牟尼的故事。曾經釋迦牟尼在一個城開釋傳道的時候,遇見一位苦情的婦女來求幫助。那是一位剛死了孩子的哀傷母親,難以面對這種人生的至苦,因著聽見聖者來到,滿懷希望來求解脫之道。法師說:佛陀以平靜慈悲的口吻對婦女說,妳先到城裡的各家去問,看有沒有哪一家是沒有死了人或遇災禍的,回來我便教妳解厄之道。未料婦女一家家去查訪,聽見家家各樣的失喪與痛苦,回來再面對釋迦牟尼,已能開悟人間本就充滿生、老、病、死,解脫之道唯有了悟、接納、淡然處之。
當下法師本人便帶著學員們,咀嚼默想這般的人生智慧。這使我想起聖嚴法師面對癌末死亡時的態度,對著許多虔誠環伺的信眾,勸他們對待人生與死亡要能「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現代人間佛教對死亡的態度已然是正面處之,所以聖嚴法師要求自己的喪事要辦得像喜事,因為這是另一段旅程的開始。面對死亡與身後事,我不知道有多少佛教徒可以如此坦然灑脫,但是這一切聽起來確實有道家的逍遙甚至夢幻。當人可以真放下一世深情愛戀,無論是至愛家人或家國抱負,又或者是地上名聲、美物,死亡帶來的失落,也許就沒有權勢力量能叫人痛不欲生,不知生之所謂為何?
釋迦牟尼之後的六百多年,在巴勒斯坦的加利利,一位猶太拉比走進一個名叫拿因的城,也遇見了相似的情景,人生原本就是悲喜交加的場遇,無論東西與古今。好像佛陀總有人跟隨,這位同是被許多人簇擁的耶穌,卻以全然不同的方式對待相同的生命至苦。絕望的母親、啼哭送殯的長長隊伍,耶穌的憐憫使祂主動走向悲傷的人們。祂知道一位失去獨子的寡婦,在巴勒斯坦父權行使的社會中,所將面對的人生會是如何的弱勢與艱難。雖然猶太律法嚴嚴囑咐對孤兒寡婦的照顧是上帝的心意,但是死亡剝奪的豈只是經濟的生活權,更是對生命、情愛、永恆之盼望的否決?而繼續生存的意義對一位失喪獨子的絕望寡婦又是甚麼?
耶穌安慰淚眼模糊的母親,要她不要哭!但這怎是近人情的慰語──在這只能無語以淚、傾洩劇痛的時刻?並且這時,耶穌阻擋下送葬隊伍的行進,在眾人不明所以的時候,耶穌突然對著被抬著的死屍命令道:「少年人,我吩咐你,起來!」就這樣,躺著的冰冷身體坐了起來,恢復血色開口說話。在近世虛幻電影充斥薰陶下,難免叫人聯想接下來應是恐怖片般的群眾尖聲竄逃,因為人間歷史沒有這樣的記載與經驗。人死不能復生,一個難以打破的千古慣例,神蹟只在遙遠的傳說,與先知歷史中的記憶,因此不會是當下,更不可能奢侈地發生在一個卑微、苦命的拿因寡婦身上。這個猶太拉比是誰?祂所做的到底是甚麼?
兩個導師、兩種命運
釋迦牟尼要喪子的母親去遍訪他人的苦情,來轉移對自己痛苦的執著,放下、以致看淡幻化的人生種種。除了佛陀,同被列為世上最偉大的靈性導師的,還有蘇格拉底與孔子。做為人類導師,他們的道德模範與言語思想在人類歷史皆有不可抹滅的重要性與長遠影響。但是,唯有耶穌敢於主動走近哀哭者,阻擋死亡的腳步,不是勸化、開悟、教導,而是無人能及單單以命令帶回生命,然後親手將本來只能被放下的手(兒子),再交還給以為已經永遠失去這手的母親。
轉念、以思想來超越苦難與死亡,是人間智者們唯一可以給的面對智慧與教導,因為他們是人。不知「死」為何物,所以好好經營「生」,讓自己無憾、無愧是錯不了的生活之道。但唯有那位掌握「生」、也掌握「死」的,對他人與自己的生命與死亡,言說並且大能的命令。兩位導師,在兩座城、兩個喪子的哀傷母親,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與心境;一個若有所思、默然面對失落地踽踽而去,一個驚喜莫名失而復得、舉城歡慶地頌讚神對人的眷顧。
這預表了佛陀的跟隨者,與基督的跟隨者,在地上與永世中的結局。當然,耶穌沒有讓當代及後來的所有亡者復活,甚至包括施洗約翰。但路加的記載在拿因寡婦的經歷後,接著就是耶穌對施洗約翰困惑的解答:耶穌是誰?是約翰與所有以色列人等候的「那一位」嗎?是的,我們等候的不是別人,就是使「瞎子看見,瘸子行走,長大痲瘋的潔淨,聾子聽見,死人復活,窮人有福音傳給他們」的主基督。祂的死亡與復活,對世世代代之門徒的意涵是,神的國已降臨並將完全實現,「凡不因祂跌倒的,就有福了」,上帝浩大的能力與恩典將顯在信的人身上(參弗一19)!
(作者為靈糧教牧宣教神學院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