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的9月9日將進入猶太曆的5771年,而10月10日,中華民國即將過她的100歲生日。作為社會的祭司的教會,應在今年就開始吹角發聲,為禧年作預備。
面對2011年台灣即將進入雙禧年,我期待能有一系列關於禧年的論述,包括今年四月的「信仰與環境論壇」、五月的「職場使命宣言」,都是在為禧年作預備。
2010年的9月9日將進入猶太曆的5771年,而10月10日,中華民國即將過她的100歲生日。因此雖然社會上許多的100年慶典將在2011年才會陸續登場,但作為社會的祭司的教會,卻應在今年就開始吹角發聲,為禧年作預備。
從另一個角度而言,禧年並不只是一個年份,它乃是一個記號,作為這個社會重回合上帝心意生活方式的宣告。當耶穌在拿撒勒會堂宣告祂是彌賽亞時,祂就已經宣告禧年來臨。只是在這地上的每個國家,要如何明白這個真理,而將自己的國家帶入這樣的禧年之中?
要談禧年,就要由禧年最基本的元素「安息」開始談。因此我會著手由「安息日」開始探討。雖然幾年前我曾在季刊上刊登過一些關於安息日、安息年與禧年的文章,但我想許多人可能未曾注意,而有些人可能需要溫習一下吧!
時下也有一些最新關於安息日的出版,如校園所出猶太著名拉比Heschel的《安息日的真諦》,但此書乃以猶太教的角度在論安息日,雖然頗具深度,但缺少基督教的精髓。另一本《俗世中的安息日操練》,比較看重個人的操練。因此我會加入基督教由安息日到主日的加成意義,以及由安息日所發展出來的工作神學。
被賜福以及被祝聖的第七日
「天地萬物都造齊了。到第七日,神造物的工已經完畢,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神賜福給第七日,定為聖日,因為在這日神歇了 他一切創造的工,就安息了。」(創二1~3)
「七日」一直都是一個時間的奧祕,許多民族都發現,曆法與七日無法脫離關係,七日被公認為一個基本的時間單位,它也是一個工作的週期。聖經揭示這個奧祕:它是上帝所定的週期,為要叫人工作六天,休息一天。在這裡特別提到兩個重要的觀念,一是「賜福」,一是「祝聖」。「賜福」在創造經文中一共出現過三次,前兩次都與「生養眾多」有關(參一22、29),可見上帝的賜福會帶來豐盛的結果,因此第七日是蒙福的,是豐富的。「祝聖」在中文中叫「定為聖日」,表明這一日屬上帝的,這一日是上帝為祂自己所定的日子,祂是這日子唯一的主角與中心,是這日子唯一應當被關注的對象。
要殷勤工作是安息神學的前提
「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六日,要勞碌作你一切的工。」(出廿8~9)
「第七日」可以安息的前提是「六日要殷勤作工」,因此安息日裡隱藏了聖經的工作神學。人受造原本就是要與上帝同工,而不是要發呆、玩樂,或毫無所為的安逸。
不作工的人生是空白、痛苦而無意義的,因為沒有滿足受造的目的。另一方面,沒有完工的喜悅,也無法享受真正的安息,安息乃是停下來對所完成工作一種滿足的欣賞,就好像上帝歇了祂的創世之工,在安息中享受祂的創造一樣。
然而為什麼作工這件事對我們而言,有時卻是一種苦難呢?那當然是因為亞當墮落之後,同時也把人類與上帝同工的尊榮變為「汗流滿面才得糊口」的工具。工作不再是人類「榮耀的冠冕」(參詩八5),反而成了勞碌一生的悲歌。同時人類也不再是作上帝的工,乃淪為作自己的工。
自己的工有什麼特點呢?人類的巴別塔說明了人的工往往敵擋上帝的工,所羅門一生建造許多碉堡城池,最後他說「都是枉然,都是虛空」。但是所羅門留了一個思考給我們「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若不是耶和華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儆醒。你們清晨早起,夜晚安歇,吃勞碌得來的飯,本是枉然;惟有耶和華所親愛的,必叫他安然睡覺。」(詩一二七1~2)他似乎在一片枉然之中找到出路。我們知道所羅門另有一個名字耶底底亞,其意就是「耶和華所喜愛的」。他發現唯有恢復與上帝的關係,他手中的工才不枉然,或者說他必須作上帝的工,而不是自己的工才能得蒙悅納。摩西說了相同的事,摩西看明人一生活在上帝的震怒之中,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勞苦歎息,唯有「求你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願主我們神的榮美歸於我們身上。願你堅立我們手所作的工;我們手所作的工,願你堅立。」(詩九十12~17)我們要回到上帝的時間表之中,作祂的工,這工才能存到永遠。
因此我們真的要問,人類歷史之中,究竟有多少工是與上帝同工?
有多少工是作自己的工,不但徒勞,同時還耽延了上帝的工,破壞了上帝的工。今天這個世界所呈現的樣式,人類誇口不但有101高樓,還有杜拜塔,但環境、糧食、飲水的破壞,我們究竟在作對的工,還是在作朝著上帝心意相反方向直奔的工?我當然不是蔑視所有的建設,乃是在問我們是否因著貪婪耗損過度?而貪婪出於沒有安全感,耗損過度是因為沒有停下來好好想一想,這些都與聖經的「工作神學」與「安息神學」背道而馳。
只記念上帝創造之工的安息日
「但第七日是向耶和華你神當守的安息日,這一日你和你的兒女、僕婢、牲畜,並你城裏寄居的客旅,無論何工都不可作;因為六日之內,耶和華造天、地、海,和其中的萬物,第七日便安息,所以耶和華賜福與安息日,定為聖日。」(出廿10~11)
安息日「何工都不可作」之餘,究竟該做什麼呢?前面我們說上帝定這日子是為祂自己,祂要成為這日子中唯一被關注的對象,因此安息日是用來「思想上帝創造大工」的日子。
在農業社會,農夫每天撒種、澆灌、收割,但安息日這一天,他什麼都不做,卻發現田裡的穀物仍然在生長,這時他就有了一個澈悟:原來作工的是上帝自己,種子有生命是上帝的工,土壤有養分是上帝的工,陽光雨水是上帝的工,我們只不過是在為上帝打工,若是沒有上帝的工,我們的工就算不得什麼,但是上帝卻願意與我們分享祂的工,讓我們與祂同工。
這樣的思維讓人謙卑,讓人重新思考自己與萬物的關係(我們不是擁有者,只是享有者),也重新思考自己與其他人的關係(無論主、僕都是受造的人)。而這樣的省思會讓人重新想一想過去六天自己所做的是否正確,也會重新思考接下來的六天究竟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也就是說,在這一天中,藉著思念上帝的創造之工,讓上帝有機會介入這錯謬的世界,調整人類錯誤的工,使之恢復到上帝的工之中。
因此我們甚至可以說,安息日是人停止作工,而讓上帝作工的日子。上帝可以透過我們的敬拜,作工在我們身上,讓我們恢復受造的榮美;也可以透過我們的省思,恢復與上帝同工,讓這個世界重回上帝計畫的美好次序。
上帝安息之後究竟有沒有在作工
那麼此時我們就要問,上帝歇了祂的工,祂究竟還有沒有在作工?希伯來書回答我們的問題「常用祂權能的命令托住萬有。」(來一3)上帝用祂的命令托住萬有,萬有才得以維繫到如今。整個宇宙的繼存就是上帝的大工,祂不但創造,而且祂維繫,這就是祂的工。
耶穌在某個節期中,在安息日醫治了一個癱瘓卅八年的癱子,遭到法利賽人的圍剿,這時祂說了一段話:「我父作事直到如今,我也作事。」(約五17)這裡的作事,就是作工,耶穌說父一直在作工,而他所作的則是父的工。「子憑著自己不能作甚麼,惟有看見父所作的,子才能作;父所作的事,子也照樣作。」(約五19)因此他雖然在安息日醫治人,卻是作成上帝之工。
接著耶穌告訴他們,「父愛子,將自己所作的一切事指給他看,還要將比這更大的事,指給他看,叫你們希奇。父怎樣叫死人起來,使他們活著,子也照樣隨自己的意思使人活著。父不審判甚麼人,乃將審判的事全交與子。」(約五20~22)父會將祂一切的工都交予子,這些工包括兩部分,第一部分的工叫作「叫……人活著」,就是賜生命的工,這是耶穌第一次來時所作的工;第二部分的工叫作「審判的事」,這是耶穌第二次來時所作的工,就是審判萬有。
因此如果我們今天問:在安息日我們可以做什麼?我們的回答是:第一,「思想上帝的創造之工,讓祂的工得以恢復在地上」;第二,「與耶穌同工叫人得生命」。
由安息日到主日
我們知道安息日是七日中的第七日,而「主日」則是七日的第一日。主復活之後,祂的門徒不再守第七日,乃開始守第一日,要在這一天記念主的復活,因此今天的教會可以有比猶太教更豐富的安息神學。
在主日這一天,我們要相信這日子是被賜福的,它所帶來生養眾多的豐盛會延續在往後的六日;這一日被分別為聖,我們要思念上帝的創造大工,並藉著歸零讓上帝重新介入未來的六個工作日,讓我們手所作的不再是自己的工,而是上帝的工;在這一日,我們相信主復活的大能要湧流,藉著我們的敬拜,那叫人得生命的工將釋放在教會之中,這正是在這日,主自己所要作成的工。
讓我們在每個主日,以一週開始的第一天,來敬拜、歡慶,領受未來一週豐盛的祝福,並與上帝同工。
(作者為靈糧教牧宣教神學院教師、生命培訓學院負責人)